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是湖北的小麥主產區,占全省小麥面積的三分之一。眼下,襄陽的麥收已接近尾聲,記者在襄陽采訪時,遭遇了一場不期而至的降雨,這讓夏收的節奏驟然加速。
在湖北襄陽市襄州區陶家村的500多畝麥地里,3臺大喂入量收割機正在馬不停蹄作業。在現場,記者觀察到,每臺收割機10分鐘就能裝滿自帶的2000多公斤的糧倉,糧倉裝滿后,收割機就需要開到旁邊的運糧車旁卸糧,大概五六個小時一臺收割機就要來回卸30多趟糧食。
根據最新的天氣預報,未來兩天襄陽都是陰雨天氣。為搶在降雨來臨前收完麥子,晚上8點,麥田里依然轟鳴聲陣陣。種植戶胡永輝也從家趕來查看收割進度。
襄陽市襄州區種糧大戶 胡永輝:肯定著急,因為后天有雨,我們要搶種搶收。本來打算是25日收,現在我們要加班到10點,全部搞完。明天肥料種子全部到位了。
記者:晚上收跟白天收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農機手 鐘勝龍:晚上視野差,會影響收割進度,一小時少收兩三畝地吧。麥子已經熟透了所以不敢過雨。
今年胡永輝的合作社新增了15臺收割機,再加上找來的20多輛跨區收割機,合作社的2萬畝小麥順利完成了收獲。收麥子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讓小麥烘干入庫。
總臺央視記者 張琪:我現在在襄陽市石橋鎮張百戶村的一個糧食存儲倉,現在已經晚上10點多了,但是運糧的車還在絡繹不絕地進來。
運糧車稱重后,工作人員開始在車上鏟取小麥樣品,送到倉庫旁的小房子里,篩出雜質后,檢測小麥的水分、凈度、容重等情況。
當小麥所含水分重量超過小麥總重量的13%,就必須要經過烘干機烘干后才能儲存,否則容易發酵變質。記者在采訪時發現,有的車運來的小麥含水分過重,經檢查后,直接將小麥倒入烘干塔前的進糧口,自動被吸入烘干塔烘干。
騰龍種業銷售部區域經理 加耀幃:16%水分的小麥經過烘干塔,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個小時左右降低1%的水分,基本上兩三個小時之后就可以達到入庫標準。
這個存糧點有8個糧食烘干塔,每天24小時不停運轉,可以烘干360噸糧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每天都要從早上6點收糧到晚上11點、12點,5天共收了2000多噸小麥。
(總臺央視記者 梁麗娟 田琪永 張琪 許偉 樊兵山)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