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行動
用愛守護少年的微笑
“聽說最近任城法院來了一群神秘訪客?”
“‘護娃四件套’是什么寶貝?”
原來,是“守護少年的微笑”線下探訪團空降濟寧任城法院!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新媒體部法院新聞工作室副主編張立葉,資深媒體人、著名評論員王攀等組隊打卡,帶我們解鎖了這些超有愛的未成年人保護新姿勢↓↓↓
把儒家智慧裝進家事少年法庭
家事少年庭的心理咨詢室,任城法院家少庭庭長陳麗正拿著《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講訴前段時間剛結案的離婚案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對待每個孩子都要像對待自家寶貝一樣,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問題?!痹瓉磉@里把孔孟之道融入了審判,讓冰冷的法條有了溫度!
圓桌法庭上演溫暖連線——法官媽媽的深情寄語
“現在我們現場連線——”在少年審判圓桌法庭,耿新法官掏出手機,鏡頭那邊是正在接受幫教的少年小明(化名):“謝謝姨姨的關心,我現在在學新媒體運營,每天都過得很充實?!边@波實時回訪操作超暖心。
這場特殊審判的背后,藏著司法最動人的溫度:
刑罰之下有溫度:用“法官媽媽”的寄語替代單純的訓誡
案結之后有牽掛:一封封幫教回訪,都是寫給少年未來的“最美寄語”
絕望之處有希望:從“我知道錯了”到“我在努力變好”,司法守護讓迷失的青春重獲坐標
#法官媽媽的金句#
你眉清目秀的樣子,本該有更明亮的青春。
孩子,未來的路還有很長,法律對你的懲處,是對過去的告別,而非對未來的定義。
紋身洗掉的疼會過去,但重新做人的勇氣會陪你一輩子。
社區里的"青葵培育基地"
走進南苑街道水韻城社區“耿新法官工作室”,這里竟然藏著“少年變形記”!人大代表黃浩揭秘:“我們不是簡單判案,而是通過打造‘法潤青葵·少家共育’品牌,給孩子們定制人生重啟方案,案結了,情還在!"
終極彩蛋:鄉村微法庭的“護娃四件套”
二十里鋪街道于河新村微法庭,徐田梅法官舉起神秘道具包(“雙令一書一指南”):
√家庭教育指導令:“爸媽再吵架,讓他們看這個學帶娃”
√人身安全保護令:“小可愛們的金鐘罩鐵布衫”
√探望權履行承諾書:溫馨探視指南,讓愛護航孩子成長
√離婚合作指南:“分開也要做滿分父母”
這次探訪不僅讓我們看到:
傳統法治思想和儒家哲學與現代司法的奇妙碰撞
“寓教于審”讓迷途少年重拾人生方向
微法庭成鄉村孩子的“心靈避風港”
更重要的是——
每個創新背后
都是司法工作者對孩子們“案結情未了”的牽掛??
#互動時間#
你遇到過哪些暖心的未成年人保護案例?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轉發本文,為這些“少年守護者”打cal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