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祝允明的科舉仕途頗為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xiāng)試,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后七次參加會試不第。甚至其子祝續(xù)也在前一科中進士,于是祝允明絕了科舉念頭,以舉人選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zhuǎn)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xiāng)。
祝允明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nèi)。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并從歐、虞而直追“二王”。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其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所書“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皆為傳世墨寶。
祝枝山草書《岳陽樓記》。從這件作品看,其氣勢雖出自懷素、張旭,但筆墨點畫、字型結構卻是二王以來的各家綜合,其中又尤以受黃山谷書風影響最深。書家下筆果敢蒼勁、運筆豪放狂縱,行筆沉著痛快。
祝允明行草書《岳陽樓記》欣賞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
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
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
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
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
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
之情,得無異乎?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
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
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
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
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
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
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
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拓碑式版
圖文源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