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在發(fā)育期,經(jīng)常吃不飽,有時候晚上還會餓醒。”
“建議飯?zhí)脫Q點飯菜,一點都不好吃。”
當紀委監(jiān)委在抽屜里發(fā)現(xiàn)20封學生手寫的匿名投訴信時,這所華南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 “校園餐” 黑幕終于被撕開 ——一頓僅7元的午餐,被層層盤剝后,實際成本不足5元。更令人痛心的是,這種 “從孩子嘴里奪食” 的行為,竟持續(xù)了整整11年。
一、20 封投訴信背后的 “饑餓青春”
這所擁有近 70 年歷史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坐落在群山環(huán)繞中,1000 余名學生大多來自農(nóng)村家庭。家長們節(jié)衣縮食,每月為孩子支付 17 元餐費(早餐 3 元,午晚餐各 7 元),卻不知這筆錢早已成為某些人的 “搖錢樹”。
學生們將訴求投入校長信箱,卻被時任校長練金峰轉(zhuǎn)手扔進副校長黃凱華的抽屜。直到 2024 年巡察組突擊檢查,才發(fā)現(xiàn)驚人真相:供應商送貨單顯示 6000 元的食材,實際稱重僅值 4500 元,虛增金額高達 1500 元。 豬肉缺斤少兩、雞肉以次充好,甚至學生每天食用的大米量被虛增一倍以上 ——本該滋養(yǎng)青春的餐食,成了腐敗分子的 “唐僧肉”。
二、11 年 “合法” 貪腐:從分贓到巨貪的蛻變
飯?zhí)秘撠熑藦堅茖殹⒏毙iL黃凱華、校長練金峰,三人組成的腐敗鐵三角,用三種方式將學生餐費 “合法化” 套取:
- 缺斤少兩:豬肉送貨單 60 斤實際僅三四十斤,大米用量虛增一倍;
- 以次充好:10 元 / 斤的雞肉偽造為 30 元 / 斤的高品質(zhì)貨;
- 利益輸送:張云寶與其堂弟的供應商勾結(jié),從每筆訂單中抽取 2 元 / 餐的 “管理費”。
最初三人按 8.5:0.75:0.75 的比例分贓,每月套取數(shù)百元;隨著住校生從 100 人增至 400 人,張云寶每月分給校長、副校長的金額從 1000 元漲到 6000 元,自己則私吞上萬元。11 年間,三人累計侵吞 92 萬元,而這些錢,本應是孩子們碗里的肉、盤中的菜。
更諷刺的是,練金峰曾在 2021 年獲評 “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面對媒體信誓旦旦:“嚴格執(zhí)行食品安全標準,保障師生飲食安全。” 如今,這位 “小官巨貪校長” 因涉案金額巨大,仍在接受調(diào)查。
三、20 人投案背后的教育之痛
案件曝光后,當?shù)卣匍_全區(qū)教育系統(tǒng)警示大會。一周內(nèi),20 余名教育工作者主動投案,涉案金額超 200 萬元,手段如出一轍:克扣餐費、虛開發(fā)票、收受賄賂。 一名班主任坦言:“家長們湊不齊餐費時,我只能讓學生‘嘴甜些求阿姨多盛飯’,可反映給校領導卻石沉大海。”
這些案件暴露出三大深層問題:
- 監(jiān)管真空:學校食堂采購、驗收 “一言堂”,缺乏第三方監(jiān)督;
- 制度漏洞:食材招標流程不透明,供應商與校方勾結(jié)屢禁不止;
- 道德淪喪:部分教育工作者將黑手伸向貧困學生,喪失底線。
當我們的孩子在課堂上餓著肚子聽講,當家長們?yōu)閹自唾M省吃儉用,那些克扣餐費的人,可曾想過自己也是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 教育公平不該止于書本,更應體現(xiàn)在每一餐的溫度里。
轉(zhuǎn)發(fā)本文,讓更多人看到這些被忽視的 “饑餓吶喊”。守護校園餐桌,就是守護未來的希望!
#校園餐反腐 #小官巨貪 #教育公平 #守護孩子的未來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地方紀委監(jiān)委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