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媽媽留言問可不可以用安撫奶嘴哄睡,如果用了,孩子會不會就此上癮,后期難以戒除。
安撫奶嘴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哄娃神器,當孩子哭鬧、困覺的時候,立馬給他塞嘴里,全世界都安靜下來了。
小小一個奶嘴,為何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01
吸吮,是安撫寶寶的神器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里時就已經開始吸吮自己的拇指了,因為胎兒蜷縮的體位以及羊水的幫助,吸吮手指這個動作很容易就做到了。
這種吸吮帶來的安撫對于寶寶來說很重要,能夠激發鎮靜反射,讓自己獲得安全感。
然而寶寶出生以后,吸吮手指就不容易了,協調能力尚未發育完全,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手指。(當然有一部分天使寶寶出生以后就能完成這一高難度的動作)
大部分寶寶,要等到3、4個月的時候才能做到隨心所欲地啃自己的手指。
在這之前,寶寶會用吃奶吸吮來滿足自己。
我們之前說過,寶寶在吃奶的時候都需要達到2個目的:
一個是吃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營養性吸吮”。
一個是安撫,就是“非營養性吸吮”。
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先是咕咚咕咚的大口吞咽,填飽肚子以后再放慢速度,慢慢的吸吮,你能明顯地看到寶寶吸一吸停一停,直至睡著。
吃安撫奶雖然能滿足孩子的吸吮需求,但長此以往會形成頑固的奶睡,給媽媽的nainai造成磨損。
因此,我們可以使用安撫奶嘴來代替媽媽的nainai來承擔起安撫、哄睡、平穩情緒的重要任務。
在美國兒科醫生哈維卡普博士的“新生兒5S安撫法”中最后一個方法就是吸吮安撫,用安撫奶嘴來使寶寶平靜下來。
前段時間我去看望妹妹家5個月大的寶寶,看到妹妹就是用安撫奶嘴哄娃入睡的,確實管用,一兩分鐘娃就睡著了,也不用大人抱走搖。
但是寶寶睡著后,安撫奶嘴卻拔不出來,一拔寶寶就醒了,為了不讓寶寶醒,妹妹就只好把安撫奶嘴重新塞回去,讓寶寶含著入睡。
這種做法,偶爾一兩次倒也沒啥,但長期用下去,大概率是會帶來麻煩的。
02
安撫奶嘴不是必需品,3種情況需慎用
1、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不要過早使用安撫奶嘴
如果在寶寶未滿月的時候就介入安撫奶嘴,很有可能會造成乳頭混淆,就如同過早介入奶瓶的性質一樣。
嬰兒出生以后,要和媽媽經過一段時間的母乳喂養磨合期,吃奶本身就是一個力氣活,需要寶寶用力吸吮,以提高口腔能力,才能把前奶后奶都吃到。
每次寶寶吃完奶都會滿頭大汗,用盡全身力氣。
但是吸吮安撫奶嘴就容易得多了,不需要使多大的力氣就能吸吮。
所以,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不能過早的使用安撫奶嘴。
一般建議在寶寶出生3-4周以后,寶寶已經熟練掌握了吃奶技巧之后,才可以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
2、孩子1歲以后,不要繼續長時間、高頻率使用安撫奶嘴
本質上,安撫奶嘴是一個“外部工具”,在孩子困覺、哭鬧的時候幫襯家長一把。
從成長發育的角度來說,我們最終的養育目標是要幫助孩子發展出自我安撫能力,然后自主入睡。
千萬不要次次圖省事,總是用安撫奶嘴,一直讓孩子叼著。
過度依賴安撫奶嘴,不光是增加了戒除難度,還有可能會造成牙齒畸形、中耳炎等問題。
孩子到1歲以后,我們就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少用安撫奶嘴,最遲應該在2歲之前戒掉安撫奶嘴。
3、能夠使用其他方法入睡的寶寶,安撫奶嘴不是必須選項
在哄睡這個事情上,安撫奶嘴并不是必須選項,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用安撫奶嘴,也發現很省事。
但如果你家寶寶原本就不需要安撫奶嘴,只需要我們稍微哄一哄就能睡著,就不要多此一舉,給娃塞個奶嘴。
對于需要使用安撫奶嘴入睡的寶寶,需要注意的是:
和預防奶睡一樣,做好吃睡分離,在他睡迷糊的時候,嘗試拔出奶嘴,然后用噓噓聲+拍睡的方式讓他睡著。
最后,祝愿每個寶寶都能和安撫奶嘴順利告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