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粉都知道本田的“倔脾氣”,但這一次削減純電動汽車的投資,還是讓人吃了一驚。
近日本田汽車宣布,將重新規劃電動化進程,要點之一就是將2030年前在電氣化和軟件開發上投入10萬億日元的計劃,縮減至7萬億日元,并將研發目標傾向于混動。言外之意,就是本田將減小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分散的精力。這顯然,與中國市場感知到的氣息再次背道而馳。
從一年前發布專為中國打造的純電動品牌“燁”開始,這家車企的新能源發展路線就在不斷吸引關注,后續燁S7新品的發布引發國內對于合資品牌純電動產品的討論。
與此同時,在本土市場,其與日產的合并談判又因“本田方面要求日產放棄自主研發的e-Power混動技術,轉而采用其i-MMD系統”而陷入僵局。
直到一個月前的上海車展,一向高傲的豐田幾乎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發布中國首席工程師(RCE)體制,由本土工程師全權主導產品開發產品的時代就此來臨。自家兄弟日產更是早就將研發決策權交到了東風的手中。
在這種前提下,再去看本田一系列操作,似乎能夠品出一絲“合作誠可貴,市場價更高,若為技術故,二者皆可拋”的偏執。然而,對于自研技術的執著并不能幫本田解決一切問題,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一邏輯,本田也開始做起了選擇題。
電動先擱一邊,本田要靠混動賺錢
目前,隨著日系品牌在東南亞被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造成巨大沖擊,其傳統優勢戰場更進一步集中在了本土、北美等區域,這些區域因自身新能源改革滯后,在電動車領域出現市場增速放緩情況。
例如,在美國市場,2025年一季度純電銷量增速僅2.7%,去年同期則為47%,幾乎陷入停滯。這類市場新趨勢也意味著該地區電動化新產品的投放周期要相應延后。
另一方面,本田2024財年凈利潤同比已經跌去24.5%,且其預測2025財年預計凈利潤還要再降70.1%,雖然不及日產,但利潤寒冬已經降臨到了本田身上。
在這一前提下,純電動車研發投入占比過高(原計劃40%)導致現金流承壓,對于本田來說就顯得格外難以接受了。
更重要的是,與豐田一樣,本田原本在混動技術上的長期鉆研早已名聲在外,已經擁有的成熟混動技術既能滿足環保法規要求,又無需顛覆現有供應鏈,且新一代混動系統成本較2018年車型降低50%以上,較2023年車型降30%,實屬性價比的不二之選。
因此,本田方面給出的降本措施就是將燒錢的純電暫時擱置,將賺錢的混動抬到更高的位置。根據計劃,本田將在2027年后推出13款新一代混動車型,目標2030年銷量達220萬輛,較2024年增長154%,同時如上文所言,將電動化投資從10萬億日元縮減至7萬億日元。
不過,這并不代表本田將放棄純電,在長遠規劃中,本田仍計劃2040年實現100%零排放,這也是全球主流汽車企業的共同目標。但具體路徑已經從不切實際的“純電主導”調整為更務實的“混動蓄力+純電跟進”,更有利于保存實力,提升資本配置的靈活性。
戰略收縮后,中國市場怎么辦?
從全球市場來看,本田的這一打法目標明確,但回到中國市場,純電的競爭卻依然如火如荼,此時選擇退出,無疑就等于主動放棄了后續的機會,對于仍對中國市場抱有野心的本田來說,顯然并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從中國市場已經布局的電動化產品來看,本田在純電領域的探索也還算不上成功,但所有的嘗試仍在繼續推進。繼東風本田S7之后,上海車展發布的GT車型也標志著本田仍在純電領域發起進攻,此外,東風本田旗下靈悉品牌也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而對于本田來說,目前能夠同時實現全球市場的純電戰略收縮與中國市場繼續推進的最佳方式,就是與中國本土的供應鏈條綁定地更深一點,“不斷探索能打動中國客戶的車型?!边@也是東風本田總經理渡邊丈洋剛剛在上海車展上再次強調的觀點。
目前,本田與中國供應鏈協同的步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其一是與寧德時代合作開發磷酸鐵鋰電池及CTB一體化技術,計劃用于“燁”品牌第三彈車型;其二是與Momenta聯合研發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智能駕駛系統,目標2026年前實現高速/城區NOA功能;其三是引入深度求索(DeepSeek)的AI大模型技術,通過OTA升級提升語音交互和主動服務能力。
在核心的技術領域,本田依然有著自己的堅持,這種堅持使其與豐田、日產的本土化新能源戰略有些不同,盡管二者所依賴的兩大中方合作伙伴——廣汽與東風也正好是本田在中國的兩大合資伙伴,換言之,如果本田需要依賴,它本可以有不止一個選擇,甚至在豐田、日產之前做出決定。
因此,從目前本田所做出的種種決策來看,這家“技術即信仰”的公司雖然在生存壓力面前選擇了有的放矢的新方向,但本質上依然是最特立獨行的哪一個。而這份“特立獨行”的本質依然是對自研技術的堅持。
這種堅持不僅僅體現在公司總部技術決策權完全下放,高層與技術人員平起平坐的組織架構上,同時也是一種“死磕”自己,給用戶帶來所謂“真正好的東西”的自信,而這種自信也正是全球上億名本田粉絲夢的開始。
僅憑這一點,本田與其他車企的不同或許已經不言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