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坐落于天府之國南部,以三蘇文化聞名于世,山川秀美,文化底蘊深厚。
這里是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的家鄉,“從眉山出來,為世界做飯”,自16歲離家北上創業那天起,他的命運便和東坡美食緊緊相連。1996年,第一家眉州東坡在北京創立,面積不足300平方米,定位老百姓的川菜;2025年,眉州東坡在中國及美國已經擁有120家直營店,每步都走得很扎實。
二十九年來,眉州東坡遇到過供應鏈整合重構的難題,成本壓力與消費者需求轉變的挑戰,多店模式發展和門店運營能力的考驗……每逢這時,父親那句“心中要有雄兵百萬”的叮囑便會浮現在王剛腦海,東坡先生謙卑、大愛、樂觀、豁達的精神也指引著他和團隊堅持做好每一頓飯。
春風已至,眉州東坡在“變”與“不變”中,展現著民營企業的“不止一面”。
一張煎餅折射早餐迭代,“消費者的聲音最重要”
“歡迎來到眉州早餐”,工作日清晨的眉州東坡彌漫著飯菜香味,一切都顯得忙中有序:門口的店員和老客戶熱情打著招呼;外賣員進進出出,在等餐的間隙低頭看手機;年輕人大多匆忙進店,打包一份豆漿和油條帶走;老年人則會慢慢享受品種豐富的早餐,吃完后順手把餐盤放到回收處。
對眉州東坡來說,這樣的場景再熟悉不過。
1999年,眉州東坡開始售賣早餐;2009年,眉州東坡早餐成為“北京市早餐示范工程”;2018年,自選早餐的推出讓堂食和外賣變得更加便捷;2024年,每根3元的現炸芝麻大油條累計賣出83萬根。
時至今日,據眉州東坡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周淼透露,眉州東坡在北京共經營22家早餐門店,朝陽區占比一半,“目前,早餐營業額在整體中的占比在25%左右,雖然調整售賣方式,比如把大油條改成半份售賣導致平均客單價有所下滑,但我們客流量增長明顯,幾乎是翻倍的態勢。”
眉州東坡的早餐品種豐富。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錚 攝
回過頭看,眉州東坡早餐的成長之路,更像一場漫長的陪伴。
從推出自選早餐方便顧客挑選,強調“衛生是基礎,服務是壽命”,到規范整體流程避免高峰用餐擁擠,再到上新半份早餐和新式餐品,例如售價3元的半份現炸雙糖糖油餅、年輕人喜好的咖啡和可頌面包,眉州東坡早餐的每一次迭代,都承載了消費者的聲音。
看似不起眼的煎餅便是鮮活的例子。“其實最開始我們只有10家門店在賣煎餅,還是應顧客需求才自主做起來的。”周淼笑道,“沒想到呼聲如此強烈,便開始著手統一標準,全門店上線。”
把雜糧面糊攤成餅狀,磕上雞蛋,按照顧客需求涂抹醬料,卷上薄脆和生菜,行云流水間,一張冒著熱氣的煎餅便被端上餐盤。
標準化操作的背后,對待消費者,眉州東坡考慮得很周到。“為了迎合春天的勃勃生機,我們在3月研發出菠菜煎餅,就是想讓大家在早上吃飯的時候能有好心情”,周淼介紹,煎餅制作的每一步都是對技術標準的考驗,面糊稀了難以成形,稠了又會變厚,火過大容易煳,火小了就沒口感,所以眉州東坡對各項標準都進行了調整與統一,包括面糊要放多少克、攤之前要攪幾下、什么溫度才能翻面等。此外,“根據消費者的反饋,我們發現煎餅里的生菜受熱后容易變軟塌陷,吃的時候很不方便,就把整片的生菜進行切絲改良,還加入了紫甘藍絲和午餐肉,讓營養更上一個臺階。”
談及煎餅的每次改良,周淼表示都源自消費者的聲音,“這對眉州東坡來說最重要”。
服務三屆奧運會,“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優雅和微笑”
在細節之處打磨餐品的同時,眉州東坡不斷豐盈羽翼,于國際舞臺展示著自己的另一面。
2008年北京奧運會,眉州東坡首次與奧運結緣,成為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奧運村(殘奧村)運行團隊的餐飲服務商,連續106個日夜,為13萬人次提供了餐飲保障服務。優質的餐食和服務,也讓其獲得了“中國味道,奧運標準”的特別榮譽及金質獎章。
據眉州東坡亞奧區域總經理周麗萍回憶,當年的自己還是個小服務員,很年輕,對所有事都充滿好奇和憧憬。“有一次店里來了8個外賓,每個人都點了一盤同樣的豉椒牛肉,其中一個人說前兩天來吃過,因為太好吃了所以帶著朋友來嘗嘗,那一瞬間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同樣是2008年,嚴格的禮儀訓練給周麗萍留下了深刻印象。“從儀容儀表到服裝配飾,都要執行統一的標準,微笑時要露牙,臉部表情不能僵硬。”周麗萍記得很清楚,拿捏不好微笑的弧度,她就在嘴里咬著一根筷子練習,“要有這種意識,時刻提醒自己在外賓面前保持優雅,自信微笑。”
2022年北京冬奧會,眉州東坡再次義不容辭地沖在前線,作為“中國之家官方餐飲服務商”“中國國家隊膳食服務商”,為中國國家隊官方保障團隊提供三方面膳食服務。1月29日,“中國之家”在眉州東坡國奧村店正式掛牌;2月初,“中國之家主題文化展”對外開放,展現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和成就,以及中國國家隊、運動員健兒們的中國精神和積極風貌,配合體育文化主題文創產品,為公眾打造一個了解、關注、參與體育的好去處。
時隔兩年,眉州東坡又把川菜的風吹向了國際。2024年巴黎奧運會是眉州東坡首次在海外的 “中國之家”提供餐飲服務。用眉州東坡董事長王剛的話來說,“我們必須嚴陣以待,拿出能夠代表中國美食文化的高標準。”
為此,眉州東坡專門組建了24名“精兵強將”的保障團,先期抵達的團隊負責設備調試以及食材進貨、試菜等準備工作,團隊集結后,便迅速開始精細化菜單。在精心籌備的菜單中,既有四川傳統特色菜品,如國宴川菜雞豆花、辣子雞,也有東坡味道的呈現,如東坡肉、東坡泡菜等。
眉州東坡服務三屆奧運會。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錚 攝
與眉州東坡一起完成三屆奧運會服務保障任務的周麗萍,如今也在北京安了家,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回顧在眉州東坡工作二十三年里的點點滴滴,她用“安全感”一詞概括,“企業在最難的時候沒有拋下我們,老板不服輸的勁頭也給了我堅定的信心,在這兒我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政策暖風化為暖流,“做好公益才能可持續發展”
對眉州東坡來說,與消費者和員工的雙向奔赴,是支撐企業穩健發展的關鍵之路。在這條路上,朝陽區的各項政策扶持是一大助力。
截至目前,朝陽區民營企業數量達30萬家,約占全區市場主體的九成,總數位居全市第一。民營經濟已作為朝陽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朝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記者了解到,“宜商”是“五宜”朝陽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朝陽區40個行業實現“一業一證”辦理,在區級政務中心設立“大型活動一件事”“企業破產信息核查”專項辦理窗口,已累計推出62項集成服務,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便捷的服務。
“在新建連鎖經營門店政策和老店改造上,我們實實在在得到了朝陽區各項政策的支持。”在周淼看來,這一方面減輕了眉州東坡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讓民營企業更加有信心和底氣,“在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方面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充分享受政策扶持帶來的紅利之際,眉州東坡也在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今年4月,北京遭遇極端大風天氣,“我們想到外賣小哥肯定很忙,便號召北京所有經營早餐的門店迅速行動,為他們準備專屬免費早餐,包括豆漿、油條和溏心茶葉蛋等,考慮到有些人會對豆制品過敏,還提供小米粥作為選擇。”同時,各門店敞開大門,讓外賣騎手和路人進店歇腳避險,在狂風中傳遞善舉暖意。
帶著這份愛,眉州東坡于2024年終生認養了大熊貓“星星”,攜手重慶動物園共同為熊貓保護、熊貓生存環境改善做出努力。在采訪中,周淼分享了眉州東坡認養大熊貓的初衷,“眉州東坡是四川的企業,對大熊貓有獨特的情感,包括我們的筷架設計都融入了相關元素,認養大熊貓也是源于兩位創始人堅持要做一個能持續下去的公益事業,也只有做好公益,才能讓團隊可持續發展。”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蘇軾《豬肉頌》中描述東坡肉烹制過程的詩句,恰好可以形容眉州東坡二十九年的發展歷程:從容面對變化,堅守長期主義。未來,依舊有無限可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錚
編輯 潘亦純
校對 劉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