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網絡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請知悉。
是不是覺得軍改后,咱們集團軍部隊改為了旅營制之后,我軍當中就沒有師和團這樣的作戰單位了。
其實并非如此,實際上在邊海防部隊中之前的師、團兩級單位還有一定程度的保留。當然像我作為海防部隊,如今已經全面改為了旅營制,但是我的“兄弟”邊防部隊,卻存在不少規模更大的師團兩級編制。
以前我們海防部隊都是歸各個省軍區管轄的,比如山東、福建這些沿海省份都有自己的海防師、海防團和海防營,而且編制五花八門,有的地方甚至一個省里還有海防師和船艇大隊。
雖然編制規模倒是不小,但是指揮層級也更多。主要是省軍區要管到師,師再管團,團進一步管營,效率低得有點讓人頭疼。比如以前要調動一艘船艇來實施支援任務,那就得先從營報到團,團再報到師,師再找省軍區去批,等命令下來不說黃花菜都涼了也確實很影響行動效率。而如果是防御作戰的話,那問題可能就更大了。
好在軍改后咱們分別直接劃給了北部、東部和南部戰區的陸軍,除了部分直接跳轉到海軍陸戰隊編制的兄弟,其余的統一改成了海防旅。并且下設有海防營、船艇大隊和防空營這些編制模塊。而且現在一個海防旅直接對接的就是戰區陸軍的海防處,指揮鏈條也簡化為戰區陸軍到旅和營的三級就搞定了。
同時旅營制也讓咱們的戰斗力更靈活,以前海防師是固定守一片海岸線,現在旅里各營能拆分組合。遇到個沿海地區臺風救援,咱們的旅屬船艇大隊和支援保障營等單位,都能臨時組個搶險分隊,并且直接實現跨區支援隔壁省份,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不過也有戰友吐槽,旅營制雖然靈活,但營長升旅長的路變窄了,畢竟一個旅之下十幾個營長競爭激烈。但整體來看這種改革讓咱們從守攤子變成了能攻能守,也更符合現代海防的需求。不過旅營制既然這么好,那么兄弟邊防部隊為啥既有旅又有團呢?
這事還得看地段,像是東北、云南這些相對穩定的陸上邊境,主要面臨的只是滲透、越境這些較小規模的突發情況,那就需要快速反應。
比如咱南部戰區陸軍的邊防旅,去年就搞了個“藍軍分隊”專門模擬敵方搞突然襲擊,逼著部隊練機動布防能力。而這種任務用旅營制就更合適。旅級火力支援隨時能覆蓋整個防區,合成營還能帶電子對抗分隊,這些都是對付現代滲透的有效手段。
但如果是像新疆西藏這些地方,邊境線動不動幾千公里,地形復雜還挨著多個國家,光新疆軍區就管著15個邊防團,西藏軍區也有8個邊防團。這些邊防團幾十年如一日在高原雪山蹲點,不僅對當地情況了如指掌而且也很清楚對面國家軍隊的部署和實力。
還有像西藏的某些邊防團,一個連隊守著一百多公里山口常年靠牦牛巡邏,如果突然把他們改成營,不光會削弱編制實力,而且很可能打亂原有的盯防體系。
另外新疆軍區自己就保留了4個合成師,邊防團也都歸他們管,在指揮層級上也更適應。而其他戰區陸軍的邊防旅和邊防營則直接聽戰區指揮。說白了就是要因地施策,讓邊防管理指揮體系更加連貫。
看了海防部隊全面實行旅營制邊防部隊還保留有邊防團,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讀者朋友,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中國軍網,南部戰區某邊防旅緊貼實戰錘煉官兵管邊控邊能力自建“藍軍”分隊常搞突然“襲擊http://www.81.cn/gfbmap/content/2018-01/08/content_196408.htm
澎湃新聞,軍改標志性成果:集團軍和主要作戰部隊實行旅-營體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4104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