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開幕。無論是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的甘肅主題館,還是在10號館的文創中國展、14號館的美食展,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和參展商被“如意甘肅”獨具魅力的隴原文化、特色文創、“甘味”美食所吸引,紛紛進館感受、親身體驗、溝通交流。
甘肅主題館精彩亮相深圳文博會。
甘肅主題館入口處,由3D掃描復原工藝制作的銅奔馬復制品,躍然眼前;左側大屏幕上,“四時甘肅”“敦煌千面”“甘肅省博物館”等甘肅文化產業發展宣傳片滾動播放;上方5面冰屏上,甘肅富集的文化資源、優秀的文化企業以及各類文化項目,輪番展現,反映甘肅省在文化強省建設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跨越千山萬水,共赴文博盛宴,一幅“如意甘肅”的壯美畫卷在此徐徐展開。
甘肅地域遼闊,自然風光優美,文化資源富集。
甘肅主題館吸引著許多參觀者。
本屆深圳文博會上,甘肅聚焦文化產業特色優勢,注重體現與潮流趨勢的結合、與產業發展的結合、與品牌出海的結合,突出展示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邀請各地“文化+”各業態下最具代表性的“名企業”“名項目”“名產品”“名品牌”和新技術等參展參會,促進文化產品和項目交易合作,進一步推動我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步入甘肅主題館,“敦煌風”“絲路韻”撲面而來:展館中央,一個巨大的“琵琶”懸空而立,這是以敦煌壁畫中“琵琶”為原型打造的精品展架,既美觀又實用,“琵琶弦”上依次懸掛著由甘肅文旅集團復原的敦煌古樂器——花邊中阮、豎箜篌和鼓;“琵琶”下方,則依次陳列著“蘭小五”模型、金昌火星1號基地宇航服以及火星車模型、甘南洮硯、天水“薄肉塑”等展品。
“甘肅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多樣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人沉醉。”去年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后,江西游客張棟曾來甘肅游玩。他說:“有機會還想帶著家人再去甘肅旅游,體驗風土人情,品味特色美食。”
甘肅主題館內人頭攢動。
巧借深圳文博會這個國際平臺,甘肅省文化企業紛紛亮相,各自“拳頭產品”競相爭艷——
敦煌研究院(甘肅恒真數字化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展示“數字敦煌”建設的最新成果;讀者出版集團展出“國民期刊”《讀者》雜志;甘肅省博物館(甘肅文博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絨化博物館”“甘肅特產”系列文創產品組團上陣;絲綢之路國際知識產權港有限責任公司重點展出甘肅版權登記大數據信息服務平臺……16家文化企業、8個特色項目、30個名品牌及萬余件名產品,各有特色優勢,同攜“隴原印記”,紛紛亮相,令人目不暇接。
“我們帶來了大型3D武俠游戲《紫塞秋風》、‘蘭小五’文創產品等企業最得意、最具特色的產品,通過產品把甘肅文化、絲路故事講給世界聽。”甘肅嘉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
“因為《樂動敦煌》等文藝作品,讓更多人對甘肅文化、敦煌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希望更多人到甘肅旅游,親身感受隴原多彩的文旅資源。”甘肅演藝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甘肅主題館熱鬧非凡。
位于文創中國展和美食展的兩個甘肅展位上,一個個爆款文創產品盡展“甘肅風采”,備受青睞;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盡顯“甘肅味道”,廣受歡迎。
一年一度,相約深圳。這場“鵬城之約”,讓獨特多元的甘肅文化和潛力無限的文化產業再次“破壁出圈”,與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同行一道,共同書寫新時代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精彩篇章。(文/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睿君)
來源:甘肅日報
特別聲明:
1.微游甘肅內容文章旨在宣傳甘肅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由于條件所限,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所有權利人聯系授權,可能出現部分原創圖片或文字未署名,請聯系添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