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中盛學校的校園里,學生們的身影穿梭于實訓車間與智慧課堂之間,手中的工具從工業機器人到無人機,從機械維修工具到電商直播設備不斷變換。這所聚焦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學校,始終以“精細化管理,引導式教學”為育人思路,通過創新教學模式與職教融合實踐,走出了一條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當社會對技術人才的素養要求日益提升,中盛學校以行動詮釋:職業教育不僅是技能傳授,更是塑造未來社會所需的“全人”教育。
創新模式+匠心精神破局升學困境
青島中盛學校摒棄傳統“唯分數論”的職教升學路徑,采用“一生一案@目標教育”的培養理念,通過個性化教育方案與系統性目標管理相結合的創新教育模式,實行精準的學生發展定位和動態目標管理,從課程重構到心理賦能,從家校社聯動到社會資源整合,學校用系統化創新托起學生成才夢想。
青島中盛學校黨支部書記張彥超介紹,在中盛,清北助教團隊是被學生稱為“最懂職教高考的人”。
“我們并非單純為升學而教學,而是通過升學通道反哺職業教育,讓每個學生在掌握扎實技能的同時,具備沖擊更高學府的競爭力。”張彥超說道。
目前,學校開設職教高考升學班、國際中文項目班、創新創業班、國企委培訂單班四大特色班型,涉及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與應用、護理、美術設計與制作、機械設備維修、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物流、焊接技術、機電一體化、休閑體育、會計、航空服務、國際中文、教培方向、電商方向、餐飲零售等十余個專業類型,并根據企業委培需求,設立青島海爾方向、中國核電方向、膠東機場方向、入伍預備方向四個專業方向。
春季高考、中文出海、時代創客、定向就業……多元化發展路徑的背后,是青島中盛教育理念的深刻革新。
當職業教育被賦予更多升學可能,青島中盛學校用“匠心精神”書寫了一份獨特的答卷。在這里,升學不是機械的“刷題訓練”,而是技能與素養的全面淬煉;教師不是“流水線教官”,而是學生成長的“引航者”。一批批學子通過職教高考踏入高校,印證了這條“匠心育人”之路的可行性。
聚焦產業需求,兩大專業群精準發力
立足區域經濟發展特色,青島中盛錨準智能制造和文體健康產業升級趨勢,重點建設“智能智造”與“文體健康”兩大專業群。其中,“智能智造”專業群以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為核心,聯合計算機網絡與應用、機械設備維修、機電一體化等關聯專業,培養前沿技術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文體健康”專業群憑借其在休閑體育領域的顯著優勢,有效整合護理等相關學科方向,大力促進文體健康產業的協同融合發展。未來,這些人才在體育健身、康復護理、健康管理和休閑娛樂等多個領域將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加豐富和優質的文體健康服務。
作為學校的“明星課程”,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課程備受注目,由海爾資深工程師和新松技術總監親自駐校授課,確保學生能夠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課程設計不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強調實踐操作的訓練,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學習和掌握工業機器人的應用與維護技能,學校特別引入了宇樹科技的人型機器人和機器狗作為實踐教學設備。這些高科技機器人不僅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
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學生們不僅能夠系統掌握工業機器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還能深入理解其在實際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場景。
站在新時代的職業教育坐標上,青島中盛學校用實踐證明:升學不是教育的終點,而是終身成長的起點。在這里,“個性化”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量身定制的成長路徑;“技能”不再是被低估的標簽,而是學子打開未來大門的金鑰匙。(何良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