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市青山區法院在武鋼大廈共享法庭成功化解一起涉企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多家企業現場觀摩,為規范企業管理,規避經營風險、化解矛盾糾紛打造法治“樣板間”。
某實業公司承租業主方辦公樓用于日常辦公,雙方簽訂租賃合同,對租賃期限、租金標準、租金支付期限、違約責任等進行了詳細約定。但某實業公司在租金支付期限屆滿后久拖未付,業主方多次催要仍未收到租金,不愿再與某實業公司繼續房屋租賃關系,故訴至青山區法院請求解除租賃合同,并要求某實業公司支付租金。承辦法官立即聯系某實業公司,對其展開全面的經濟影響評估,深入了解其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并得知其因房屋漏水與業主方溝通不暢,故希望通過拖欠租金的方式以引起業主方注意。
為從根本上解決矛盾糾紛,承辦法官搭建溝通橋梁,邀請某實業公司法定代表人與業主方面對面協商解決途徑、商定租金支付方案。
雙方因合同是否解除產生分歧,調解一度陷入僵局。某實業公司希望繼續承租業主方寫字樓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穩定開展,業主方則認為某實業公司拖欠租金的行為讓其十分“惱火”,不愿意繼續出租寫字樓。
承辦法官向業主方分析某實業公司不按期交納租金的實質原因,引導雙方考慮對方切實處境,秉持誠實信用的經濟交往原則,暢通溝通渠道、及時解決問題,保障合同的順利履行,讓兩家企業共贏。
最終,在承辦法官的不懈努力下,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同意繼續按照約定履行合同,業主方立即組織人員于調解當日下午至現場查看房屋漏水情況,某實業公司承諾在限定期限內交納欠付的租金。
案件調解工作結束后,承辦法官向現場觀摩人員以案釋法,并提示企業經營管理中易出現的管理漏洞、法律風險,建議企業通過規范管理、事前預警、事后溝通等方式方法妥善解決矛盾糾紛。現場觀摩人員表示,這場生動的“法治課”讓他們明白在經濟交往活動中及時“查漏補缺”的重要性。
青山區法院將進一步發揮共享法庭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以實際行動為企業健康良性發展保駕護航,助力轄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易慧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