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要涼了?”這要擱十年前,誰敢說這話準被噴成篩子??涩F實比段子更魔幻——2025年4月中國汽車銷量榜一出來,大眾直接跌到第三名,被比亞迪和吉利摁在地上摩擦。這劇情,比國產劇反轉還刺激!
先說個冷知識:大眾在中國當了40年“銷冠”。1984年上汽大眾成立,1991年一汽大眾落地,南北大眾聯手統治中國車市整整四十年。
那時候桑塔納、捷達滿大街跑,大眾車標就是“高級”的代名詞??烧l能想到,2024年比亞迪以427萬輛銷量把大眾拉下馬,2025年更慘,連吉利都騎到大眾頭上——4月比亞迪賣了27萬輛,吉利21萬輛,南北大眾加起來才19.4萬輛,連進口車一塊算都追不上吉利。
大眾咋混成這樣了?咱掰扯掰扯。
第一刀,中國汽車工業支棱起來了。
以前合資車是香餑餑,大眾技術好、車型多,皮實耐用是招牌?,F在呢?比亞迪刀片電池、吉利CMA架構、長安藍鯨動力,國產車技術早不怵合資了。更要命的是,國產車更懂中國人——要大屏?給!要沙發?給!要冰箱彩電大沙發?統統安排!反觀大眾,ID系列電動車被吐槽“老年機”,燃油車還玩“拉皮換殼”,消費者用錢包投票:誰還慣著你?
第二刀,大眾自己“作”的。
這牌子在中國躺贏太久,早飄了。以前加價賣車、簡配成風,帕薩特中保研碰撞測試直接“翻車”,結果呢?道歉信寫了一籮筐,銷量該跌還跌。更搞笑的是電動車戰略,ID系列在中國水土不服,智能化被造車新勢力吊打,銷售還擺著合資品牌的架子,價格死活不肯降。結果呢?2025年4月ID.3只賣了3000多輛,連比亞迪海豚的零頭都不到。
第三刀,電動車時代掉隊了。
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都干到50%了,大眾還在那磨洋工。ID系列車機卡頓、充電慢、續航虛,網友調侃“大眾電動車,除了車標全是缺點”。反觀比亞迪,秦L、漢DM-i把混動價格打到10萬內,吉利銀河E8直接對標Model 3。大眾倒好,一邊喊著“all in電動化”,一邊還在賣老掉牙的燃油車,這不找抽嗎?
現在大眾還能保住第三名,但危機四伏。長安、奇瑞在后面虎視眈眈,華為鴻蒙智行的智選車模式又來搶高端市場。大眾要是再端著合資架子不放下,再過兩年,怕是連“Others”榜單都保不住了。
最后說句實在話:大眾在中國混了40年,早該明白一個道理——沒有永遠的王者,只有永遠的消費者。中國老百姓現在要的是“技術平權”,不是買個車標交智商稅。大眾要真想翻盤,趕緊把德國那套傲慢勁收一收,學學人家豐田怎么跟比亞迪合作,說不定還能搶救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