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今日說法》欄目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公室合作推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特別策劃,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人鳥沖突與霧網治理、非法獵捕與“三有”野生動物保護、候鳥棲息地光污染問題治理三個主題,選取典型案例深入報道,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推動各方智慧在鳥類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上的探索與實踐,引導全社會參與共建和諧生態。請收看第二集《冰柜里的秘密》。
我們以為幾十只或者100只
這個鳥已經是很多了
但是呢 隨著一袋一袋的鳥
從這個冰柜中拿出
我們將這些冰凍鳥類
平鋪在戴某的餐桌上
是根本放不下的
市區餐館暗藏野味
2025年2月,浙江省嘉興市公安局南湖區分局接到匿名舉報電話,舉報人稱市區內一家主打地方菜的餐館存在非法售賣野生鳥類的可能。以往售賣野生鳥類的餐館多隱匿于城郊偏僻處,但該餐館卻地處繁華地段。民警通過調查發現,客人菜單上記錄有“麻掉”字樣的菜品名,在嘉興本地方言中,“麻雀”被讀為“麻掉”。
民警調取了餐廳周邊的錄像,聯系上食客張啟(化名)。張啟稱,徐某曾悄悄告訴他,餐館里有野生“麻雀”,并且稱野生“麻雀”味道鮮美、滋補身體。
2025年2月20日,嘉興市公安局南湖區分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大隊,聯合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這家餐館展開突擊檢查。警方在餐館后廚冰柜內查獲20只已經脫毛的冰凍鳥類,餐館老板稱是家養鵪鶉,卻對采購渠道支支吾吾。此外,這20只鳥大小不一,民警判斷這些并非家養鵪鶉。
徐某表示,為挽救下滑的生意,她開始從別人手上采購野味向熟客出售。他們夫妻二人深知風險,因此僅對老顧客開放供應。
經專業機構鑒定,查獲的20只凍鳥里,“三有”野生動物珠頸斑鳩、白眉鹀、灰頭鹀占比較大。所謂“三有”動物是指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根據國家法律規定,捕殺、收購、售賣“三有”動物涉嫌違法犯罪。
微信轉賬暴露非法交易
訊問時,徐某夫婦僅承認了非法售賣野生鳥類的事實,但對供貨的上家始終避而不談。
民警從徐某手機中發現,她每日下午4點左右向微信名為“百威(收購螞蟥)野貨”的賬號轉賬,金額從數百至上千元不等。民警再次調取了涉案餐館附近的錄像,發現一輛灰色面包車會在每天下午三四點鐘來到餐館,司機會拎著黑色塑料袋進入餐館,然后空手離開,與徐某的轉賬時間吻合。
通過調查,警方鎖定車主戴某為“百威(收購螞蟥)野貨”這個微信賬號的使用者。眾多證據顯示,戴某就是給涉案餐館提供野生鳥類的上家。
2025年2月20日晚,警方在戴某老家冰柜中查獲434只褪毛的野生鳥類,被戴某按體形大小分類封裝。經后期鑒定,這些鳥類多數為白眉鹀、灰頭鹀、珠頸斑鳩等“三有”野生動物。
戴某供述,他自2023年起為市區10多家餐館供應野味,此前鳥類多從集市收購,家中冰柜儲存的野生鳥類來自76歲的蘇州吳江人陳羽(化名)。
鎖定獵捕者
2025年2月21日晚,警方抵達陳羽家展開抓捕。通過搜查,民警在陳羽家中發現89只“三有”保護鳥類,部分沒有被褪毛的鳥類還散發著惡臭。
陳羽稱,野生鳥類收購價達每只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遠超其捕售螞蟥、黃鱔等水產品的利潤,在利益誘惑下,他購置了7張10米左右的捕鳥網開始捕獵。陳羽交代,自2024年年初至他被抓獲,他使用捕鳥網共獵捕了數百只野生鳥類。
談及捕鳥的感受,他表示和殺雞沒區別。嘉興警方在辦案中發現,非法捕獵野生鳥類的人員大部分是老年人,對于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強,甚至有的時候連自己已經觸犯了《刑法》都沒有意識到。
目前,餐館負責人徐某、販賣者戴某因涉嫌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陸生野生動物罪,獵捕者陳羽因涉嫌非法狩獵罪,均被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2025年2月,嘉興市啟動了“百日護鳥攻堅戰”,公安、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執法,重點清除田間地頭捕鳥網等禁用工具,為候鳥遷徙筑起一道嚴密的防線。
普法時間
Q1:本案當中涉案的這些野生鳥類屬于“三有”保護的野生動物,那么我們國家在保護“三有”野生動物方面都有哪些措施呢?
A1:保護“三有”野生動物,我們國家的法律是全方位地加以保護。首先從概念上予以認定,“三有”是指有生態、科學和社會價值三類價值。科學,比如說科學實驗;生態,這些鳥有的是可以吃草籽,也可以吃小昆蟲,等于是維護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它是有著重要的作用;還有的野生動物具有社會價值,比如文化價值、生態旅游價值。所以國家建立了一個名錄,把一些野生動物納入到具有生態、科學和社會價值的范疇,簡稱“三有”野生動物。對這些野生動物的保護,除了法律確認以外,還禁止違法捕獵、禁止違法運輸、禁止違法交易;違者輕的是行政處罰,行政制裁措施和刑事制裁措施相銜接,達到了一定的金額,或者是具有其他的一些比較嚴重的情形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Q2: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三有”野生動物不像大熊貓、金絲猴這樣的野生動物很珍貴、很瀕危,為什么還要保護這些動物呢?
A2:這些“三有”野生動物對于生態、科學、社會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而且是經過科學論證的。如果不加以保護,可能對生態平衡產生危害,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利影響,還不利于社會的和諧。
Q3:很多人還是喜歡吃野味,這是一個傳統陋習,為什么這方面屢禁不止呢?
A3:可能有些打擊是不到位的,對“三有”野生動物的保護是全鏈條的,對相關的違法行為也是全鏈條進行打擊,違法捕獵、運輸、交易是全方位進行打擊的。但是在實際之中,往往重點打擊的是違法捕獵、運輸,包括在市場中交易這種行為,但是在餐館中去點菜,目前一些地方制裁是不力的。所以全鏈條地打擊,還得行政處罰和刑事制裁相結合,既要打擊那些觸犯《刑法》的,違法捕獵、運輸和交易的行為,也要去打擊經常到餐館里面去,明知道是野生動物還要點菜的食客的違法行為。只有讓他們感覺到法律的制裁的作用,讓他們感到痛,他們下次就不敢了。也只有這樣,從源頭上打擊那些食客,遏制消費行為,前端的非法捕獵行為就少多了。
(來源:CCTV今日說法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