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渡邊淳一 著
人生需要鈍感力
近日,“精神內耗”爆火。
越來越多的人用“內耗”來形容自己的精神狀態,焦慮、疲憊、憂慮,等等。
在身心俱疲中,人變得越來越糾結,越來越消沉。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如此。
小時候,看偶像劇,里面講到,30歲就是初老,“歲數大了,老了,時不我待”。
沒想到,轉瞬就輪到自己了。要說沒有一絲絲焦慮,那肯定是假的。
才華被掩埋,工作被誤解,感情路坎坷,實力不配位置,辜負他人的期許,無常,又如常。周遭的種種事情,隨時可能迎面而來。
如果,我們沒有做好隨時都去迎接生活的“槍林彈雨”的準備,至少我們要知道人除了快速對生活做出反應,還潛藏著有益的“鈍感”。
就像渡邊淳一《鈍感力》里寫到的一樣:能讓才華經過磨煉熠熠生輝的,正是堅韌的鈍感力。
[日]渡邊淳一 著
我,就是一切的答案
這一次,想敞開心扉,寫一下一個30歲女孩真實的內心。
目前,30歲的我,在朋友眼中算是優秀的女孩,從西北遠走到北京,履歷光鮮,事業順利,就算不上班也能被MCN公司簽約做網紅。沒有過早結婚生子,過得自由又無拘束,已經活成了很多人羨慕的樣子。
也許只有上帝視角,才有一個完整的故事。
經歷過職場的內斗,遭遇過客戶的刁難,轉行4次,經常從零學起。工作疲憊的時候連續三個月無休,頭疼長達半年。
的確,《鈍感力》一書也寫道:在過分忙碌、神經繃得很緊之際,人的身體因壓力產生疲勞,并通過各種各樣的癥狀表現出來。從頭暈、失眠、頭痛到腹瀉、便秘等消化器官的不良癥狀都會出現。
曾兩次逃離北京又回來。見過父母的男朋友不辭而別,連續一周做噩夢……以上種種,沒有人知道全貌,就連我自己也記得不全。
過去的我,常常質疑是不是自己太脆弱,能在人前輕易流下眼淚。
可是,誰說眼淚就真的是脆弱,那是年輕的珍珠,是面對生活不能消解時的糖果。
伴隨著這些經歷,我成了一個更成熟的人、鈍感的人。
沒有因為別人的訓斥,我就理所當然認命了。老板PUA我,我可以主動離職,努力逃離,重振旗鼓。連續工作,我可以提出拒絕,更好地休息,才能有更高質量的成果。男朋友跑路,我可以去主動提出分手,不告別錯的人,怎么會遇見真正的幸福呢?
你說,你愛大自然,工作繁忙。其實窗外便是聲聲鳥鳴,觸手可及。
你說,你想要被愛,總是面對各種要求。其實母親一邊訓斥你是剩女,另一邊掛了電話就給你郵寄你最愛的土特產。
你說,你做著平凡的工作,無人問津。其實你燈下寫過的一個故事也曾讓懵懂少年找尋到人生方向。
鈍感,不是躺平,而是以退為進,為了能踏上更美的旅途。
靜靜地進化
那是在一個飯局上,下班后和外地來的作者一起吃飯。
我把剛寫好的文章發到了工作群。
其實,領導最初安排并沒有安排我寫專欄,是讓我配合另一個同事收集資料。我心想,我也是寫過不少10W+文章的人,怎么就不能直接寫呢?
我和同組的另一個同事,我們就各寫了一篇。我心里洋洋得意,半天就寫出來了,第一個上交了。
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剛轉行不到三個月的專欄作者。
點的菜剛上,領導就在群里@我開始批評,剛開始說了一句“文氣太盛”。隨即后邊就是很長一段話,表示對我文章的不滿。
我第一次看到領導在一個幾十人的群里這樣批評人,如臨大敵。
回到單位,我馬上找了老編輯借閱寫得好的文章,看了很多類型的文章后才明白,我當時寫的文章并不符合欄目風格。
就這樣,寫一篇文章之前,先查閱材料,反復琢磨標題框架,寫出來之后再找領導審核,提修改意見,前后改了四五稿。無論如何,我的文章作為這個欄目的第一篇樣例發表出來了。后來,我承包了專欄的半壁江山。
如果你想要在蕓蕓眾生中出人頭地,那么你就要治好精神內耗,保持堅毅的鈍感。
人生的盡頭是什么?
不要因為一些瑣碎小事郁郁寡歡,而應該如魚得水地工作、樂觀開朗地生活。
如果我們能始終平心靜氣面對生活,又何懼遠方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