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報消息報道,特朗普近期表達了想去訪問中國這一意愿。實際上,在特朗普尚未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之前,他就提及“訪華”的話題。當然,那時候他或許只是嘴上說說而已,目的就是為吸引公眾輿論的眼球。但這次情況已發生改變,或許迫使他不得不來一次對華訪問之旅,原因很簡單,中國對美企90天的臨時豁免期已經擺在桌面上,而美國相關企業能否繼續獲得中方稀土等戰略礦產的供應,現在是擺在特朗普面前首要解決的問題。畢竟,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這些戰略礦產的供應,包括美國軍工巨頭在內的那些科技企業,可能將陷入“無米之炊”的困境。
訪華這事原則是可行的,但前提是中美先在各方面合作上做出成績,積極兌現之前達成的共識,這樣雙方才有談的基礎,訪華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上任后,并未營造對話氛圍,甚至不履行達成的共識,施行所謂的“對等關稅”。如今對于特朗普的訪華之請,中方的態度其實依然明確,就6個字:“聽其言觀其行”。當前局勢恰似高手對弈,雙方你來我往的對招,就看誰先撐不住投子退讓。很顯然,最先坐不住的是美國,所以有了特朗普的“希望盡快訪華”。
特朗普(資料圖)
除此之外,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施壓零售巨頭沃爾瑪“自行消化”關稅成本,不要漲價。此前,沃爾瑪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將導致商品價格上漲。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稱,沃爾瑪不應將整個連鎖超市漲價的原因歸咎于關稅。特朗普要求沃爾瑪“自行消化關稅”,而不是將成本上漲轉嫁給消費者。沃爾瑪以銷售平價商品著稱,在美國有超過4000家門店。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道格·麥克米倫表示,公司無法完全消化關稅帶來的壓力。
因為中國消費品是美國的剛需,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替代的,所以該買的部分美國一定會買,而中國出口商需要承擔的關稅也很好解決,加價就好了,這個價格就被加在了美國進口商的頭上,進口商自然也不愿意承擔這個憑空的損失,他們就會加高零售價。最終承受傷害的,其實是美國的消費者。但是消費者又不得不購買這些中國商品,因為被征收了145%的關稅之后,中國商品仍然比美國本土生產的商品要更加的便宜。特朗普這次喊話沃爾瑪,其實就是希望美國的進口商承擔關稅損失。
特朗普(資料圖)
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手握數千億美元協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飄了”。在近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灣國家降低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
此外,在采訪中,特朗普不僅大談中國,甚至還吹噓起了此次中東之行所取得的成就,他說由于以前美國政府對中東地區的不夠重視,導致了這些國家在中國的拉攏下都有點偏向中國,但現在他不會讓這種情況再發生了。特朗普認為,中東地區至關重要,因為這里號稱“世界能源之都”,這里儲存著巨量能源還有其他戰略資源,而且他也強調,中國之所以會拉攏中東,就是因為中東地區能滿足中國海量的能源需求。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確實希望跟中國高層進行直接接觸,早在前一段中美貿易戰打得極為激烈之際,特朗普就屢次放出信號希望跟中國領導人通話,不過中國并沒有搭理他。如今,在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拿到數千億美元的大單之后,特朗普心情極好,就公開表示自己愿意訪問中國,主要出于如下幾個考慮:第一,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第二,特朗普要來跟中國一起談全球的管理問題。第三,經過了近兩個月的中美貿易戰之后,特朗普越來越認識到,使用蠻力手段是打不倒中國的,甚至會適得其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