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們注意!
5月20日起湖南天氣要“搞事情”,南北兩頭不一樣。
湘北這邊暴雨“開瓢”,長沙、岳陽等地田里要防澇。
低洼地塊趕緊清溝排水,別讓莊稼泡在水里“遭罪”。大棚戶記得加固支架,薄膜邊緣用沙袋壓牢,防大風掀頂。湘西山區雨霧多,山路濕滑,采收運輸得慢著點。
湘南卻是高溫“烤驗”,衡陽、益陽的早稻正拔節,最怕曬蔫。中午前后別下田,免得葉片被烈日“灼傷”,早晚澆水更合適。玉米地該鋪防曬網了,幼苗經不起連續35℃的“烤火”。
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法子仍管用,但咱得給土經驗插上科學的翅膀。比如看東邊烏云翻滾,知道要下雨,提前蓋好露天堆放的化肥。可到底啥時候蓋、蓋多厚,還得結合氣象預報的具體時段。
現在有些年輕農戶圖省事,覺得憑經驗夠了,這想法要不得。天氣變化快,手機里的氣象預警比老法子更精準,得學會看。不同作物脾氣不一樣,水稻怕澇又怕旱,玉米耐旱卻怕高溫悶根。
咱得按“種地的時間表”來,該排水時別偷懶,該防曬時別省料。我個人覺得,這時候最考驗咱種地的節奏感,早播的怕澇,晚茬的怕曬,兩頭都得顧周全。有些農戶可能犯難:手頭活太多,先顧哪頭?
記?。罕C扔谠霎a,先防住暴雨倒灌和烈日曬苗,再談追肥打藥。湘北的稻田,暴雨后要及時清淤,別讓泥漿糊住稻葉。
湘南的果園,高溫天別澆冷水,容易激壞樹根,傍晚澆水更穩妥。
還有大棚蔬菜,雨后及時通風,防止高濕誘發病害。土辦法里的草木灰防潮挺好用,撒在壟溝里,既吸濕又補鉀。但要是病害嚴重,還得配合科學用藥,別光靠老法子硬扛。
現在市面上的防曬網有不同規格,該選多少針數的?問問農技站最靠譜。
排水渠要是年久失修,這次暴雨可能就堵住了,趕緊趁下雨前通一通。
有些丘陵地塊排水難,要不要挖臨時排水溝?
拿不準就找村里的種田能手問問。天氣預報說22日湘南轉陣雨,正好給旱田補點水,但別等著雨來才準備。該追肥的地塊,提前把肥料拌勻,雨一停就能撒,省工又高效。
最讓人擔心的是,個別農戶覺得“天老爺的事管不了”,等著看運氣。
咱種地靠天,但不能全靠天,提前動動手,損失就能少一半。這次天氣兩頭沖,其實也給咱提個醒:田里的活不能拖,得跟著天氣跑?,F在手機里都有天氣預報,每天花兩分鐘瞅一眼,心里就有數了。
不同地區的老鄉,記牢自己的重點:湘北防澇排水,湘南防暑防曬。
家里有老人種地的,年輕人記得打個電話,提醒他們別冒雨下田。高溫天出門干活,帶足鹽水,別中暑了,身體是種地的本錢。
有些新法子咱還沒摸透,評論區里嘮嘮各自的土招?互相取取經。最后說句實在話:天氣再難,咱種地人總有辦法,關鍵是別偷懶、別馬虎。
現在就做三件事:查排水渠通不通、備足防曬網和地膜、給村里農技員打個電話問細節。
趕緊動起來,別等災害來了才后悔,田里的收成,全靠咱提前操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