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方面,做單品類品牌可以說既簡單、又富有挑戰。簡單僅僅在于可相對快速切入,選對品類是關鍵,即使品類熱門,還需考慮到各種競爭環境,但這已是后話,并不妨礙從0到1的過程;凡事皆有利弊,對應的挑戰在于,容錯率較低,雞蛋放進了一個或者少數幾個籃子里了,另外,突破審美疲勞,不斷尋求增量渠道是品牌運營會持續思考的問題,當然這幾乎對所有類型品牌都適用,只是對單品類品牌而言,權重更大一些。
先說說我個人的感受,在好多年前我涉足零售業務開店時,與合伙人不約而同瞄準的都是單品類,對于我們這種淺嘗還不知道會不會輒止的初始玩家而言,是相對更易入門且便于運營管理的。
事實也基本如預期在進行,2015年,我們作為代理,賣起了蘆薈膠。
同年,我們又與品牌朋友合作,開了家雪地靴店。雖然是不同的品類,但在單品性上,兩者具有共性。
隨之,單品類品牌所遇到的問題也都紛紛朝我們襲來。蘆薈膠方面,品牌方雖然對我們作為代理方比較滿意,但因為需要有增量以及品牌效應,因此先是要求我們銷售除蘆薈膠之外的面膜、保濕水等更多產品,此后更是期望我們直接開銷售全品類的大店。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品牌是做全品的,并不只是單品,但我們自認為只能運營單品管理,品牌的其他產品缺乏市場認知度,開大店成本也過高,最終我們知難而退,機會留給了品牌公司以及更有實力的其他代理商。
微型商業血淚史049 | 大蘆薈、人形牌和1000罐蘆薈膠
雪地靴方面,品牌公司的伙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開發春夏季商品從而使得門店不止做半年生意,而我們作為合作方,站在短期收益視角考慮,運營重心在于繼續增加暢銷款。但從線性視角來看,已經經營了多年的品牌顯然感知更為復雜,他們已經看到了即使是熱門單品,也在走下行路線,因此才會有開發春夏季商品的訴求焦慮,這個問題直到品牌撤出市場也都沒有解決。畢竟不是人人都是crocs、Havaianas、UGG這些細分品類頭部品牌。
微型商業血淚史050 | 轉戰雪地靴
以上只是一些個人經歷和感悟,讓我想到聊這個話題的始作俑者,是近期接連看到兩個個人比較關注、主打單品類的代表性品牌澤田本家和CASETiFY不約而同有比較大的動作。
首先是澤田本家,品牌原先在富民路上有一家沿街店,除了常規產品售賣外,也常用于舉辦各類跨界、IP營銷活動,是品牌形象最好的展示空間。
近日,這里煥新成為了品牌推出的全新品類,布丁品牌PPP的首個店鋪位置。PPP的全稱是Puding PAPA,除了品類與主打銅鑼燒的澤田本家不同外,從店鋪形象、運營策略甚至定價等各個層面,會讓人覺得兩者同出一門是在情理之中。
相關圖集:
Pudding PAPA
同期,潮流數碼保護殼品牌CASETiFY則在靜安嘉里中心打造了一間CASETiFY TRAVEL “韌性出發,由我定義”限時快閃,推出品牌旗下全新品類拉桿箱,同樣在產品邏輯甚至企劃策略上一脈相承。
相關圖集:
CASETiFY TRAVEL “韌性出發,由我定義”限時快閃
此類案例的層出不窮,無一不展現出不同品類的頭部品牌,都在為尋找市場增量絞盡腦汁、未雨綢繆。
在多年經營過程中,此類品牌常規策略,包括有連鎖化經營、新品迭代、明星代言、IP/跨界合作、DIY等,通過不斷推陳出新制造話題,高頻出現在年輕人視野,保持活力。
就在CASETiFY推出拉桿箱產品的同期,品牌還在前灘太古里開啟著線條小狗IP主題快閃,兩手抓、兩不誤。
相關圖集:
CASETiFY “Maltese線條小狗夏日納涼庭院”主題快閃
POPSOCKETS同樣是一個典型案例,從最初的啪嗒(支架),到之后的手機殼,近期又新推出可站立的啪嗒,都是在產品層面與時俱進。
圖:來自品牌官微
相對而言,上文所述兩個案例在規格和方向性上會有所不同。澤田本家是一次躍進,推出新的品牌和產品,雖然看似與澤田本家本身沒有關系,但對公司整體而言,未來有了兩籃子雞蛋,勢必有利于分散經營風險,也增加了與商業項目洽談的議價力和靈活度。當然,這與市場上海量采用多品牌經營策略的公司是類似的戰略考量。
CASETiFY推出拉桿箱的舉措,我們可以類比為小米推出新能源車,從原先的高頻消費單品擴展到了客單價更高但消費稍微低頻的單品,但依舊保有品牌產品的關聯性和辨識度。
這兩個案例只是近期發生的動態,如果要延展本文話題,市場上絕對有更多案例可研究,例如crocs是如何起起伏伏經歷多個商業周期的;UGG又是如何弱化其應季標簽打造為全年型品牌的。
甚至扯遠點,就在本周,見了一位幫商場做共享兒童推車以及寵物推車的朋友,他都和我聊到一個話題,想看看在商場在服務領域,還有什么可以切入的市場空白點。
到這兒其實想說,本文并不會提供什么了不起的觀點或者新的洞察,僅僅是聊聊近期見聞并做一些感悟分享,甚至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絕大多數人體驗不到一輩子安穩的工作和生活,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學習新技能,甚至搞副業,最后雖然會有勝敗結果,但好歹努力過。商業以人為本,人在做,也是為人而做,它跳脫不出很多我們對人生本源的思考,因此很多問題我們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就本文而言,無非都是創新不停、折騰不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