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uella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世間萬物都是陰陽共生相互平衡的。
以前聽這句話,只覺得懵懵的,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真正的含義,知道真正遇到才懂——原來世間萬物的bug,早就在三步之內藏好了解藥!
不信你看下面這些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大難題,它們的解決方案,真的就在手里、嘴邊、眼前。
01
吃桑葚黑手
桑葚是春天的限定美味,酸甜多汁,但吃起來也有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手會被染黑,而且一黑就得好幾天,根本清洗不掉。
殊不知,化解此bug最好的解藥,就是它的周邊——桑葉!
只要把桑葉揉碎,在染黑的地方搓一搓,流出來的汁液很輕松就能把黑手指清洗干凈。
難怪以前買桑葚的時候,下面都會送幾片葉子,還以為老板為了壓秤......現在才發現,是我小人了。
順便提一嘴,衣服上的染上的桑葚汁,處理起來也非常簡單,直接拿開水一燙,干了后就能還原如新。
咱就是說,要是小時候知道這么多,得少挨多少揍啊~
02
菠蘿蜜的膠
外面賣的菠蘿蜜是真心貴,幾十塊錢一小盒,里面還沒幾塊肉,根本吃不過癮。
于是很多人選擇花兩三盒菠蘿蜜的錢,網購整個菠蘿蜜,直接開出好幾盆子肉,吃到爽!
可便宜實惠的代價是得自己開,切的時候皮和里面纖維上的汁液,簡直像膠水一樣,粘手又粘刀,特別難清理,水洗根本洗不干凈。
這時,別著急著扔刀磨膠,有個更聰明省事的方法:用菠蘿蜜核來洗。
菠蘿蜜黏液的主要成分是半乳糖醛酸(多糖)和糖蛋白,而果核含有皂苷(天然清潔劑)和脂類物質,能清潔溶解粘液。
把核上的黃膜撕下來,在手上搓一搓,就像天然肥皂一樣,粘液居然很容易就被清理掉了。
現在想想,之前還有過為省點錢得搭進去一個刀的認知,有多么可笑~
03
吃榴蓮手上留味兒
榴蓮是愛的人瘋狂愛,不愛的人聞到就想跑。但不管你喜不喜歡它,吃完后手上那股味道是真的揮之不去。
其實解藥還是它自己——用剝掉刺的榴蓮殼煮出來的水洗手,手上那股“臭味”立刻就沒了。
而且你知道嗎?榴蓮是熱性的,吃多了容易上火,喝它的殼煮的水,剛好能中和。
廣東人可能早就懂這個道理了,所以他們還會用榴蓮殼煲湯,不僅清熱降火,還能提升湯的風味。
所以下次吃榴蓮,殼也別扔了,留著煮水或者煲湯,貴貴的榴蓮,把它吃到血賺!
04
吃砂糖橘上火長泡
平時我們一次就能消滅一筐的砂糖橘,嘴癮是過爽了,但往往吃多了嘴角會上火、長水泡,嚇得人都不敢盡興。
其實造成這般境遇的罪魁禍首不是橘子,而是你自己——你把橘絡全撕了!
橘子瓣上的白色橘絡,雖然口感有點柴,但它卻是天然的“滅火器”,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只要吃的時候不要把它全部撕掉,就能減少上火的可能。
我就說么,同樣是吃砂糖橘,我逢吃必上火,而家屬卻沒事,原來是因為他每次都懶得撕絡啊 ?
好吧,看來這除了三步之內必有解藥,還得加一條:懶人有懶福,有時候適當“糙一點”,反而更健康。
05
吃西瓜拉肚子
很多小伙伴以為西瓜是清涼解暑的,夏天要多吃,但其實它卻性涼,炫多了很容易肚子不舒服,尤其是腸胃弱的人,甚至會拉肚子。
其實也不是西瓜不能吃,而是可以連著它的搭檔——西瓜皮一起!
西瓜性寒,吃多了確實傷脾胃,但西瓜皮偏偏是溫性的,可以很好地中和寒性。
小時候我媽總會把西瓜皮留下來炒菜,我還以為是因為家里窮沒錢買菜,現在才知道原來這是養生之道。
如果懶得炒菜,也可以用西瓜皮煮水喝,一樣能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
另外提醒一句:脾胃虛寒的朋友,尤其是小朋友,盡量別吃冰鎮西瓜,寒性翻倍,小心身體抗議。
06
生姜去風寒
說到驅寒,大家都知道生姜是個好東西,紅糖姜茶更是家里最順手的驅寒良方。
但很少有人知道,生姜皮其實是寒性的。如果因為手里風寒,想靠姜水驅寒,那一定要記得把姜皮去掉。
一定不要偷懶,否則,忙活半天,可能忙了個寂寞,“無效驅寒”!
07
火龍果助排便
火龍果顏色艷麗、口感清爽,是很多人喜歡的“輕盈水果”,如果這兩天有點便秘,吃它一吃一個準!
但也有人發現,吃多了反而會造成排便困難、腸胃不適。
其實,之所有這種“雙刃劍效應”,是因為火龍果的籽屬于膳食纖維,食用后會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排便,但同時,它的籽又具有吸水性,吃多了就會吸掉腸胃里的水分,造成便秘等后果。
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在吃火龍果時,建議配一杯溫水,為它提供適當的膨脹空間。
另外就是,它本身性質寒涼,對于體質偏寒的人來說,非必要不吃,要吃的話吃完也建議用火龍果皮煮水喝,因為果皮性溫,能中和果肉對腸道功能的影響。
08
柚子皮驅寒
同樣是寒性的還有柚子肉,但柚子皮卻屬于溫性,它不僅能緩解柚子帶來的寒氣,還有理氣化痰、助消化的功效。
所以吃完柚子留皮,不是摳門,而是講究陰陽平衡!與其它水果不同的是,柚子的果肉:果皮≈5:1時,寒熱是最平衡的。
至于柚子皮怎么食用,其實方法挺多的,最簡單的是把把柚子皮曬干,然后跟茶葉一樣,泡水喝;
稍微復雜一點的,可以加蜂蜜做成“蜂蜜柚子茶”,不僅滋陰溫潤,還能潤喉養顏。
平時熬粥、燉湯時,也能加點柚子皮進去,增加清香。
“原湯化原食”、“問題出在哪,解藥就在哪”——這些老話,還真是蘊含著樸素的生活智慧。
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滿世界找方法、查攻略,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生活的答案,往往就在眼前、就在手中、就在食物本身之中。
近期熱門內容
點擊卡片,關注新住,每天都有更妙的「生活點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