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貓丨文
上學考試的時候,如果碰到了灰色草紙試卷,我就知道,接下來又將是一場豪賭……
因為,學校“出色”的印刷技術,讓這一張張卷子變成了一張張彩票。在打開之前,你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卷子上有沒有圖形辨認困難、打印不清晰的情況。
如果很不幸,你碰到了下面這些糊作一團的東西,那也只能硬著頭皮連蒙帶猜寫答案。
早些年,我以為是打印機的技術問題。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都2025年了,學校還在用他們那些清朝打印機來印試卷。
難道說,是老師們覺得試卷題目太簡單了,所以用另類的方式,手動給學生們上了億點點難度?
在這里,你能看到歷史人物爆改偽人,生物細胞爆改煤球,千古名畫爆改波力海苔……卷卷不重復、卷卷有驚喜。
有些時候,試卷里還會亂入一些生物,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學校給卷子上的防偽標識。
一時之間不知道蚊子和“北廁”哪個更有槽點
或許是老師們自己也意識到這卷子的清晰程度有點難為人了,偶爾會在圖片下面標注文字,以便大家理解題干。
只是這種做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太起作用,該看圖做的題目還是兩眼一抹黑。深受困擾的同學們,只好根據常見的圖片整理出了一份順口溜。
你別說,其實還挺形象的——
腦袋里面穿鋼筋,必是太祖趙匡胤
白衣黑臉沒頭發,成吉思汗圖上掛
所以,為什么學校自印的試卷看上去打印質量都如此之差呢?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一份試卷誕生的流程。據我了解,它得經過兩個地方:負責出題的教研組,以及負責打印試卷的印務室,教研組將題目整理好送到印務室,先打印出原卷,再進行速印。
只是,印務室的設備可比不上如今的打印機,確切地說,大部分學校使用的應該是速印機。
這類機子雖然打印試卷很快,但卻有不少麻煩地方,很容易因為過熱而出現故障。
并且,它是需要消耗墨盒的,配上學校灰不拉幾、容易洇墨的再生紙,出墨量一大就容易把試卷圖片整成波力海苔,有時候也會因為出墨量小而導致信息缺失。
偉大工程漏印變三個方塊了
如果很不巧,出題的教研組沒有調節好所選圖片的相應亮度,那么后期復印出現黑成一坨的情況,就毫不意外了。
至于為什么學校不換這些清朝物件?可能因為剛買了路由器吧!
實際上1977年的卷子都比現在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