黃仁勛Computerx開幕演講引爆全球
今日,廣受關注的Computex2025(臺北國際電腦展)開幕,英偉達CEO黃仁勛在開幕演講中,放出了不少“猛料”。
首先,黃仁勛宣布,英偉達推出的個人AI計算機DGX Spark已全面投產,將于數周內就緒。
DGX Spark 圖源:直播截圖
并且,英偉達還攜手全球電腦制造商推出“AI優先”的DGX個人計算系統,DGX Spark將搭載英偉達GB10超級芯片及張量核心,可以說是“性能怪獸”。
同時,預計華碩、戴爾、惠普等業內巨頭今年晚些時候將同步推出DGX Station工作站。
這款被稱為 “桌面級AI超算” 的設備,由英偉達超級芯片驅動,將數據中心級算力首次壓縮至150×150×50.5mm的臺式機形態機身內,支持開發者在本地完成大模型的訓練、微調和推理,并實現與云端算力的無縫遷移。
圖源:直播截圖
這也意味著,一方面,個人AI算力門檻大幅降低,AI開發正式進入了 “個人時代”。
另一方面,英偉達AI計算產品線實現了全面升級,為英偉達AI生態再添一塊關鍵拼圖。
除了個人AI計算機DGX Spark以外,黃仁勛還表示,將聯合臺積電、富士康在中國臺灣建立AI超級計算機。
AI超級計算機 圖源:直播截圖
同時,鴻海旗下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表示,鴻海會以英偉達GB200和GB300人工智能芯片平臺為核心,在全球打造更多的運算中心。
其次,黃仁勛表示:“在物理世界中制造機器人‘不切實際’,必須在遵循物理定律的虛擬世界中訓練它們。”
因此,英偉達與DeepMind和Disney Research研究合作開發了全球最先進的物理引擎Newton,計劃于七月開源。
Newton 圖源:直播截圖
Newton完全支持GPU加速,具有高度可微性和超實時操作能力,能夠通過經驗實現有效學習。
其正在將該物理引擎整合進Nvidia的ISAAC模擬器,這一整合能夠以真實的方式讓這些機器人“活”起來。
再次,黃仁勛還透露,英偉達正在將其AI模型應用于自動駕駛汽車,其將與梅賽德斯在全球范圍內推出一支車隊,使用英偉達的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今年即可實現。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芯片方面,黃仁勛有哪些重磅宣布。
演講上,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將推出NVLink Fusion,透過其讓客戶的客制化CPU 與自家GPU相連,大搶ASIC商機,合作伙伴包括世芯- KY、聯發科、邁威爾、高通、Astera Labs、FUJITSU、Synopsys和Cadence等。
以上企業是首批NVLink Fusion的合作伙伴,可實現客制化設計,目前已經IP授權給相關業者。
英偉達AI工廠 圖源:直播截圖
黃仁勛還指出,云端服務業者(CSP)客戶已經使用自家的CPU、TPU、ASIC或是客制化加速器已一段時間,并建立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未來若希望將英偉達芯片整合進其生態系統,也可以透過NVLink連接,不論是這一代的Blackwell或下世代的Rubin都適合采用該技術。
演講的最后,黃仁勛放出了一組NVIDIA新總部的效果圖,宣布“NVIDIA新總部將落地中國臺灣”。
NVIDIA臺北新總部
黃仁勛將這個新的總部命名為“NVIDIA Constellation”,也就是星座的意思。從效果圖上看,建筑風格和NVIDIA全齊總部如出一轍,充滿了科技感和科幻色彩。不過,黃仁勛并未披露它的建筑規模、入駐員工數、建成時間等。
當然,回到臺灣的黃仁勛也并非只為了Computerx。5月17日晚間,他宴請了各大供應鏈高管,包括臺積電、聯發科、廣達、華碩、和碩等科技巨頭齊聚一堂。
黃仁勛宴請供應鏈高管
餐廳為中國臺北敦化北路的“磚窯古早味懷舊餐廳”,這家餐廳也因為黃仁勛第3度在此宴請供應鏈高管,成為了臺北人氣餐廳。
宴會尾聲,黃仁勛也向媒體透露,這場晚宴是為慶祝英偉達最新Grace Blackwell AI系統順利量產,而接下來英偉達會在全世界建造AI超級電腦,預示著中國臺灣供應鏈將“會變得非常忙碌”。
送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離開時,黃仁勛還對媒體稱贊臺積電,說臺積電將不斷打造極限,讓全世界科技公司都成為客戶,是臺積電助攻英偉達實現AI芯片愿景。
宴會后黃仁勛接受采訪
同時,老黃表示:魏哲家是全世界最優秀的CEO之一、“My Hero(我的英雄)”,他努力工作、為顧客提供服務關心,做的每件事都是在關心中國臺灣。
總而言之,正如黃仁勛所言:“AI是新時代的電力”。或許,AI引領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啟。
出口管制下,英偉達努力解局
當然,在AI芯片蓬勃發展的背后,英偉達也正面臨中美科技博弈帶來的一系列棘手難題。
為了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升級,美國政府層層加碼的技術封鎖,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最新聲明,任何國家使用華為昇騰芯片均被視為違反出口管制,而英偉達專為中國設計的H20芯片也因性能“超標”被列入禁令清單。
這也讓AI芯片巨頭英偉達遭受不小的損失:2025年,中國市場的營收占比從2024年的13%驟降至個位數,其中,僅H20禁令,便導致季度損失55億美元。
特朗普和黃仁勛
并且,近日有消息稱,由于美國政府限制Hopper架構的H20芯片出口至中國,英偉達正重新審視中國市場戰略,未來Hopper系列芯片不會再推出對華特供版。
對此,老黃表示:“不會是Hopper,因為Hopper已無法再調整。”
另外,英偉達也正尋求減少對大型科技公司的依賴,方法是達成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將其人工智能芯片出售給民族國家、企業集團以及微軟、亞馬遜和谷歌等集團的挑戰者。
當然,面對不斷受損的利益,黃仁勛沒有坐以待斃。
此前,黃仁勛曾公開發聲,直言美國之前制定的AI擴散規則存在錯誤,他主張AI技術應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最大化應用。
并且,黃仁勛多次強調中國AI市場的巨大潛力,稱未來兩三年,甚至數年,中國AI市場價值將達到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00億元)。他表示,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中國,美國等同把3600億AI市場拱手讓給華為。
除此之外,英偉達還向特朗普政府承諾,對美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進行新投資,即英偉達將在四年內向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實現本土制造芯片。
同時,英偉達正加緊開發另一款符合美國出口規定的對華“特供版”AI芯片,并已通知阿里、字節、騰訊等中國廠商,最快將于今年6月量產出貨。
可以說,在美國芯片“緊箍咒”下,黃仁勛正帶領英偉達英不斷博弈,尋求突破口。
當然,對弈也取得了一定進展,管制“枷鎖”有一定松動的趨勢。
5月13日,美國商務部正式發布文件,宣布啟動撤銷拜登簽署的《AI擴散規則》的程序。
美國商務部撤銷《AI擴散規則》
特朗普政府稱,拜登時期的AI規則過于復雜、官僚,會阻礙美國創新。因此,原計劃5月15日生效的該規則,現被特朗普政府廢棄,但廢除決定尚未最終確定,且特朗普政府將采取新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全球芯片出口的管制。
近期,英偉達也被傳出計劃在上海建研究中心,且已經在上海租賃了新的辦公空間。目前上海市政府已表達對上述計劃的初步支持,而英偉達也在游說美國政府批準。
關于該研究中心,據稱將聚焦中國客戶的定制化需求,并參與全球研發項目,涵蓋芯片設計驗證、產品優化及自動駕駛技術研究等領域。
不過,核心設計和生產仍將保留在海外。英偉達表示,我們不會將任何GPU(圖形處理器)設計發送到中國進行修改以符合出口管制。
多方周旋下,關于英偉達AI芯片的中國市場動向,仍有多重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會提升華為等芯片供應商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不論如何,讓我們共同等待下一步進展。
小米自研芯片也來了
提到芯片,還有一則值得關注的消息。
今日,雷軍在微博宣布,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3nm制程手機處理器芯片玄戒O1即將亮相。
圖源:微博截圖
玄戒O1,不是7nm,不是5nm,甚至不是網傳的4nm,而是最頂尖最先進的3nm制程。
對此,雷軍表示:“小米芯片已走過 11年歷程,但面對同行在芯片方面的積累,我們只能算剛剛開始。芯片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層核心賽道,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這里,懇請大家,給我們更多時間和耐心,支持我們在這條路上的持續探索。”
玄戒O1
也就是說,小米將成繼蘋果、高通、聯發科后,全球第四家發布自主研發設計3nm制程手機處理器芯片的企業。
因此,這顆芯片,事實上不單單是技術突破這么簡單,在目前格局下,其影響遠比我們想象中大。
一方面,這是小米近期的重磅利好消息,換句話說,飽受輿論爭議下,小米“憋了個大招”。
另一方面,這是中國大陸地區消費級3nm芯片設計的一次突破,在芯片設計領域,為卡脖子難題的解決方案,再度加碼。
總而言之,當下,芯片的意義已不僅是硅基文明的基石,更是人類通向智能時代的“密鑰”。關于半導體行業近在眼前的未來,讓我們共同關注。
作者 | 宋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