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3日)一早
雷電黃色預警和
暴雨藍色預警高掛
大家的出行還順利嗎?
坊友紛紛表示:
拎不清的雨
上海最近每周五好像都在下
的確,算上今天
上海已經連續三周
周五上班刮風下雨
相關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雖然
目前雷電黃色預警和
暴雨藍色預警已被解除
但在下午1點10分
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了
大風藍色預警
網友:懂點事
明天要陽光萬里
預計今天
下班時段降水不明顯
夜間降水范圍進一步減小
即將到來的雙休日將雨止返晴
周六上海受弱冷空氣擴散影響,云系較多,多云到陰,局部有些短時小雨。白天風力仍較大。氣溫在19~24℃之間,體感變得舒適。
周日天氣更加晴好,氣溫18~25℃,適宜洗曬和出行。
下周初上海延續晴好天氣。下周中期,受短波槽東移影響,本市又將出現一次較為明顯的降雨天氣過程。下周氣溫總體保持在18~28℃的舒適區間。
綠化帶里,蘑菇“瘋狂冒頭”
別挖、別買、別吃!嚴重可致死
連日降雨令空氣倍感濕潤
多地綠化帶中都出現“小鬼傘”身影
小坊提醒:“清純”蘑菇
也可能是“蘑界殺手”哦!
5月21日,網友@ 遙媽 路過杭州星洲街時偶然看到,路邊綠化帶一棵樹下有好多白色小蘑菇:“震驚了,白色小蘑菇,密密麻麻,如葡萄串一般,而且是從綠色海綿網隔里鉆出來的,看得我密集恐怖癥都犯了?!?/strong>
▲ 綠化帶內出現如小葡萄串般的蘑菇
(圖片來源:@ 遙媽)
另一位網友@ 應姑娘 則是向記者展示了社交平臺上一則熱帖:“有網友在蕭山拍到的,也是在一棵樹下?!?/p>
評論區有更多網友曬出自己拍到的綠化帶里的蘑菇,也有網友吐槽這兩天的天氣又悶又潮,“別說綠化帶了,我都快長蘑菇了”。
5月22日上午,記者在蕭山飛虹路地鐵站附近一處工地旁,找到網友拍攝的生長蘑菇的綠化行道樹。與網上發布的情形略有不同,樹底的蘑菇已七零八落散落一圈,疑似有采摘翻動的痕跡。
▲ 圖片來源:潮新聞(記者 鄒宸 攝)
▲ 圖片來源:潮新聞(記者 鄒宸 攝)
在現場,記者還發現另一種蘑菇,這兩朵蘑菇細長、菌蓋圓潤呈褐黃色。
▲ 圖片來源:潮新聞(記者 鄒宸 攝)
“不要隨意采摘或食用路邊的野蘑菇?!?/strong>依據圖片初步判斷,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趙琪認為,網友和記者拍的傘蓋般的白蘑菇是大青褶傘,有劇毒。
趙琪表示,大青褶傘有“蘑界殺手”的諢號;而另一張 @ 搖媽 拍的圖片中,細密如葡萄串的蘑菇可能是小鬼傘,同樣為非食用菌。
最近下過幾場雨
溫濕度條件很適宜菌類生長
因此在綠化帶看到成片的蘑菇
其實并不奇怪
但這些外表看似“清純”的蘑菇
卻可能掩藏著有毒的“心”
比如上面發現的大青褶傘,是比較常見的毒蘑菇。從體型上看,成熟的大青褶傘為中等大小至大型,菌蓋有褐色鱗片,菌褶成熟后呈鉛綠色,菌柄上部有類似戒指的菌環。每年6~10月,大規模出現。
“平時,在草坪、菜地、鋸末堆、甚至垃圾堆旁,都常常能看到這個‘蘑界殺手’的身影?!壁w琪說,誤食大青褶傘中毒事件之所以比較多發原因有二:
- 一方面,因為它分布較廣
- 另一方面,成熟的大青褶傘和另一種食用菌“大環柄菇”長相比較相近,容易發生誤食的情況。
據介紹,大青褶傘素有“ICU菇”之稱,含有胃腸炎型毒素,這種毒素被認為是一種蛋白成分,稱為青褶傘素,能夠造成嚴重的胃腸道中毒反應,一般誤食后2~3小時內發病,中毒的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癥狀,如嘔吐、腹痛、腹瀉,如果食用量大,對肝及神經系統也會造成損害,甚至死亡。
而小鬼傘則喜歡生長于枯枝落葉、腐木中。綠化帶內如果鋪灑了木屑,碰上高溫高濕的天氣,就容易有小鬼傘“現身”。
在這個出門“滿世界”遇菇的季節
該如何識別它們有無毒性?
大多數野生菌僅憑肉眼或簡單的鑒別方式,很難辨別有無毒性。
“一朵蘑菇‘撂翻’一堆人”并非一句玩笑話。喜食菌類的人還是建議食用人工栽培的蘑菇為宜,或到具有野生菌經營、加工資質的餐廳食用野生菌。
“吃菇之前,建議留點樣品,或者拍攝菇的視頻、照片,萬一出現中毒情況時,能讓醫生及時對癥下藥,節約救治時間。”趙琪說,對于把握不準的蘑菇,可咨詢專業的科普人士,一定不要食用或出售給其他人食用。
萬一不慎誤食毒蘑菇,需要馬上這樣做——
- 停止進食:立即停止食用疑似有毒的蘑菇,并盡量誘導嘔吐,以減少毒素吸收。
- 保留樣本:保存好剩余蘑菇的樣本,這對后續診斷至關重要。
- 大量飲水:如果醫生指導可以喝水,適量飲用清水可以幫助排毒,但避免過量以免引起其他問題。
- 立即求醫:即使癥狀輕微,也應盡快聯系醫生或中毒控制中心,告知情況并按照指示行動。
需注意的是,急性毒蕈中毒患者(注:毒蕈又稱蘑菇,屬于真菌)可能會出現假愈期,即治療后胃腸道癥狀緩解甚至消失,但毒素進入循環可能損傷心、肝、腎、呼吸循環或神經等多器官、系統,嚴重者危及生命,因此仍需住院觀察數日,不可輕視。
坊友們最近小區里、馬路邊
有看見野生蘑菇嗎?
千萬別碰!千萬別碰!千萬別碰!
來源 | 新聞坊綜合上海天氣發布、@上海市天氣、中央氣象臺、中國天氣網、此前報道、潮新聞(記者:黃慧仙、鄒宸、方力)、網友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