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的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抑郁傾向、有自傷意念、電子產品成癮比例均有明顯降低;累計378萬人次家長參與家庭教育大講堂課程學習……5月21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小學第十五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啟動儀式上,海淀曬出了該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即日起至6月21日,海淀將面向全體師生開展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活動,滿足不同師生群體的需求,營造學生身心健康支持性校園環境。
聯動高校、醫療機構等,為學校提供多種形式的心理支持服務
開展一系列針對學生、教師的心理講座,開展一次生命教育為主題的心理班會,開展一次校園心理減壓活動,開展一次校園心理劇活動,開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根據安排,活動月期間,海淀各校將結合實際經驗及特色,聚焦主題,開展“五個一”活動。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生命健康教育、問題行為干預、心理危機干預……記者注意到,海淀學校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現場培訓或者掃碼預約相應的心理健康服務。這也是此次海淀區心理健康活動月的一大亮點,該區教科院聯合高校、醫療機構因需提供多種形式的入校心理咨詢、團體輔導、學習指導、教師培訓、家庭指導等服務,輻射全區學生、教師、家長,多維調動學生成長的支持性因素。
中關村三小副校長萬霞表示,該校將開展包括心理課程、心理體驗活動等在內的各種活動,還會邀請家長參與,“比如四年級的心理體驗活動,我們會邀請一二年級的學生家長參與,這樣他們就會提前了解等孩子到了三四年級是一個什么樣的心理狀態,提前做好預防。”在其看來,區教科院聯合各方提供服務的方式有助于學校拓展資源,“學校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而且每個學校的心理教師的專業領域不同,區級資源的介入可以很好地盤活各種資源,為學校提供最大的支持。”
當天,海淀14所學校獲頒“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其中,海淀實驗小學和一零一中學現場分享了學校在身心健康方面的特色做法。3所醫療機構和3所大學獲頒“心理健康教育協作聯合體”,未來,教聯體將通過校際聯動、校社聯動和家校聯動,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身心健康服務。
海淀將每年培育150名家庭指導師
當天,海淀區委教工委書記杜榮貞介紹了該區如何搭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開展體育運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記者了解到,海淀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并組織體育節系列活動,舉辦各類班級體育比賽2600余場,在新修訂的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中增加“運動習慣養成”等指標。根據2024年的調查顯示,該區97.6%的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同時,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抑郁傾向、有自傷意念、電子產品成癮比例均有明顯降低,主觀幸福感提升明顯。
豐富多彩的心理課程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渠道。海淀推動心理課程與學科課程一體化發展,同時研發了“心理健康”“社會情感培養”“生涯規劃”等專題課程,開發心理社團活動、心理游園會等特色活動。海淀還構建了鏈條式心理疏導干預體系,涵蓋咨詢服務、危機干預、轉介處置等環節的遞進閉環機制,創新實現143名中小學心理副校長全覆蓋;構建“心理委員、班主任、學科教師、心理教師、心理副校長及志愿服務隊”六級工作團隊。同時,海淀區還全力打造校家社協同育人體系,舉辦家庭教育大講堂課程,累計參與學習的家長達378萬人次。
記者從會上獲悉,未來,海淀將構建育人大課堂,并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環境。
在課程上,海淀將構建學段銜接的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其中,小學階段側重習慣養成和情緒調適,初中側重青春期生命教育,高中側重社會擔當。并建立學生成長電子檔案,記錄學生發展軌跡,為個性化教育提供精準依據。
同時,發揮家校合力,實施家庭教育指導師年度培育計劃,每年培育家庭指導師150名,為家長提供指導和咨詢服務。升級網上家庭教育資源庫,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設家庭教育智能體,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指導。鼓勵家長走進學校,參與學生身心健康活動。
此外,海淀還將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教聯體建設,開展醫院與學校同研共判,科學輔導干預;引進高校資源賦能教師心理教育素養提升,促進大中小學心理活動有機銜接。強化校內手機管理,聯合家長開展“息屏行動”,引導家長設定每周“無屏日”或每日“無屏時段”,豐富親子閱讀等家庭活動,營造健康家庭生活氛圍。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