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廣西6歲男孩父親意外離世,母親棄他而去,他靠吃野菜為生。未曾想,14歲時,他收到一筆500萬的巨款后,轉身花掉150萬,錢的去處一公布,無數人紛紛落淚!
五百萬這個數字是楊六斤做夢都不敢想的存在,沒想到有一天他竟然真的拿到了這筆錢,而他也終于可以實現從前不敢實現的夢想了。
自從父親去世后,楊六斤就再也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雖然從前的日子不富裕,但至少一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
他依稀記得,父親下班回家的時候會把年幼的他扛在肩上,帶著他看更高更遠的地方,父親的肩膀很寬很厚,他能扛起自己,也能扛起一家人的生活。
母親也很溫柔,楊六斤小的時候活潑好動,身上的衣服總是會弄的很臟,而母親也從不會責罵他,只會把衣服拿到河邊仔細清洗。
衣服干了之后,母親還會用針線縫補褲子上的破洞,年幼的他不懂事也不懂得珍惜,現在想來,人窮極一生想要追求的不就是這種平淡又安穩的生活嗎?
父親一朝出現意外,楊六斤的美好童年也破滅了,母親離開那日,他死死的抱著母親的腿懇請她留下。
不曾想,往日疼他入骨的母親這次竟然會這么狠心,她使勁掰開楊六斤的手,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這里。
隨著母親的背影逐漸遠去,這個曾經充滿了歡聲笑語的小房子中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再也沒有父母了。
楊六斤的名字起的也很隨意,他出生的時候是六斤所以父母就給他以這個名字命名,從前聽來是父母疼愛他的象征,但現在想想也覺得傷心又諷刺。
楊六斤獨自一人在家中擔驚受怕的生活著,這個年紀的小孩子沒有一個人是不怕黑的,他害怕的時候只能硬扛著。
至于吃飯的問題就更好解決了,山上總會有野菜和一些野生動物,只要餓不死就好,至于吃什么東西他也不會計較那么多。
楊六斤的父親不是獨生子,他還有一個大伯,原本大伯是不準備管這件事情的,但是看著侄子的生活過的這么艱難,他終究還是心軟了。
他沒能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過是給他口飯吃還是能做到的,于是大伯把楊六斤帶回了家,從那天開始,他經常能聽到大伯和大伯母吵架的聲音。
大伯母也不是個壞人,她從沒有克扣過楊六斤的吃食和衣服,只不過是家中多了個孩子,生活壓力又大了些,所以她才會忍不住和大伯抱怨。
不過抱怨歸抱怨,面對楊六斤的時候她還是很熱情的樣子,楊六斤在這里的生活還算是不錯,不過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天擺脫這種生活,能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能幫助其他人。
后來隨著楊六斤慢慢長大,看著大伯家的堂兄弟們都上了學,而他也不好意思提出上學的要求,只能趕著羊群去山上放羊。
他晚上回家的時候總會坐在堂兄弟身邊,認真的看著他們寫作業,雖然堂兄弟們總是抱怨作業很多,但這對于楊六斤來說卻是一個奢望。
后來大伯和大伯母也把他送到了學校,學校知道他的情況后還會給他一些補助,雖然生活依舊很艱難,但對于楊六斤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后來有一次,山外面的記者來學校采訪的時候,他們一眼就看見了正在放羊的楊六斤,他的經歷讓采訪的人不由得落下淚來。
這篇采訪被放出去之后,楊六斤也受到了很多關注,各界好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給他捐款,其中還有以為事業有成的大老板捐的更多。
最后楊六斤一共收到了五百萬的捐款,而他反手給村里捐了150萬,他希望村子的路更變得更寬更平坦,這樣村民們走出村子的時候就更加方便了。
這些錢楊六斤沒有全部用在自己身上,他把錢分成好幾份用在了不同的地方,他希望自己變好的同時其他人也能沾光,大家一起變好才是真的好。
信息來源:獨居男孩從一無所有到擁600萬:捐款越多越沉默——華西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