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捐贈的心臟可以在冷藏中保存更長時間
作者:
丹尼斯·湯普森
發布于:
2025年5月22日下午6點55分
更新日期:
2025年5月22日下午6點55分
關鍵要點
供體心臟可以在冷藏中保存更長時間,以增加其可用性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導致心臟在儲存過程中退化的過程
他們還發現了一種可以抵御這種損傷的藥物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每日健康新聞)——由于一項新的發現,可以保護心臟在運輸過程中免受損傷,更多的捐贈心臟可以用于移植。
根據5月19日發表在該雜志上的一份報告,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在冷藏期間導致供體心臟損傷的生物過程自然心血管研究.
令人高興的是,研究小組還發現了一種已經用于治療心臟疾病的藥物,可以重新用于防止這種損傷。
研究結果顯示,與未使用該藥物的心臟相比,使用這種名為坎利酮的藥物治療后,人類供體心臟的泵血強度增加了近兩倍。
“作為一名心血管外科醫生,我在手術室里親身經歷了每一個額外的保存小時是如何影響移植后供體心臟能否恢復正常功能的可能性的,”高級研究員說鄧國威博士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梅奧診所的心臟外科醫生。
“這一發現可能會給我們提供一種新的工具,在儲存期間更長時間地保存心臟功能,改善移植結果,并增加患者獲得救命移植的機會,”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補充說。
研究人員在背景說明中說,不到一半的捐贈心臟最終被使用。
研究人員說,一個主要原因是移植捐贈心臟的時間相對較短,因為擔心將心臟冷藏太久會削弱其功能。
研究人員說,多達20%的心臟接受者面臨一種常見的并發癥,稱為原發性移植物功能障礙,即移植心臟在手術后不能有效泵血。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專注于心臟細胞內的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細胞對壓力的反應中起作用,稱為鹽皮質激素受體。
他們發現,在冷藏期間,這種蛋白質聚集在一起,通過加劇炎癥和細胞死亡來促進損傷,從而損害心臟細胞。因此,移植后心臟功能不太可能良好。
為了觀察這一過程是否可以被阻止,研究人員用一種名為坎利酮的藥物治療供體心臟,這種藥物可以阻斷鹽皮質激素受體的活性。
研究人員發現,用這種藥物治療大大提高了泵血強度和血流量,同時減少了細胞損傷的跡象。
研究人員總結說,這些發現表明坎利酮有助于延長供體心臟的安全儲存期。
他們說,類似的蛋白質結塊也發生在冷藏期間的其他捐贈器官,如腎臟、肺和肝臟。同樣的策略也可能有助于延長它們的儲存時間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
聯系我們:baijiahao@baidu.com
百家號獨家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