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校園餐有關的腐敗問題,再次引起輿論關注?!吨袊o檢監察》雜志日前披露了四川綿陽深入開展“校園餐”專項整治的情況,其中提到,一中學食堂經理斂財超百萬,小賣部里一個面包就要收2毛錢回扣。另外,據四川綿陽梓潼縣紀委監委片區協作組負責人在“校園餐”專項整治工作會上分析,一些學校食堂的低配學生餐與高配教職工餐形成強烈反差,反映出學生伙食費管理、食堂采購、教師陪餐等方面可能存在風腐問題。
此前,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公報指出,“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深化‘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醫保基金管理、養老服務等方面突出問題治理”。針對人民群眾關切的“校園餐腐敗”,必須強力整治,不留死角。
深究“校園餐腐敗”現象的原因,監管疏漏的問題不可忽視?,F實中,一些學校食堂在食材采購、加工、定價、售賣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管和外部監督,腐敗行為難以被察覺。
比如采購環節存在的暗箱操作問題——食堂某些領導與工作人員,可能通過與供應商的不法勾結來“吃回扣”,中飽私囊。還有一些學校食堂的“蛀蟲”背后有校領導做“靠山”,通過采購壟斷、隨意定價等手段,以超出市場合理范疇的情況來牟取暴利,甚至為追求更高利潤而以次充好,用過期食材來糊弄學生。另外,還有某些校領導開展權力尋租,讓親朋好友占據相關要職,扮演自己的“白手套”。如此種種腐敗行為,都會提升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威脅學生健康。
對于此類現象,下大力氣進行整改,從根源上消除腐敗問題,才能真正給學生提供實惠、安全、有品質的校園餐。其中,強化監督手段,形成有效的常態化監管機制,可謂關鍵一步。市場監管、教育等相關部門應做到對本地的學校食堂定期檢查,形成威懾力量。
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曾在2025年3月發布聯合檢查通知,要求各地“堅持管理和監管同向發力,定期研究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相關工作,層層明確、逐級壓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行業主管和監管責任,堅決守護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安全”。從監管手段上看,需要多層次的監管,拓寬監管渠道。比如,優化“校園餐”舉報獎勵機制,發揮群眾監管的積極性;邀請新聞媒體為社會監督員,參與學校的日常檢查;以及邀請師生和家長參與食品安全滿意度測評,等等。
問責機制同樣應該完善。某些食堂“蛀蟲”之所以貪得無厭,就在于他們認為自己的違法行為被查到的可能性不大,還有一些管理者對校園餐腐敗缺乏重視,疏于日常監管,甚至扮演了“保護傘”的角色。對此,日常的廉政建設工作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必須強化問責力度,提升懲處強度,重拳出擊,清除學校里的害群之馬。
不久前,媒體報道了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第二中學校原校長趙孟鎖截留、套取學校食堂420多萬元膳食經費案詳情,并披露山西整治“校園餐”腐敗已處分1994人。吉林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七小學校園餐回扣腐敗案,也得到了充分曝光。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僅在2024年,國家監委就指導各級監察機關依法查處貪占學生餐費、插手招標采購、收受回扣等問題3.8萬件,處分2.3萬人——這些案例與數據,都反復說明:“校園餐”腐敗看似微小,涉案金額可能不大,但其性質相當惡劣,必然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全國各地的學校管理者和食堂承包方,應當從這些案件中汲取教訓,莫要再踏雷池一步。
說到底,落實好監管責任,確保校園食堂這方凈土不受腐敗分子的侵擾,才能真正讓孩子們獲得健康優質的餐飲服務,這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來源:中青評論 撰文/黃帥
原標題:《媒體評論:一個面包收2毛錢回扣,校園餐“碩鼠”是怎么喂肥的?》
欄目主編:周春晟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中青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