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夏天,王素敏大姐怎么也沒想到,一次普通的體檢會徹底改變她的人生。當時她發現月經不太正常,小腹還摸到個硬塊,心里就咯噔一下。
"去醫院前我還安慰自己,可能就是個小囊腫。"王大姐回憶道。可當微創手術后的病理報告上"惡性腫瘤"四個字赫然在目時,這個平時樂觀開朗的大姐瞬間癱坐在了椅子上。
化療噩夢:第8次的生死時刻
在新鄉市中心醫院做完手術后,醫生建議立即開始化療。"前幾次還能扛得住,就是惡心、掉頭發。"王大姐說,"可第8次化療時,我突然眼前一黑,再醒來已經在ICU了。"
原來是對化療藥物嚴重過敏!這次死里逃生的經歷,讓王大姐一家對化療產生了深深的恐懼。"醫生說再化療風險太大,我們當時真的走投無路了。"王大姐的妹妹回憶說,那段時間全家人愁得整宿睡不著覺。
轉機:一碗苦藥的新生
就在全家陷入絕望時,王大姐的妹妹在網上發現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的信息。2014年寒冬,姐妹倆抱著最后一線希望來到鄭州。
"第一次見袁院長時,我姐虛弱得連樓梯都爬不動。"妹妹說。沒想到這碗聞著就苦的中藥,喝下去竟有了奇效——三個月后,王大姐的胃口好了,臉色紅潤了,連說話都有力氣了!
小插曲:停藥后的警示
有一段時間,王大姐覺得身體恢復得不錯,加上實在喝怕了中藥的苦味,就偷偷停了藥。結果沒多久復查,腫瘤指標就往上躥,嚇得她趕緊又找回袁院長。
"這次教訓讓我明白,抗癌就像跑馬拉松,不能半途而廢。"王大姐感慨道。從此以后,她再也不敢擅自停藥了。
12年后的今天:從病人到抗癌明星
2021年底復診時,袁院長看著檢查報告連連點頭:"各項指標都很穩定,保持得不錯!"這句話讓王大姐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更讓人欣喜的是,2024年11月,王大姐精神抖擻地參加了"百位抗癌明星"南陽站活動。站在臺上分享經歷時,誰也看不出這是個曾經被癌癥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
專家解讀:中西醫結合的價值
袁希福院長分析:"像王女士這樣的病例,化療損傷了正氣,我們用黃芪、當歸等藥材補氣養血,同時配合抗腫瘤藥物,既修復身體又控制病情。"
他特別強調:"中藥見效可能慢些,但副作用小,適合長期調理。很多患者見好就收,往往前功盡棄。王女士能康復12年,貴在堅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