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注定不省心,清明過后多地氣溫猛跌十度。
華北平原小麥拔節期碰上倒春寒,葉子都打起了卷兒。東北黑土地剛整好地,夜里霜氣重得能打濕鞋幫子。
老農蹲在地頭直嘆氣:“往年這時候早該下種了,今年老天爺咋這么擰?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老話今年有點不管用。
天氣預報說未來三天還有寒潮,春耕進度怕是要耽擱。
南方丘陵地帶也沒省心,連續陰雨讓稻田積了水。湖南老張看著泡軟的田埂直搖頭:“秧苗剛移栽,再泡下去根都要爛了。”這時候傳統法子派上用場了,老一輩都知道熏煙防霜。
秸稈堆在田里四角,夜里點起來能增溫兩三度。
但光靠土辦法不夠,農技站早就下來人了。他們教大家給大棚加蓋二層膜,幼苗根部鋪草木灰。東北地塊要抓緊挖排水溝,別讓融雪積在壟溝里。
華北麥田得趕緊葉面噴磷酸二氫鉀,幫苗子抗凍。
南方稻田得搶晴排水,撒點腐熟有機肥提提地溫。有人擔心現在動手晚不晚,其實農時不等人。
去年河南老李錯過防霜時機,畝產少了百八十斤。“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但施肥也要看天。低溫天根系吸收弱,葉面肥比根部追肥見效快。
還有人發愁物資不夠,鎮上供銷社早備好了地膜。村里統一聯系貨車,明天就能拉回村口曬谷場。
我個人覺得,土辦法是經驗,科學法子是助力。兩者結合才是對付怪天氣的好路子。現在最緊要的是分頭行動,別等著天氣好轉。
家里有大棚的先檢查骨架,別讓大風掀了頂。種露天作物的趕緊準備防寒布,夜里蓋起來。
拿不準的地方,直接給縣農業局打電話。他們24小時有人值班,能視頻指導怎么操作。都說春耕如打仗,天氣就是敵情通報。
早一天動手,苗子就多一分生機。到底能不能把這場倒春寒的損失降到最低?
就看咱們能不能搶在冷空氣前頭干活了。
記住,地不虧人,你糊弄它一時,它難你一季。
趕緊趁著天亮去田里轉轉,該蓋的蓋,該排的排。
拿不穩技術的,明天早上跟村支書去鎮上農技站。那兒有專家現場教,還能領免費的防凍資料。
這場天氣考驗咱種地人的應變勁兒,挺過去就是豐收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