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既要看得見山水,更要留得住未來。在湘南大地,衡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產業融合破題、以基建升級筑基、以數字轉型賦能,在阡陌間書寫著“煙草+N”鄉村振興的立體答卷。從丘陵上崛起的同心果園到煙田間延伸的潺潺水渠,從手機屏幕里躍動的銷售數據到直播間里沸騰的助農聲浪,一幅“金葉惠民”的振興圖景正徐徐展開。
從一片果園看產業振興新路徑
初夏時節,站在茶市鎮怡海村的觀景臺上遠眺,一株株桃樹樹苗迎風舒展,荷塘里粉白相間的蓮花隨風搖曳。這片由田間荒坡改造而成的“同心果園”不僅是村容美化的“綠肺”,更是村民增收的“聚寶盆”。
據企媒創氪了解,近年來,衡南縣局(分公司)以黨支部聯學聯建為紐帶,聯合怡海村村支兩委對閑置資源進行建設規劃,劃分出煙葉種植區、果園栽種區、荷塘觀光區三大功能區,引進“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生產“陽光玫瑰葡萄”“生態荷葉茶”等產品,并將煙葉種植綠色防控經驗分享給果農,比如布置防鳥網、地膜,安置殺蟲燈、性誘劑等等,成功帶動果園增產增收。
“村里種的紅心火龍果、蓮子可以直接進入‘湘村636’銷售區,游客來了能采摘、能帶走、能送人,產業鏈每延伸一步,村民錢包就鼓一分?!扁4妩h支部書記羅開衡感慨道。
在衡南縣局(分公司)的支持下,怡海村創立了“怡然”品牌對初加工農產品進行標準化生產和銷售,在怡海村“湘村636”卷煙零售終端的特色農產品區,映入眼簾的荷葉茶、貢品紅蓮等產品都源自于村里自種、自產、自銷,實現了“農文旅”深度融合,也逐步形成了“春賞桃花夏采蓮、秋收煙葉冬品宴”的文旅地圖。
(同航志愿者栽種果樹)
從一條水渠看基礎建設新突破
清晨的僚塘村煙田里,汩汩清流順著新修的水渠歡快奔涌,浸潤著連片煙田。這個曾因水而困的傳統煙區,正通過水利工程煥發新生機。
“過去種煙是‘看天吃飯’,夏季端午汛期淹得煙株倒伏爛根,秋冬干旱時晚稻能旱得冒煙?!痹诎靥洞宸N了20年煙的羅文初,對曾經的困境記憶猶新。
由于灌溉渠系年久失修,當地煙田長期面臨“旱不能灌、澇不能排”的雙重困擾,嚴重制約著煙稻輪作效益。據企媒創氪獲悉,針對柏潭村“望天田”的困境,衡南縣局(分公司)撥付6萬元用于柏潭村引水渡槽維修,投資30余萬元修建498米煙基配套水渠;駐村工作隊協同村支“兩委”向水利部門爭取項目資金修建3座蓄水塘,為公路硬化提供資金支持,在煙田交界處修建的1條機耕路,讓收割機、植保無人機得以暢行。
基建升級帶來的不僅是生產便利。隨著柏潭村的煙葉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統一育苗、烘烤全面推廣,煙葉質量也有了顯著提升,衡南縣局(分公司)以產業優勢幫扶柏潭村走上了致富路,讓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煙水配套和小農水項目建設現場)
從一位主播看數字賦能新動能
“家人們看這個水蜜桃,咬一口汁水直流!”在怡海村的“湘村直播間”里,村民江友旺舉著手機穿梭在桃林間,后臺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
這場“數字革命”始于衡陽市局(公司)的“湘村主播”培養計劃。針對農村電商“不會做、不敢做”的痛點,衡南縣局(分公司)積極尋找素質高、能力突出的農網零售戶,手把手教零售戶開設網店、制作短視頻,主播們通過鏡頭帶領云端網友春賞油菜花、夏看蓮荷香,彰顯了美麗鄉村獨特魅力的同時,推動更多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
在數字化賦能的浪潮中,衡南縣局(分公司)培養了20余名“湘村主播”,怡海村“湘村636”綜合便民店“00后”老板江友旺便是其中一名,在他的直播間中,怡海村的枇杷茶、蓮子、火龍果等當地鄉村振興產品打破了時空限制,大大拓寬了銷售渠道,為鄉村振興插上了“流量”翅膀。
(湘村主播江友旺帶領直播間觀眾“云游”鄉村)
當湘村主播們的吆喝聲回蕩在荷塘月色中,當清澈的渠水倒映出村民的笑臉,衡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用“產業+基建+數字”的組合拳,破解了鄉村振興的“多元方程”,不斷書寫“金葉生香”的振興詩篇?!就ㄓ崋T:王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