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姑娘和前來體驗的游客在海拔千米的龍王埡茶園采茶忙。 (湖北日報通訊員 溪榮梅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許應鋒、通訊員姚彬、欒成明、郭軍)5月16日,走進位于竹溪縣的湖北龍王埡茶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茶樹枝葉經過切割、殺青、烘干、靜電揀梗等工序后,樹枝被分離打碎后成為肥料,鮮葉被炒制成大宗茶。
“正月初八生產線就開工了,比傳統炒制春茶提前近兩個月。”公司董事長郭承君介紹,公司日均生產大宗茶5噸左右,不僅熱銷江浙一帶,還出口歐美等地。
龍王埡茶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過去,公司主要生產名優茶,一年只采一季春茶,其余季節的茶樹枝葉被修剪后淪為肥料。
“通過加工大宗茶,將夏、秋兩季的茶樹鮮葉‘變廢為寶’。”郭承君說,2024年,該公司大宗茶銷售額突破200萬元。
華燈初上,竹溪縣武陵不夜城人頭攢動,市民李明華正招呼著外地朋友吃夜宵:“嘗嘗,這是我們竹溪的茶啤。”
“茶葉也能釀酒?”朋友們爭相舉杯:“嗯,茶香與酒香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拉長茶葉產業鏈。去年,竹溪靈芽茶業集團與青島啤酒合作,推出“竹溪靈芽”茶啤,市場銷售火爆。
茶葉是湖北省重點建設的十大農業產業鏈之一。地處秦巴山區的十堰,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優良生態條件,被認定為鄂西北高香型綠茶基地、國家優勢茶葉產區,獲評中國有機茶之鄉、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
近年來,該市在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建設茶葉區域公共品牌的同時,全面推廣“三季采茶、四季制茶”模式,促進茶葉產業提質增效。
2024年,十堰全市茶園面積87.5萬畝、居全省第三,綜合產值99.5億元;茶葉出口海外市場775噸,創匯1679萬美元,同比增長20.6%;全市加工夏秋茶1.1萬噸,同比增幅58%。
“今年全市茶葉綜合產值將突破百億元。”十堰市茶葉產業鏈有關負責人介紹,將以推動茶葉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繼續大力發展大宗茶,助力沖刺茶葉產業年綜合產值115億元目標。
據悉,今年該市有26家茶葉企業計劃投資1.24億元,新建大宗茶加工生產線37條,并開發茶飲料、茶啤酒、養生茶塊等精深加工產品,夏秋茶產量將達1.3萬噸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