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楊玉科
編輯|李國政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5月16日,在大眾汽車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股東們再次指責集團治理,幾家主要投資者將矛頭對準CEO奧博穆(Oliver Blume)的雙重身份。
自保時捷于2022年9月作為一家獨立公司上市以來,奧博穆同時擔任集團和保時捷的CEO,這一直受到爭議。
投資公司Deka Investment的英戈?斯佩奇(Ingo Speich)毫不客氣地將矛頭直指奧博穆:“奧博穆先生,我們再一次發出緊急呼吁:請你讓出你在董事會的一個席位。”
根據LSEG的數據,大眾汽車的股價在過去一年里下跌了近25%,從140.4跌至105.6歐元。
大眾汽車集團目前預計,銷售回報率將在5.5%-6.5%目標區間的低端。這家汽車制造商在所有主要市場都面臨挑戰,從美國的高額關稅到中國的激烈競爭,再到歐洲的高企成本。
在股東會議上,奧博穆和監事會主席潘師(Hans Dieter Poetsch)為雙重角色辯護,稱這有利于集團和保時捷正在進行的成本削減努力。
奧博穆說:“從一開始就很清楚,(我的雙重角色)并不打算永遠持續下去。雙重角色是成功的秘訣。”
但投資者可不這么認為。
Union Investment的珍妮?韋寧(Janne Werning)直言不諱地表示:“不要年復一年地對股東的批評置之不理。你應該在大眾進一步陷入危機之前,最終解決并糾正這些明顯的治理缺陷。”
5月19日,奧博穆接受德國媒體Automobilwoche專訪,他談到了如何扭轉在中國的業務,以及美國征收新關稅的影響,并為集團的成本削減計劃,以及自己兼任大眾和保時捷CEO的雙重角色進行了辯護。
以下為訪談內容,為便于理解,幫寧工作室略作編輯。
雙重角色
Automobilwoche:您打算什么時候放棄兼任集團和保時捷CEO的雙重角色?
奧博穆:事實上,大眾汽車集團和保時捷,都受益于單一管理者的事實。例如,在中國的政治會談或目前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這個模式是我們有意為之。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里,我們取得了很多成就,這正是得益于我的雙重角色。
我們能夠成功地協同建立并實施許多專題。只有那些能夠從多個角度評估形勢的人,才能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復雜挑戰。只要對兩家公司(集團和保時捷)都有利,雙重角色就有意義。
什么時候是(放棄雙重角色)的合適時間?
我從一開始就說過,雙重角色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決定性因素是,目前的管理結構對兩家公司都有利。我已經承擔了這個職責,而且也很喜歡履行這一職責。目前,在放棄雙重角色之前,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們正面臨重大地緣政治挑戰。此外,以保時捷為例,我們必須對執行董事會的重組以及更新換代進行指導。但雙重角色并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我一直都這么說。
當前,保時捷正在與中國銷量下滑、美國高關稅和不成功的電氣化戰略等重大問題作斗爭。你對保時捷陷入這種困境負有責任嗎?
當然,我要對保時捷的業務發展負責。我必須在情況發生變化時作出反應。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加速的變革,而這場變革目前正受到許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我認為,在這洶涌的波濤中,使船保持航向是我的責任。
您已經知道誰將接替您在保時捷的職位嗎?
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兩家公司的未來管理結構已經決定。事實并非如此。另外,CEO的人選一直由監事會決定。
當時機成熟時,我很樂意為其中一家公司的可能候選人提出建議。我認為,關注接班人是CEO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中國市場
汽車行業曾經出現過像現在這樣的爆炸性局面嗎?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也在短時間內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德國開發汽車、(主要)在歐洲生產,然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地,這種批量業務模式已經不像過去那么容易了。
諸如中國等區域正在展現非常活躍的創新步伐。再加上地緣政治的趨勢,以及明顯加強的、針對特定市場的監管。對我們來說,我們必須使我們的商業模式更加靈活。
大眾汽車集團憑借什么能在這些動蕩中幸存下去?
因為我們有強大的產品和堅實的團隊。兩年半前,當我接管大眾汽車集團時,我們做了一個清晰的分析。據此,我們制定了戰略和路線圖。我們正以一種比原計劃更快、更有針對性的方式完成這些里程碑。
比如?
比如我們需要采取行動的產品。我們已經能夠果斷地改善(這些產品的)技術、設計、質量。我們已經制定并實施了一項驅動和技術戰略,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更大的靈活性。我們已經全面重組了在中國的業務,制定了北美市場的增長戰略,并加快了步伐。
在德國,我們與員工代表,為大眾汽車集團(包括集團各品牌、大眾商用車和零部件工廠)達成了一項未來協議。這是我們在國內市場保持競爭力的穩定基石。我們正在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這是成功的基礎。
(戰略調整)包括中國市場嗎?
我們現在在中國推動“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在技術和設計方面,我們為中國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制汽車。今年和明年,我們第一批本土設計的車輛將投放到道路上。當這些汽車在上海車展上展出時,反響非常熱烈。
到2027年,我們的目標是在中國推出40款新車型,其中20款是純電動汽車。使我們在技術和價格方面具有充分的競爭力。在內燃機領域,我們已經擴大了我們的領先地位。內燃機汽車的收益是進一步投資于轉型和新技術的基礎。在歐洲,訂單已經滿了。
在中國市場,大眾能抵擋本土競爭而生存下來嗎?
相比于很多新的競爭者,我們還是有很大的優勢。我們深深扎根于中國,在過去的40多年里,我們的汽車為5000萬客戶帶來了出行便利。除了我們有競爭力的產品,我們還可以提供長期的質量和安全保障。與市場上的新品牌不同,我們擁有一個龐大的經銷和服務網絡,獲得了廣大客戶的認可。
中國市場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我們新的中國電子架構(CEA)即將準備好批量生產。我們還建立了自己的緊湊型汽車平臺(CMP)。這兩個平臺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價格上,都具有充分的競爭力。
我們的汽車設計也完全迎合了中國消費者的口味。2025年將是我們在中國面臨的又一個挑戰年。我相信,從2026年起,我們將在中國市場充分發揮我們的潛力。
減產裁員
大眾在純電汽車上賺的錢不如內燃機。你們什么時候能實現兩者利潤持平?
在歐洲,我們遙遙領先,在德國,第一季度最暢銷的10款電動車型中有7款來自大眾汽車集團。但是,我們在成本方面確實亟需采取行動,在開發、材料、生產、銷售和固定成本方面。
我們的目標是進入一個更好的成本結構,為此制定了廣泛的計劃。我認為,在2030年之前,我們將能進入(電動和內燃機)利潤持平的時代。
哪些車型將實現(利潤持平)?
我們期待大眾ID.2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車展首次亮相,屆時展出的還有來自斯柯達和Cupra品牌的一些車型。我們希望憑借這些車型實現利潤持平。
我們在中國市場已經證實,通過我們的新方法——顯著加快開發速度,可以跟上中國制造商的步伐。在中國,我們有能力將成本降低40%。在歐洲,我們已經設立了目標,未來幾年將為此而努力。
大眾與德國工會達成協議,到2030年削減產能并裁員,但大眾并沒有關閉任何一家大型工廠——那怎么做到(減產裁員)?
是的,我們達成了一項歷史性的協議,這是大眾前所未有的(方式),我們以一種對社會負責的方式來使其達到平衡,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大眾汽車集團僅在德國,正在裁減3.5萬多個工作崗位,約占全體員工的三分之一。
我們已決定,每年削減73萬輛汽車的產能。在勞動力成本方面,集體談判協議每年可為我們節省15億歐元。加上裁員,未來4到5年內,我們每年僅在人事方面就將累計節省40億歐元。
能更詳細地解釋關于73萬輛產能的削減嗎?德累斯頓你可以削減幾百輛,奧斯納布呂克大概也就幾萬輛吧。
我們已經看到,在歐洲汽車市場,汽車(需求)減少了200多萬輛。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市場調整生產能力。我們正在德國通過對每個工廠進行調整來實現減產。
例如,我們正在將茨維考的生產線從2條減少到一條,或者將沃爾夫斯堡4條生產線中的2條減掉,再比如將高爾夫(參數丨圖片)的生產轉移到墨西哥。如果你把所有的計劃加起來,最終會有超過73萬輛的(削減)能力。
確定不用關閉一家大型工廠嗎?
是的。我們也已經將措施與工廠成本的具體目標聯系起來,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在德國生產汽車,從經濟上講還可行嗎?
德國是我們的基地,確保在德國生產并盈利,是我們的責任。在德國,我們擁有優秀的培訓體系和積極進取的員工;在德國,我們推動創新,我們知道如何生產高質量的產品。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我們的弱點就是成本——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定位并實現大眾汽車集團的成功前景,這也是我個人的使命。來自德國的高質量工作,將在未來繼續取得成功和盈利。
德累斯頓工廠是否已經有了更具體的計劃?可能會是一家中國制造商嗎?
我們對德累斯頓還有其它想法。我們正在與那里的州政府進行密切和建設性的探討。我們排除了在德累斯頓進一步生產集團產品的可能性,但我們對未來有一些非常好的想法。
保時捷正裁員3900人,以提高盈利能力。它(保時捷)還會有更多裁員計劃嗎?
對于保時捷來說,這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期。我們要讓它變得更加強大。在保時捷,我們更新了6個車型系列中的5個,并將它們投放市場。保時捷歷史上最新最好的產品系列,正在得到很好的反饋。
去年,我們在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地區都創下了銷售記錄。在中國市場,商業環境發生了變化,在很短的時間內,市場完全崩潰了。我們現在在那里的業務量只有2年前的三分之一。此外,電動汽車也在緩慢增長。歐洲和美國也是這樣。
接下來,會有什么具體措施來提高保時捷的盈利能力?
我們正在處理各種成本——從開發成本到材料成本、固定成本、生產成本和經銷成本。我們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裁員計劃。我們為自己設置了檢驗點。目前的收益率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我們會繼續努力。
為什么保時捷在中國做得不好?
在奢侈品領域,保時捷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奢侈品牌之一,中國對我們標志性產品的需求也很旺盛。但我們能感覺到,中國的整個奢侈品市場都面臨著壓力。由于潛在的經濟危機,我們看到那里對更便宜的電動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大。
保時捷是否失去了中國市場?
絕對不是。對我來說,有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保時捷在這次上海車展上得到很好的關注。我們的展位座無虛席。在中國市場,我們想大力推廣排他性和個性化。
保時捷計劃的七座K1,是一款面向中國市場的電動車型。現在這款旗艦SUV還有意義嗎?
中國銷量當然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全球對卡宴以上SUV的需求也很重要。這一細分市場對美國市場極具吸引力。現在,這取決于電動化如何發展。
所以K1的問題更多是關于我們在未來幾年推出車型的步驟順序。在2030年代,大多數車輛將是電動的。這反映在我們的計劃中。屆時可能是正確的時機。此外,K1基于集團的SSP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提供許多可能性。
美國關稅
美國新的進口關稅,對歐洲汽車制造商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大眾并沒有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公司能承受多久?
我們對已經訂購車輛的顧客負有義務。我們在美國有非常忠誠的客戶,所以忠誠也是我們的義務。因此,我們決定在5月份保持大眾品牌車型的價格穩定。但這也意味著尋找解決方案的時間不多了。我們需要一套規則,可以用來制定更具約束力的計劃。
在談判中,你向美國政府提供了什么?
與美國政府的談判正在建設性地進行。在世界上所有的區域,我的立場是,在當地擁有強大足跡的公司——在當地投資的公司——應該從關稅中受益。我們在美國有很高的就業率,超過2萬人直接在大眾工作,超過5.5萬人在我們的經銷商網絡中工作。此外,還有一個龐大的供應商網絡。
近年來,我們在美國工廠和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
大眾汽車集團在美國的擴張計劃是什么?
我們已經建立了廣泛的技術伙伴關系網絡。例如,我們與Rivian的合資企業,對我們的軟件戰略非常重要。我們還有其它合作伙伴,比如亞馬遜和谷歌。我們將在美國開發面向西方市場的未來技術。
大眾汽車集團在美國非常成功,目前在美國與國際重型卡車品牌合作,與IC Bus公司合作生產校車,我們正在復興受歡迎的Scout品牌。
新的Scout工廠是否會生產大眾汽車集團其它品牌的車型?
理論上,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我們在南卡羅來納州建廠,那里有一個非常好的供應商網絡。這將為我們打開一個選項,以生產其它大眾汽車集團的產品。大眾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的工廠和南卡羅來納哥倫比亞附近的Scout工廠相距不遠,可以很好地協調。
具體來說,奧迪和保時捷的情況如何?它們需要迅速解決關稅負擔的方法。
我們正在研究可能的選擇。
關于奧迪,我們至少有足夠的銷量,支撐在美國運營一個經濟的生產設施。
保時捷的情況則不同,它在美國設有總部,包括在亞特蘭大的客戶運動賽道、金融服務、咨詢業務,以及一個非常活躍的經銷商網絡,其中有許多客戶活動,也創造了就業機會。對于保時捷來說,“德國制造”的標簽仍然適用,這在美國非常重要。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Automotive News、Automobilwoche、Reuters報道,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