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火車票、銀行回單、增值稅發票……近年來,多類涉及百姓生活、企業生產的票據憑證逐漸轉為無紙化。然而,這些種類繁多、數據標準不一的電子憑證并不好管理,給相關單位增加了處理負擔和成本。
為推動解決電子憑證“接收難、報銷難、入賬難、歸檔難”等問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九部門(單位)聯合印發通知稱,在充分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全國范圍推廣應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
“隨著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各類會計憑證轉向電子化、無紙化的趨勢是必然的,并將涉及越來越多的領域。”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表示,此次財政部等聯合印發通知,標志著我國在推動會計憑證數字化轉型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記者了解到,2022年以來,財政部等九部門(單位)聯合開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工作,旨在通過形成一套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打通電子憑證全流程處理“最后一公里”。
“試點選取了使用頻次高、報銷數量大、社會關注廣的數電發票、鐵路電子客票、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銀行電子回單、銀行電子對賬單、財政電子票據、電子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增值稅電子發票、國庫集中支付電子憑證等電子憑證。”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試點充分驗證了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有效性。數據顯示,436家接收端試點單位(包括近6萬家會計主體)、51個相關平臺、12家服務保障單位等深入參與,累計全流程無紙化處理符合標準的電子憑證超2億張。
2024年11月1日,在合肥南站,旅客展示用手機開具的鐵路電子發票。 新華社記者周牧 攝
“綜合各方意見,試點達到預期目標,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已具備推廣條件。”這一負責人表示。
所謂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就是為電子憑證會計信息化處理提供了統一的技術規范和結構化數據標準,支持包含結構化數據的電子憑證用于接收、報銷、入賬、歸檔等全流程各環節。
“通過應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實現電子憑證的全流程無紙化應用,不僅將大大提升財務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與運營效率,還有利于充分發揮會計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對于助力企業生產經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均具有積極意義。”李旭紅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推廣應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具有較強的經濟、環境、社會意義:不僅有利于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會計工作轉型,還有利于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降低社會整體成本,更好滿足基層單位需求、推動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此外,還有利于從源頭上治理財務造假,維護經濟社會秩序。
目前,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推廣應用版)已通過財政部官網公開。為推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更好應用,財政部等還推出了“輔助工具包”。
“我們編制了《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指南》,以降低單位應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學習成本,加強對單位應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精準指導;此外,還組織有關財務軟件公司制作了免費基礎工具包和12種免費個性化工具包,以降低單位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過程中的系統改造成本。”這一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及上述配套材料、工具包已在“財政部會計司門戶網站>會計信息化建設專欄>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推廣應用”專欄發布,應用單位可進行查閱下載。
對于各單位來說,如何開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
據了解,各單位在評估單位自身會計信息化水平及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單位實際業務情況,明確應用的電子憑證范圍,參考試點工作經驗,梳理單位涉及電子憑證全流程處理的相關系統(如報銷、檔案等信息系統),開展系統改造,實現電子憑證的接收、報銷、入賬、歸檔等全流程無紙化處理,推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電子憑證主管部門(單位),持續深化跨部門工作機制,按職責分工協調解決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推廣應用中的相關政策問題;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強組織協調和應用指導,因地制宜推進本地區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推廣工作。(記者申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