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這波操作,又一次把球迷心態整崩了,27人大名單一公布,社交平臺瞬間“對噴模式拉滿,大家都清楚,世預賽最后兩場對印尼、巴林不僅是分水嶺,更可能決定伊萬科維奇的帥位命運,這種級別的比賽,任何選人風吹草動都能點燃全場情緒,球迷們不是沒見過大風大浪,但邊后衛人手告急、核心球員傷停、靠譜人選落選,這一連串的“擺爛信號,真讓人有點“無力吐槽的感覺。
說回名單,門將那仨還是熟面孔,沒啥可說的,倒是后衛線直接點燃了爭議,成都蓉城的元敏誠這賽季表現穩定,輿論呼聲也高,結果主力被晾一邊,反倒帶了他在俱樂部的替補韓鵬飛,這操作,有點像“用熟不用生,但問題是,韓鵬飛國家隊比賽經驗并不占優,真要扛硬仗,指望他?有點玄乎,主力不如替補,難怪球迷點贊回懟:這波操作屬實沒看懂,況且蔣光太、朱辰杰頂多算保險,但真到傷病輪換,后防線就怕一夜回到解放前。
鋒線這回看似選擇多,其實變數也大,謝文能、林良銘雙雙停賽,王鈺棟、劉若釩被推上去補位,浙江雙子星王鈺棟不僅入選,而且極有可能主打,畢竟他本賽季表現確實硬核,10場4球2助攻,數據擺那,助攻王的名號也不是白來的,相比之下,劉若釩雖然進了名單,但穩定性和爆發力始終差點意思,這種臨時救火的感覺,讓人對鋒線組合多了幾分不確定。
再說到廖錦濤的落選,球迷確實替他惋惜,畢竟如果不是外援阿利米受傷,他可能真有機會進國家隊,教練組三番五次去梭魚灣考察,結果廖錦濤兩場關鍵比賽直接暴露短板,這種現實擺在面前,有時候努力不一定能趕上機會,落選對他來說算是一種激勵,但也是國足后腰位置的無奈,伊萬用人標準里,“能打硬仗成了剛需,不培養新人,直接招即插即用的老將,這種策略到底是保守,還是無奈,球迷各有說法。
邊后衛的“告急其實早有苗頭,高準翼傷缺,剩下胡荷韜、李磊、楊澤翔、汪士欽,除了胡荷韜,其他三人狀態都不在線,國安切換三后衛陣型后,李磊已經被邊緣化,這賽季只出場6次,還都是零敲碎打的時間,四月中旬以來就出戰了兩次共40分鐘,比賽狀態談不上穩定,楊澤翔和汪士欽的問題也挺明顯,一個狀況起伏,一個還沒證明自己,邊后衛這個口子,真要出事,連替補都讓人提心吊膽。
有意思的是,陶強龍落選也讓一部分球迷不服氣,這哥們本賽季狀態不差,按理說比有些入選球員更值得一試,但最終名單沒他,球迷只能感嘆國足的選人邏輯越來越像“黑箱操作,用不用“關系球員不說,至少從表現和數據上看,陶強龍被排除在外,確實說不過去,難怪輿論場上一片“點贊回懟,畢竟數據不會說謊,誰的狀態好誰上,不是很難理解吧。
當然,有人質疑伊萬太依賴老將,后腰位置更是“鍋位,誰上誰背鍋,尤其是強隊對話場景,國足后腰經常成短板,《北京青年報》記者肖赧都明說了,這位置要能打硬仗的,沒時間培養新人,這話說得夠現實,但也暴露了國足人才斷檔的老問題,換帥、換人、換戰術,最后都卡在“即插即用的死循環里,哪怕國內聯賽表現再好,只要沒國家隊經驗,還是很難入選,球迷再怎么對噴,最后還不是得接受現狀。
問題來了,國足這波名單,真的是最優解嗎,或者說,是不是已經到了“無解的程度,伊萬的選人思路,穩定壓倒一切,但看似穩,其實風險很大,一旦主力傷病或者狀態掉線,替補能頂上嗎,尤其是后防線和后腰,一出岔子就可能直接影響出線形勢,這種風險管理,未免有點“賭博意味,球迷當然希望國足能走得更遠,但現實是比賽不等人,機會也不等人。
回頭看這屆世預賽,國足一路磕磕絆絆,各種臨場應變考驗主帥和球員的抗壓能力,現在邊后衛告急、主力傷停、替補不穩,一場比賽就能把多年積累的希望打回原形,球迷當然想看到奇跡,但更習慣了“意外,這才是國足最真實的現狀,也難怪每次大名單一出,評論區永遠比比賽還熱鬧。
說到底,這份名單雖然爭議不少,但也是國足球員儲備、傷病、現實壓力綜合博弈的結果,能不能走到附加賽,就看這波操作是“妙手回春還是“自廢武功,球迷只能邊吐槽邊期待,畢竟,足球的魅力就在于意外和奇跡,誰又能說這次就一定“擺爛到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