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漳州市,群眾遇到矛盾糾紛時,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去綜治中心,法官也在那兒!”從“法庭見”到“綜治中心見”,這一變化的背后,是漳州兩級法院深度融入綜治中心建設的創新實踐。
近年來,漳州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選配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綜治中心,推動司法資源下沉、解紛端口前移,讓群眾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權利義務統一中判斷對錯,努力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法官在綜治中心調解一起物業糾紛。
多元聯動的“春風化雨”
從對抗到共贏
4月的漳州,木棉花開得正艷。聯東U谷某物業公司負責人帶著錦旗走進龍文區綜治中心大樓,向龍文區人民法院法官送上“用心用情解企憂盡職調解化糾紛”的錦旗。
就在前幾天,龍文區法院依托綜治中心成功調處了涉18家企業、標的額50余萬元的物業糾紛系列案。
“有法官主持,專家答疑,結果大家心服口服!”物業負責人感慨,“不僅追回欠款,更解開了企業間的誤會,今后和氣生財!”
半個月前,該物業公司因多家企業拖欠物業費、公攤電費提起訴訟。法官發現,案件不僅涉及企業眾多,且發生在城區重點打造的“都市型產業社區”主陣地,若處理不慎極有可能影響到營商環境建設。
經過實地調查,法官發現了矛盾的根源——溝通不暢與對物業服務的認知差異。為此,法官迅速聯動綜治中心、司法所、物業協會等部門展開“圓桌調解”。
“不交費就停電?太霸道了!”調解現場,企業代表情緒激動?!拔飿I無權停電,那次是電路檢修!”物業代表無奈解釋。
法官一邊平復情緒,一邊厘清爭議焦點,同時邀請供電公司人員為雙方澄清因維修導致停電的誤會。
“民法典明確物業無權擅自停電。”法官借此釋法析理,“如果這是場誤會,我們講道理,大家是不是要按規定繳納物業費呢?當然,若確有困難,可協商分期繳納?!?/p>
最終,18家企業與物業達成協議,多數企業當場結清欠款,部分資金緊張的分期償還。法官同步督促物業整改服務短板,建立起定期溝通機制。
法院依托綜治中心成功化解物業糾紛系列案件,獲當事人贈錦旗。
今年來,漳州兩級法院共選派41人進駐綜治中心,從指導調解、訴調對接到速裁快審,切實助力綜治中心實質運行、快速解紛。龍文區法院以綜治中心為陣地,創新“1﹢N﹢X”調解模式,批量化解物業糾紛150余件。云霄縣人民法院聚合12個部門搭建與綜治中心相連的“農地解紛平臺”,2024年解決涉農地歷史遺留問題310件,指導村級發包土地818宗,為村集體增收7391.98萬元。
“和貴”調解的“千帆競發”
從有解到優解
今年春節前夕,龍海區綜治中心的調解室內燈火通明。130余名農民工攥著剛拿到手的工資款,眼眶泛紅:“當天就能結清,這下能安心過年了!”
當天上午,農民工代表老李帶著一摞欠條來到龍海區法院訴訟服務窗口,因不了解流程急得滿頭大汗。干警趕忙遞上紙巾:“別急,我們馬上協調!”
涉及農民工的工資,一刻都不能耽誤!法官接手案件后,馬上依托綜治中心,啟動聯片調解機制,公安部門聯系施工方負責人,住建局調取工程款支付記錄,人社局核算工資明細。
“拖欠工資已涉嫌違法,您能安心過年嗎?”法官的質問讓施工方負責人低下了頭?!昂炗唴f議后,司法確認保障執行,大家都能過個踏實年!”人社局的調解員趁熱打鐵。最終,300余萬元工資款于當日發放到位。
這場高效調解的背后,是龍海區法院深耕近40年的“聯片調解”傳統。1985年,角美法庭聯合鄉鎮司法所成立5個聯片調解站,每月固定5個調解日,走村入戶排查矛盾。如今,“五全新楓”全域調解機制與綜治中心深度融合,實現“全區域覆蓋、全天候解紛”。2024年,龍海區法院依托“兩個中心”聯動化解糾紛2040件。
法官到當事人家中做調解工作。
在漳州,各基層法院深挖本土文化,打造特色調解品牌:薌城區人民法院將古巷“和合”理念融入“巷安無訟”調解;南靖縣人民法院以土樓“方圓文化”倡導鄰里互讓;華安縣人民法院用“四對比六算賬”引導群眾理性協商……自法院融入綜治中心建設以來,各縣(區)法院將“和貴”調解品牌與綜治中心解紛相融合,調解質效百舸爭流,傳統特色歷久彌新、千帆競發。2024年以來,全市各基層法院入駐縣區綜治中心聯動化解矛盾糾紛4795件。
指尖解紛的“破繭成蝶”
從線下到“云端”
2025年3月,楊梅樹剛抽新芽,果農吳某卻愁容滿面。他撥通96111漳州矛盾糾紛調解服務熱線:“去年的貨款還沒結,今年楊梅季可咋辦?”
原來,吳某與生意伙伴陳某因3.2萬元貨款僵持一年。龍海區法院法官王磊通過“平安漳州e家”平臺發起線上調解。屏幕兩端,吳某在果園舉著手機展示賬單,陳某在省外辦公室嘆氣:“去年行情差,資金實在周轉不開?!狈ü賱竦溃骸昂献鞫嗄?,別因一筆錢斷了交情!分期支付如何?”經三小時“隔空”協商,雙方線上簽訂協議,約定分兩期結清貨款。
“一鍵響應、指尖解紛”,借助漳州市政法委“平安漳州e家”平臺、96111漳州矛盾糾紛調解服務熱線,與縣鄉鎮綜治中心聯網,成了方便群眾參與調解、仲裁、訴訟活動的“主引擎”,真正打通了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
從“化訟止爭”到“少訟無訟”,借助解紛大數據分析預警糾紛態勢,成為人民法院參與社會治理的新路徑。2024年底,龍海區法院根據大數據情況深入企業開展涉企信用糾紛調研,圍繞涉訴企業貸款信用評價問題向金融機構主管單位制發了司法建議,得到了積極反饋,促進轄區的金融信貸業與民營企業實現雙贏共贏。
調解團隊在綜治中心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
“全市兩級法院將繼續堅持‘抓前端、治未病’,在融入綜治中心建設,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的同時,強化法治引領、普法宣傳、數據賦能,讓法治力量成為案結事了人和最生動的注腳?!闭闹葜性焊痹洪L嚴春森說。
來源:人民法院報、福建高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