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走進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合作區,運轉不息的生產線交織成了最有活力的樂章。
“不僅為我們化解糾紛,還為我們企業長遠發展著想,你們工作真是又細致又周全!”園區一家民營企業廣東某材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對鶴山法院鶴城人民法庭的辦案團隊連連點贊。
這是不久前的一宗涉企合同糾紛。法官用五個問題,讓兩家差點鬧掰的企業迅速和解,更保住了他們的生意合作。這套讓企業稱贊的護企“新技能”是什么?又如何高效解紛?
事情還得從去年說起。
某材料公司與佛山某用品公司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2024年,雙方簽訂材料采購合同,按照合同約定,材料公司在6月至10月期間如期向用品公司供應了貨物,但用品公司卻一直未履行貨款支付義務,拖欠貨款達28.34萬元。無奈之下,材料公司于今年1月訴至鶴城法庭。
“這個涉企案件,按此前建立的‘三優先’綠色通道機制,可以開通辦理綠色通道,嘗試用‘五聽工作法’解決問題。”受理案件后,法官李蘭貞立馬確定了思路。
作為鶴山法院管轄園區企業最多的法庭,鶴城法庭在過往處理大量涉企案件的過程中,總結出了適應園區糾紛特點的“五聽工作法”,既能妥善預防化解園區內涉企糾紛,也是該庭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的創新舉措之一。
那么,這個“五聽工作法”具體是什么?
法官進園區走訪,聽取企業意見建議
“一聽”企業訴求、“二聽”企業難點,法官李蘭貞先是組織雙方企業代表面對面溝通,“都說說你們各自的訴求是什么,對于化解矛盾有哪些難處?”李蘭貞邊聽邊記錄,精準歸納爭議焦點,矛盾背后的深層原因也逐漸清晰。
原來,材料公司因資金難以周轉,多次被其他企業起訴,銀行賬戶也被法院依法查封,而用品公司同樣是另有款項未收回才導致貨款一直未付,雙方溝通不暢,才鬧到了法院。
了解情況后,“三聽”則聽企業真實需求。
“能通過調解解決問題,當然最好了,這樣也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我們也希望法院提前介入。”見雙方都有調解意愿,李蘭貞趁熱打鐵,對雙方開展背對背調解。
“法官,是對方電話不聽,人也不知哪里去了,我找不到人才到法院來。”材料公司負責人一開始滿肚子的怨氣。
“我理解你的處境,但我了解到,對方也是有幾筆貨款沒收回,資金流轉上有困難,不是故意拖欠,而且他答應這幾天收回貨款就清償給你。你們兩家都合作那么久了,之前都依時付款的,這次能否通融幾天?”李蘭貞一邊緩和材料公司方的情緒,一邊向其分析事情原委。
“法官,我也希望好好做生意,發生這樣的事我也很無奈。”用品公司負責人則嘆氣連連。
“既然這樣,你可以選擇分期償還,既可以減輕當前的壓力,也可以維持企業商譽。如果拖到最終由法院判決,可是要一次性付款的,而且還會留下案件信息,對企業商譽會有不好影響。”李蘭貞耐心向用品公司方釋法說理。
一來一回的引導協調下,最終,雙方達成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
矛盾雖然化解了,但李蘭貞發現,雙方對彼此的誠信都產生了動搖。為了化解雙方誠信“芥蒂”,讓這對合作伙伴得以“復合”,李蘭貞“四聽”企業發展規劃。
“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難處,新的合作伙伴具體情況你們在短時間內可能都搞不清楚,能保證不產生糾紛嗎?況且你們合作了那么久,除了生意還有情感在,就為了這一次的誤會,放棄持續合作的長遠利益,這是舍近求遠啊!”聽完這一番話,雙方的態度也漸漸有了轉變。
結合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李蘭貞還發出了《企業風險提示書》,為企業行穩致遠提供法治保障,最終兩家公司也表示將繼續維持一直以來的合作關系。
5月初,李蘭貞上門回訪,“五聽”雙方企業反饋,得到雙方企業的高度認可。
“幸虧聽了您的話!這年頭,生意不好做,我的好幾個合作伙伴都拿不回貨款,現在我和用品公司做生意,他都按期付款,細水長流,我們的生產經營也得到了很好的維持和發展! ”材料公司負責人開心地握著法官的手說。
“我們現在溝通得多了,合作也順暢多了,他愿意理解我們的處境,繼續給我們供貨,我們也不用為購買材料的事發愁!法院的調解有溫度,暖企惠企!”用品公司負責人也滿意道。
同時,一張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防護網也正在織就——通過“五聽工作法”,鶴城法庭收集到大量涉企法治需求,為該庭精準為園區企業提供法治服務、源頭減少涉企糾紛,促進轄區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數據與信息參考。
此外,積極落實“鶴山政法親商十二條”及鶴山法院關于助力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護企、助企、安企、惠企、暖企”長效機制,公正司法促進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今年第一季度,鶴城法庭共審理涉企糾紛案件111件,其中買賣合同糾紛62件,調解撤訴33件,調撤率達53.23%,平均審理天數38天,今年以來,通過“五聽工作法”化解涉企糾紛28起,園區矛盾糾紛得到高效妥善處理。
來源:江門中院 鶴山法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余淑嫻
采寫:鄧穎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