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當前,在國家政策持續加碼與頂層設計逐步完善的驅動下,低空經濟已從戰略規劃邁向產業化落地,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增長極,同時標志著低空經濟全面啟航。
5月16日,在2025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系列活動——低空智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專題研討上,中國電信應急產業主研院院長劉勇系統闡述了中國電信在低空領域的五年深耕成果、全產業鏈布局以及落地實踐經驗。
錨定樞紐地位,五大核心優勢筑牢發展根基
中國電信自2019年率先布局低空經濟領域,經過五年持續深耕,已在核心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拓展及生態構建等方面形成顯著競爭優勢。中國電信目前已形成五大核心優勢。
一是核心技術攻關行業領先。在低空通信領域突破30余項關鍵技術,制定《空地一體5G增強低空網絡白皮書》,奠定技術標準話語權。
二是產品生態最為完整。打造了“空-天-地”全鏈條產品矩陣,覆蓋低空經濟全場景應用需求。
三是首個成立低空產業聯盟。聯合80余家低空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立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打通“研發-制造-運營-服務”全產業鏈。
四是第一個擁有衛星通信資質。中國電信是國內第一家具備衛星通信運營資質的運營商,構建“5G+衛星”雙模通信網絡,解決低空飛行通信與安全難題。
五是市場占有率與經驗雙領先。中國電信目前已服務于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山西、江蘇、安徽等22個省份,蘇州、南京、雄安、武漢、寧波等180個地市,累計支撐超10萬架次安全飛行,市場占有率與經驗穩居行業領先。
“中國電信在低空產業中的定位是立足于產業鏈的中游戰略樞紐,構建低空智聯核心賦能體系。”劉勇表示,中國電信以“中游強鏈”為戰略錨點契合,發揮承上啟下的戰略支點作用。在中游圍繞低空智能網聯,通過網絡、云存儲、算力、數字平臺、行業應用等優勢能力,深度參與起降場站、通信、導航、監視、算力、安全、飛控平臺、監管平臺、飛服中心等低空領域建設,構建起核心賦能體系,并有效聚合上游低空制造資源,同時賦能下游低空運營服務產業,推動各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強化自身在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與影響力。
“1+1+3+N”體系落地,多場景應用加速突破
聚焦低空經濟,全面AI賦能,中國電信探索構建了“1+1+3+N”的AI+FaaS(Fly as a Service)產品服務體系。即1個低空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底座、1張低空智聯網、3大核心平臺以及N個應用場景。
具體來看,1個低空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底座可以提供空間交通安全管理服務、低空咨詢規劃以及城市低空運營服務等。從目前情況來看,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都在積極推進低空領域發展。目前中國電信積極參與了包括政府低空發展頂層設計、低空經濟體系的整體規劃、低空服務監管體系的建設等低空咨詢服務,并輸出相應規劃建設方案。
1張低空智聯網即中國電信牽頭行業規范,融合尖端技術,形成了一張“空地一體通訊+低空感知+低空智算”低空智能網,用來滿足飛行器“高密度、高頻次、全覆蓋、大連接、高時效、高安全”的作業需求
3大核心平臺則構建起了中國電信低空經濟全場景智能管理平臺體系。一是低空飛行作業平臺即星云平臺,服務于政府辦局和低空企業的作業場景,具備無人機5G網聯飛控、高清影像傳輸、數據采集與分析、自動化作業、場景化AI等能力。
二是低空服務監管平臺,可提供城市低空交通大腦,低空空域協同管理、空中交通協調指揮、低空信息情報服務綜合化能力。
三是低空基礎設施運管平臺,該平臺匯聚N類低空數據、落地4種關鍵算法、打造3項核心能力,能夠實現設備、數據、業務的全流程運行、管理、服務能力閉環。
N個場景即豐富多樣的低空應用場景。中國電信自研硬件,天驛方艙成為國內首個5G網聯版無人機自動方艙;天樞終端可實現5G通算控一體,極速傳輸,安全保障。在應急通信專項產品方面,中國電信自研的輕量化機載RRU適配系留式無人機,可實現半徑3公里范圍內公網信號覆蓋;打造的業內首款無人機機載專用公網基站,既適配中大型無人機,又可實現BBU和RRU一體化設計。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還聯合大疆、億航智能、航天彩虹等企業,以及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共計80余家成立中國電信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打通“研發—制造—運營—服務”全鏈條,推動技術標準互認、場景聯合開發。
演講最后,劉勇重點展現了中國電信低空經濟的落地成果。聚焦數字政府實踐,打造了江西首個數字政府試點,面對巡查效率低、人力成本高、設備難協同三大難題,中國電信部署建設了飛行服務共享平臺,對跨廠商無人機統一管理,實現智飛一次,全縣共享。聚焦低空運營城市實踐,打造了全國首個全域低空服務監管試點,中國電信與蘇州市政府合資成立“蘇州低空科技公司”,承接了蘇州全域低空空域協同、空中交通服務與低空數據運營三大能力建設。
此外,中國電信還積極探索“低空+智能體”應用場景實踐能力。融合低空技術賦能防汛預警智能體,中國電信通過低空多源數據“聚智”、智能決策“快反”和閉環管理“提效”,三步實現智能決策,解決了防汛預警不及時、指令慢、調度亂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