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南京東路街道“零距離家園”小站青舞臺露臺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派復古派對。作為街道深化基層治理、推動社群共融的年度品牌活動,本次“最美露臺交友季”不僅延續了首季的青春活力,更以文化賦能、自治創新為核心,為青年人才與社區居民搭建了一座跨越職業與身份的情感橋梁,成為三級“零距離家園”工程建設中又一亮眼實踐。
從“物理空間”到“精神港灣”:
小站建設的創新探索
自2024年黃浦區啟動“零距離家園”小站建設以來,南京東路街道以“補充網格服務、激活社群生態”為目標,通過已建成的10個小站陣地,持續推動主理人從“活動組織者”向“社群領路人”轉型。2025年,街道進一步加快新建10個小站,深化“一圈賦能 一格融通”治理理念,構建“一站一社群、一社一主題”的長效自治模式,織密覆蓋街區、居民區、樓宇園區的服務網絡。
“青舞臺”作為黃浦區的公租房,同時也是微型非傳統社區,選擇直面住戶流動性強、歸屬感弱的治理難題。通過賦予居住空間交友、學習、成長等多重功能,逐步從單純的住宿空間轉型為青年社群的復合型精神港灣。這一轉型不僅呼應了黃浦區“零距離家園”小站“休憩議事微空間、公共服務微站點、宣傳展示微舞臺”的三大核心功能,更結合活動設計與文化浸潤,讓青年群體在參與中實現“從過客到主人”的身份轉變。
主理人接力創新:
以“住戶即裁判”激活自治活力
今年,黃浦區科委選調生劉宇翔成為青舞臺的第二任主理人。劉宇翔攜新婚妻子共同入住青舞臺之后,以“住戶即裁判”的理念,積極推動社群共建。例如,在他的策劃和住戶們的積極參與下,本次最美露臺交友季活動深度融入了長江公寓的歷史元素,賦予交友活動更深的文化內涵與情感聯結。
活動伊始,南京東路街道與金外灘集團相關領導共同點亮星星燈,以“點點星光”寓意社區共建的溫暖力量。街道表示:“青舞臺的實踐是‘零距離家園’小站從理念到行動的真實映射,我們期待更多青年成為社區自治的‘追光者’。”
文化為媒:
海派復古派對中的社群共融
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活動以“海派復古”為主題,巧妙串聯歷史與現代、個體與社群。在鳳舞居露臺上,參與者身著旗袍與中山裝,在張愛玲電影《半生緣》的放映中重溫老上海風情,在“青年主理人未來信箋”環節書寫對未來的期許。這些信件將被制作成主題背景墻,成為青舞臺自治文化的鮮活見證。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多元互動項目:奧修塔羅牌解讀為青年提供情感共鳴的契機;即興戲劇環節通過角色扮演激發創造力;桌游區則成為白領與居民破冰的“社交催化劑”。
當未來信箋的字跡鐫刻下青年對社區的期許,當不同職業的群體在露臺上共舞,這些溫暖瞬間,不僅讓美好與希望延續,也匯聚成城市治理的璀璨星河,照亮每一個“身邊的家”。
原點網格的溫暖敘事:
無關職業,只為共享夢想
位于城市原點所屬街區的青舞臺,正成為年輕白領、居民、商戶乃至快遞小哥的共享空間。在黃河路網紅熱度漸褪的當下,這片露臺以包容的姿態匯聚多元群體,打破職業與身份的界限,讓每個人都能在此找到“零距離”的溫暖。這一實踐與南京東路街道其他小站形成呼應:廣場街區以“花一分鐘”悅己悅生活小站聚焦人文生活主題,南步街區以書香文韻主題打造同心驛“一分鐘生活圈”。
南京東路街道表示,真正的“零距離”不僅是空間上的貼近,更是心靈上的共鳴。未來,街道將繼續深化“零距離家園”小站建設,推動小站運營從“政府主導”向“多元共治”轉型,探索社會化、市場化力量參與運維,為小站注入可持續活力,讓治理有溫度,讓社群有力量,讓城市的未來更加美好。
記者 / 宋梅
編輯 / 孫超慧
圖片 / 宋梅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