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的嶺南果市,王師傅的三輪車筐里堆著小山似的荔枝。往年這個時候,他的荔枝早已被搶購一空,可今天,筐里的荔枝幾乎原封不動。“今年荔枝大豐收,價格卻跌到谷底,可買的人反而少了。”王師傅一邊嘆氣,一邊用袖子擦去額頭的汗珠。他的話道出了今年荔枝市場的怪象:豐收之年,荔枝卻成了“燙手山芋”。
1:今年荔枝的價格波動堪稱“過山車”。剛上市時,海南的桂花香荔枝賣到70多元一斤,即便過了幾天降到40多元,依然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
一位常來買菜的李阿姨說:“一斤荔枝的錢都能買三斤排骨了,不如等降價再買。”
可到了5月底,廣東荔枝大量上市,價格直接“腰斬”,妃子笑、桂味等品種零售價跌到10元3斤,甚至有些地方促銷時能買到5元一斤。按理說,價格親民了,買的人應該多了,可王師傅說:“價格降得太快,消費者反而不敢買了,怕不新鮮。”
2: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荔枝雖然外表紅潤飽滿,吃起來卻不如以前甜。王師傅說,這是因為很多果農為了趕早上市,在荔枝還沒完全成熟時就采摘了。“以前家里種的荔枝,要等樹上的果子自然熟透,果肉飽滿多汁,甜得能滴蜜。
現在市面上的荔枝,很多都是早摘的,甜度和風味都不夠。”而且,為了延長保鮮期,荔枝采摘后會被冷藏處理,有些甚至在冷庫放了好幾天,導致果肉變硬,汁水減少。
3:這幾年經濟環境變化,大家的消費觀念也變了。
以前買水果可能不太在意價格,現在更傾向于性價比高的。荔枝雖然好吃,但屬于非必需消費品,價格又不便宜,很多家庭就減少了購買頻率。
王師傅的一位老顧客張女士說:“現在錢不好賺,能省就省。荔枝再好吃,也就是解個饞,不如把錢花在更實在的地方。”而且,市場上水果種類越來越多,車厘子、榴蓮、山竹等進口水果也很受歡迎,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了。
4: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荔枝也不例外。
荔枝在種植過程中,為了防止病蟲害,會使用農藥,采摘后還可能浸泡藥水延長保質期。雖然相關部門會進行檢測,但消費者還是有些擔憂。
王師傅說:“經常有顧客問我,這荔枝打藥多不多,能不能給孩子吃。現在大家更傾向于買香蕉、橙子這些容易剝皮、農藥殘留少的水果。”
5:荔枝雖然好吃,但果肉少也是個問題。
剝去外殼和果核后,真正能吃的部分只有一半左右。王師傅算了一筆賬:“一斤荔枝去殼去核后,也就剩下半斤果肉,算下來每斤果肉的價格并不便宜。
相比之下,西瓜、葡萄、蘋果等水果果肉多,吃起來更劃算。”而且,荔枝的果核較大,有些品種的果核甚至比果肉還重,這讓很多消費者覺得“不劃算”。
荔枝遇冷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價格、口感、消費觀念、食品安全、性價比等問題都需要逐步解決。對于消費者來說,在購買荔枝時,可以選擇信譽好的商家,或者購買有機認證的荔枝,減少對農藥殘留的擔憂。
對于果農和商家來說,要注重品質提升,加強品牌建設,讓消費者吃到真正好吃、安全的荔枝。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調整,荔枝一定能重新找回它的甜蜜地位,讓這個夏天充滿“荔”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