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
高血壓在中老年人中最為常見,但是在治療之前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其目的是為了明確引起高血壓的原因(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病),以及評估高血壓有無對靶器官的損害。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下高血壓常見的檢查方法。
0 1
血壓檢測
要求受試者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后開始測量坐位上臂血壓,上臂應置于心臟水平。
推薦使用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脫去被測手臂上較厚的衣物,裸露上臂或只留較薄的衣服。
首診時應測量雙臂的上臂血壓,以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作為測量的上臂。測量血壓時,應相隔1~2分鐘重復測量,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
如果收縮或舒張壓的2次讀數相差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該加測站立位血壓。
其應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后1分鐘和3分鐘時測量。注意臂帶上的空氣管無扭曲或打折。飯后、運動后、情緒激動等情況下不宜測量。
02
腎功能及尿液分析
腎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尿酸、電解質等;尿液分析包括檢測尿比重、pH、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和肌酐含量,計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主要判斷高血壓對腎臟的影響程度,是否存在某些危險因素及合并癥。必要時可進行一些特殊檢查,如血液中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和兒茶酚胺等。
03
脂肪代謝
測定血漿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酯、載脂蛋白等。
04
糖代謝
測定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時胰島素,空腹及餐后2小時C肽等。
05
超聲心動圖、心電圖及x線胸片
是最主要的高血壓的檢查方法。確定高血壓病患者心臟功能狀況(包括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并判斷是否有心臟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損傷或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06
頸動脈超聲
頸動脈病變與主動脈、冠狀動脈等全身重要血管病變有著很好的相關性,頸動脈為動脈硬化的好發部位,其硬化病變的出現往往早于冠狀動脈及主動脈。
而頸部動脈位置表淺,便于超聲檢查,是評價動脈粥樣硬化的窗口,對于高血壓患者早期靶器官損傷的檢出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07
眼底檢查
也是常見的高血壓的檢查方法,可發現眼底血管病變和視網膜病變,了解小動脈病損情況,以便對高血壓病患者分級。
例如視網膜小動脈普遍或局部狹窄表示小動脈中度受損;視網膜出血或滲血,或發生視乳頭水腫,表示血管損傷程度嚴重。
高血壓常常合并多種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和臨床伴隨疾病。
因此,為盡早發現靶器官損傷、早期干預、早期獲益,應盡早進行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全面評估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風險。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 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 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作者介紹
徐慧
徐州市中心醫院
心內科 主治醫師
簡介:碩士研究生,畢業于揚州大學 心血管內科,在三甲醫院工作數年,熟練掌握各種心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如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瓣膜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