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旬老人病危急需救命錢,其子代父前往銀行取款,豈料卻遭銀行惡意刁難,要求必須本人來取才行,
兒子多番解釋父親重病,無法親自到銀行取款,可銀行工作人員卻是不以為然,執(zhí)意表示這是銀行規(guī)定,本人不來無法取款。
無奈之下,家屬只得將病危父親抬至銀行,不料老人卻在銀行大廳鄒然猝死,家屬一怒之下狀告銀行,
若非銀行多番惡意刁難,父親也不會落得個不治而亡,甚至還直言叫囂道,要讓銀行大堂經(jīng)理給陪葬。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老人意外猝死在銀行,究竟是誰之過錯呢?
2013年9月,家住廣東省高林市,一位名叫鄧錦芳的七旬老人,因人已到古稀之年,身體狀況日益惡化,后不幸突發(fā)得了中風,被緊急送進了醫(yī)院救治。
為了給他治病,他的子女們傾盡所有,幾乎耗盡了家中的所有積蓄,先后花費了將近15萬,也未曾見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
老人躺臥在病榻之上,凝視著孩子們憂心的面容,心中對他們滿是牽掛,于是趁著自己清醒之際,忍不住地開始交代起自己的身后事,其中包括自己存折里,還有兩萬多塊的養(yǎng)老錢。
老人的子女們都很是孝順,他們聽聞此話后,沒想著如何瓜分父親的錢,反而是一致決定,不如將此筆錢取出來,用于給父親治療續(xù)命。
雖說這筆錢,對于父親的病情來說,僅僅只是杯水車薪,但作為子女的他們,仍舊不愿輕易放棄,對老父親生命的挽救,
于是老人的兒子鄧漢林,打算第二天就前往銀行取錢,然后交給醫(yī)院竭力救治父親。
因為不是本人取款,鄧漢林深知代取錢的手續(xù),肯定十分復雜繁瑣,為了以防萬一,他提前做足了功課,不僅準備好了父親的身份證和戶口本,還備齊了自身的相關證件,希望能夠順利取錢成功。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即便是做了如此周詳?shù)臏蕚洌谌″X的途中,竟還是遭到了銀行工作人員的再三刁難,甚至最終搭上了父親的性命,那這究竟又是為何呢?
2
七旬老人病危急需救命錢,其子帶著父親的存折,急匆匆趕往銀行取款,豈料卻遭銀行百般刁難,執(zhí)意要求本人來取才行。男子迫于無奈之下,只得將病重父親抬進銀行,
不料老人竟猝死在大廳,銀行對此拒絕承擔責任,氣得家屬當場大鬧銀行,要讓大堂經(jīng)理為父陪葬。那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最終又如何解決了呢?
2013年9月27日,這天上午臨近9點左右,鄧漢林帶著父親的存折,急匆匆趕往銀行取款,豈料卻遭銀行百般刁難,說他父親身份證上的姓名,和存折上的姓名不一致,
因此即便是代為取款,也沒有辦法直接取錢,鄧漢林聽罷過后,看了眼身份證和存折,發(fā)現(xiàn)原來是父親鄧錦芳的名字,在身份證上是“芳”,可存折上卻是“方”。
面對這一突發(fā)情況,鄧漢林急得有些不知所措,后來,還是工作人員表示,只需到村委會開具證明,證明兩個姓名實為同一人即可。
為了能盡快取到錢,鄧漢林也沒敢耽誤,于是立刻返回村里辦理證明,事后又急匆匆奔向銀行,卻不料,當他滿頭大汗抵達銀行時,銀行工作人員竟又說,
僅有村里的證明還不夠,還需要派出所的蓋章簽名,以證實證明的有效性才行。這氣的鄧漢林不禁指責起了工作人員,為何不一次性說完所有流程?
跟逗猴兒一樣,讓他在酷暑中來回奔波,可面對他的滿腹牢騷,銀行柜員并未表現(xiàn)出歉意,只是催促他不要耽誤其他客戶辦理業(yè)務。
鄧漢林無奈之下,只好暫時作罷,隨后再次趕去派出所,講明了需證明的情況,而民警們也非常配合,很快給他蓋了章,并出具了相關證明材料。
隨即,鄧漢林又馬不停蹄地再次奔向銀行,而這也是他第三次踏入銀行的大門,本以為此次應能順利取錢了,畢竟所有證明材料都在手,銀行也應不會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可誰知,他還是低估了銀行的辦事能力,竟又以存折沒有密碼,必須本人來取錢才行,這下算是徹底激怒了鄧漢林。
3
七旬老人急需救命錢,兒子代父親去銀行取款,豈料卻遭銀行百般刁難,執(zhí)意要求本人到場來取才行,隨后男子將重病父親抬到銀行,不幸老人在雙方的爭執(zhí)中,竟意外猝死在銀行大廳。
原以為一切手續(xù)準備就緒后,就終于可以順利取款時,誰知工作人員竟又刁難到,說存折沒有密碼,需本人親自到場,方可取款。
這下可把鄧漢林氣壞了,再三解釋到說,自己父親身患重病,如今正在醫(yī)院治療,無法親自到場取款,他這才代父取款的。
可銀行聽罷這話后,卻是不以為然,甚至還和鄧漢林起了爭執(zhí),并沖他怒吼道,你不會去借錢嗎?再不濟去申請貸款,給你父親治病啊,在銀行鬧什么鬧!
總之無論鄧漢林如何解釋,銀行都執(zhí)意要求必須本人到場,方可辦理取款。眼看取款不成,無奈之下,鄧漢林只能先回了家,并將這一情況,告知了其他兄弟姐妹。
家人們覺得銀行這是在故意為難他們,于是第二天,便用木板車推著重病父親,早早就來到了銀行門口,準備取款。
然而,銀行人員見此情形,也不敢貿然讓他們進去,生怕出了事?lián)熑危S即僵持了一會兒,銀行覺得一直堵在門口,也不是辦法,這才開門讓他們去取款。
這次再沒出幺蛾子,家屬順利將老人的兩萬多存款,給全部取出了。可不料,家屬拿到錢后,并未就此罷休,反而向銀行索要起誤工費,銀行也不是冤大頭,當即回絕了這一無理要求,
為此雙方爭執(zhí)不休,互不相讓,而就在此途中,鄧錦芳老人忽感身體異常,渾身抽搐不止,銀行見此緊急呼叫了救護車,但最終老人還是猝死在了銀行大廳。
老人的驟然離世,讓鄧家人接受不了,指責這一切都是銀行的刻意刁難,這才致使老人不治而亡的,他們要求銀行給予40萬賠償,可銀行卻是不愿意給,只得報警處理此事。
然而,當民警趕至現(xiàn)場時,雙方各執(zhí)一詞,難以定奪。最終,銀行為了平息事端,出于人道主義精神,賠償了鄧家人13萬賠償金,除此之外,還對涉事大堂經(jīng)理和柜員,進行了停職停崗調查,事情這才得以平息。
而后,該事件一經(jīng)報道,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人說倘若銀行工作人員,能更靈活地處理事務,態(tài)度再溫和些,而家屬的意圖不那么顯露,或許就能避免老人去世。
那么,對此你們怎么看呢?歡迎留下你的看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