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這句話不僅適用于橘子,也適用于A股。
同一家上市公司,在A股走勢弱雞,到港股上市后就成了大牛股。
剛在港股完成上市的寧德,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寧德H股兩天暴漲了近30%,而寧德A股兩天僅微漲了5%。
賺了指數(shù)不賺錢
也難怪,今年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跑去港股上市了,或許不僅僅是為了融資的需求,更多的是出于市值管理的需求。
這只能說明,現(xiàn)在A股的土壤出了問題,在量化橫行的今天,A股的內(nèi)卷太嚴(yán)重了,每天輪動N個板塊,散戶只有被收割的命運;相反,市場更成熟的港股,博弈成分遠(yuǎn)沒有A股這么大。
其實,這也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何過去一個多月,指數(shù)漲了快400點了,但大多散戶賺了指數(shù)反虧錢了,因為都被量化收割了。
不管是以機器人ETF(562500)為代表的科技,還是以狗糧為代表的新消費,里面都充滿了量化的影子,特別是里面的熱門股,都有大量的量化資金 ,至于軍工、并購、港口等題材,就更不用說了。
很多人說,這輪牛市走得一點都不像牛市,大多人都沒賺到錢,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歷史上的A股牛市,要么沒有量化,要么量化還沒成氣候,而這輪牛市,量化的規(guī)模已經(jīng)很大了,已經(jīng)改變了A股生態(tài)。
美股量化也很多,為何不像A股這樣?
原因很簡單,因為美股是T+0,A股是T+1,量化與T+1相結(jié)合,就是割韭菜的最佳利器。
對于我等小散來說,我們無法改變環(huán)境,只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同樣,對于量化也是如此,我們只能適應(yīng),一個較為有效的策略就是:
“買在人煙稀少時,賣在人聲鼎沸時”。
說人話就是,“要多做低吸,少做追漲。”
又一次低吸的機會
五一過后,指數(shù)在一路新高,但我們賬戶的錢,并沒有跟著漲回來。
特別是對于哥這樣的科技股選手,All in Robot的投資者來說,已經(jīng)吃了三周的土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銀行一路向北,看著新消費不停的嗨,而獨自在機器人里面喝西北風(fēng)。
不過,今天哥想告訴大家的是,最近機器人的調(diào)整,其實又是一次低吸的機會。
看看技術(shù)走勢就知道了,這波機器人的調(diào)整,可以看作是3浪2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核心股普遍調(diào)整了15%左右,機器人ETF(562500)已經(jīng)調(diào)到20天線的支撐位了,大多核心股也都調(diào)到支撐位附近了,所以,又是一個買點了。
4月789號,機器人跌成狗時,哥提醒大家“All in Robot”;現(xiàn)在,機器人連續(xù)3周逆市吃土?xí)r,哥再次提醒大家又是一次低吸的機會。
很久之前,哥就和大家講過,每輪牛市時,如果我們在牛市主線上都賺不到大錢的話,那么,其它品種更沒戲;
很明顯,AI與機器人,就是這輪牛市的最強主線。只要產(chǎn)業(yè)邏輯還在,AI與機器人的牛市最強主線地位就不會改變,當(dāng)AI與機器人見歷史大頂后,這輪牛市也就結(jié)束了。
所以,這輪牛市,抱住AI與機器人,你將是這輪牛市的最大贏家,直到它們5浪主升結(jié)束再一鍵清倉提褲子閃人。
就今年來說,最簡單的策略就是All in Robot,如果你不會選股,也不會擇時,承受不了波動,那么,最好選擇就是投資機器人ETF(562500),等到這輪牛市結(jié)束的時候,你也會有不錯的收益,至少能跑贏大多數(shù)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