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心血管疾病被認為是危害全球人類健康與壽命的“頭號殺手”,65歲以上患者死亡率高達5%。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與生活方式轉變,慢性心臟疾病患病率正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催生心血管器械各個細分賽道涌現出多重創新,解決傳統治療痛點、提升診療效率與安全性難題。
在醫療投資領域,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性與創新醫療器械的技術突破,正催生著巨大的投資機遇。創新已成為心血管醫療器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疊加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利好,心血管領域創新醫療器械正成為投資界關注度頗高的重點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精準把握其中的投資機會?
5月9日,在由動脈網主辦的2025未來醫療醫藥百強展會·心血管病產研創新論壇上,道彤投資合伙人林禎成帶來主題演講《心血管領域創新醫療器械的投資機會》,結合道彤投資在心血管賽道的投資關注主線、投資路徑演進、投資邏輯等角度,深度解析心血管器械領域的投資機會。
道彤投資合伙人 林禎成
01
聚焦國產替代與結構性創新,關注企業平臺型發展潛力與國際化發展能力
林禎成指出,心血管行業是大健康產業中最重要的賽道之一。道彤投資專注于醫療大健康產業中早期項目的投資,心血管也是其重點關注的領域。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威脅,其在全球及中國的致死率均居高不下,中國更是有接近一半的疾病死因與心血管疾病相關。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在農村地區更為顯著。當前中國患病人群超過3億,醫療支出負擔日益沉重。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相關治療費用在40歲后占比大幅提升,60–69歲人群占總人口10%,卻使用了約30%的醫療資源。由此可見,隨著醫保控費政策持續推進,中老年群體心血管疾病已成為亟需應對的重大公共衛生與經濟問題。
當前,心血管器械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并以每年17.3%的復合增長率擴張,展現出極強的成長性,道彤投資重點關注以下方向:
首先,道彤投資長期關注“國產替代”這一主旋律,鑒于依然有很多創新源頭集中于國外,大量創新技術正經歷著源自海外技術的國產化演進過程。以冠脈賽道為例,其全球市場規模已達近50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的國產化率已超過50%,打破了外資壟斷格局。
相比之下,結構性心臟病領域(如瓣膜、封堵器等)的國產滲透率仍偏低,但部分細分賽道正加速推進國產替代,例如PFA、ECMO等技術已有顯著突破,部分企業市占率正向50%邁進。盡管壁壘猶存,但也意味著創新空間廣闊。
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下,疾病譜的變化催生了投資的階段性及投資重心的變化。從2000–2010年的冠脈介入(PCI)發展,到2010–2020年電生理迅速崛起,再到近年來心衰發病率持續上升,心衰正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在醫療器械投資中,集采政策是繞不開的重要變量。盡管其對行業帶來挑戰,但從中長期看,政策有利于成本控制力強、具備平臺化與國際化潛力的龍頭與創新企業發展,行業有望孕育出類似美敦力、強生的頭部企業。因此,道彤投資尤其關注企業是否具備多產品協同的平臺型發展潛力,以及國際化發展的戰略視角與能力。
02
在診斷、治療、管理三大環節尋找創新機會
林禎成將心血管投資邏輯歸納為三個關鍵階段:診斷、治療、管理,并在此框架下探尋“創新”在各階段的發展機會。
■ 1.創新診斷:降低醫生學習曲線,具備商業化潛力
在精準診斷方面,影像技術在持續迭代,如IVUS、OCT、ICE、CT-FFR等已在臨床廣泛應用。然而,這些技術在推廣中面臨瓶頸,諸如操作復雜、醫生學習曲線陡峭等問題,制約了其在基層市場的滲透。
道彤投資尤其關注“技術的可及性”,即產品是否具備商業化潛力,是否能夠真正落地并服務廣大基層醫療機構。道彤投資在評估相關技術對頂尖專家的支持作用之外,亦在探尋能夠賦能基層醫生的技術方向,期望通過推動術式、技術及配套器械設備向基層醫療場景的下沉,促進醫療資源普惠。例如,道彤投資所投資的一家企業,其產品通過自研核心部件,保障供應鏈安全并控制成本,同時結合AI技術顯著降低了對醫生專業能力的依賴,簡化了操作流程,適配二級、一級甚至縣級醫院,有望實現廣泛覆蓋。
■ 2.創新治療:材料突破與應用場景下沉
在治療環節,材料創新至關重要。以瓣膜為例,高分子材料不僅能降低制造成本,還可以顯著延長使用壽命,能滿足當前臨床的迫切需求。
在機械循環支持(MCS)領域也是如此,人工心臟相關膜材料也面臨供應鏈安全問題及創新問題。
道彤投資了國內首家ECMO制造企業,它在美敦力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實現設備的微型化設計,顯著提升了基層醫療場景適配性。作為行業后來者,其在設備形態優化方面具備先發企業難以復制的優勢,此類技術優勢有效拓展了設備的應用場景邊界,特別是在我國急診醫學與醫療轉運場景中展現出顯著價值。鑒于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實國情,轉運場景在臨床實踐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設備的小型化、集成化技術改造,能夠大幅降低復雜醫療設備對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門檻,進而推動先進治療手段向更廣泛的基層醫療體系滲透。道彤投資對此類創新方向持積極看好態度,期待通過技術進步實現優質醫療技術的可及性提升,讓更多患者能夠獲得并負擔得起先進治療方案。
此外,即便是在較成熟的PCI支架、球囊等領域,仍存在諸多創新機會,例如可降解材料、藥物載體及釋放方式等。創新是無止境的,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內卷的市場環境中找到生存的新方式。
■ 3. 創新管理:慢病監測與患者端認知提升
心血管疾病的慢病屬性決定了“術后管理”同樣關鍵。2024年8月份,Ipsos在六國65歲以下的人群中進行了樣本調查,參與調研人數共計6000人。調查數據顯示,人們對心衰其實并沒有明確認知:呼吸急促、胸痛和疲勞是心衰最有代表性的癥狀,然而只有40%的人對此了解;40%的人錯誤地認為心衰就意味著心臟停止跳動,有33%人錯誤地將心臟病發作、心臟驟停和心衰當做同一回事。
這些認知的滯后直接導致了就醫的延誤。超半數的患者在癥狀出現的6個小時后才會尋求醫生幫助,此時心臟功能已發生不可逆的損傷,錯過了最佳干預窗口。因此,遠程實時監測和慢病管理成為道彤投資的重點布局方向之一。例如道彤投資了一款創新器械,將治療與監測功能集成一體,可術中實時監測左心房壓力,并在術后通過遠程監測協助醫生干預心衰惡化,顯著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
林禎成介紹,道彤投資已在心血管領域進行了深入布局,覆蓋PFA、RDN、ECMO及一系列診、治、管理類創新醫療器械。未來,道彤投資將持續深耕該領域,期待與更多具備技術突破與臨床應用價值的企業合作。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項目,或您的項目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發布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系;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信息和數據,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并確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