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不斷刷到資本青睞中國電商的消息,如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在1季度3個月時間里,把阿里巴巴持倉暴增2119%。同時,該基金還新進 278萬股京東,期末市值達 1.14 億美元,京東成為其第二大新進建倉。
還有做特賣的唯品會,同樣備受資本青睞。根據高瓴HHLR Advisors公布的一季度持倉數據,唯品會是其前10大重倉股之一。還有華泰證券表示,對唯品會維持“買入”評級。浦銀國際調研唯品會后認為,預計唯品會全年收入基本持平,上半年仍將面臨一定增長壓力,期待下半年迎來復蘇,恢復正增長。維持“持有”評級。
這么多資本看好中國電商行業,肯定是有原因的。昨天咨詢了一位業內朋友,他分析的兩個原因比較在理。一是,中國消費復蘇非常明顯,而電商就站在最前沿,最先吃到紅利。今年一季度,社零消費總額達到了12.47萬億,同比增長4.6%,平穩發展態勢非常明顯。
包括京東唯品會的財報,也能看出消費復蘇的趨勢。京東在Q1營收了3011億,同比增長15.8%,阿里Q1營收2364億,同比增長7%。做特賣的唯品會雖說體量小,但是發展一直很穩健,1季度營收263億,GMV達到524億,這些平臺都是吃到了消費復蘇的紅利。
另一個原因是,電商們開始自我革新、追求高質量發展了。不管天貓京東還是唯品會,現在都很重視用戶,如京東在財報里提到了季度活躍用戶數增速超20%,唯品會1季度SVIP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8%,貢獻了線上51%的消費。
大家要知道,互聯網下半場隨著流量紅利干涸,現在各個平臺就是在卷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希望讓更多用戶留下來。像這次618,天貓不搞滿減湊單,而是堅持一件立減。還有唯品會堅持一件立減15%起,不需要消費者做算術題,便宜多少一目了然。
總之,這是一個好的信號,如果一昧的追求規模和利潤,那注定走不長遠,電商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是高質量發展的開端。資本的嗅覺一向敏銳,現在集體看好中國電商,可以預見,接下來中國電商還會發展得更加穩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