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借著印巴沖突的“東風”,殲-10C戰機可以說是一戰成名,瞬間成為了全球軍售市場的焦點,外媒紛紛報道,已經有多國對殲-10C產生了濃厚興趣,有望成為這款戰機的新用戶,但必須強調的是,根據權威信源,這些國家對殲-10C只是有“意向”,并沒有正式簽協議購買,這也意味著,殲-10C距離迎來新的海外用戶,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部分自媒體炒作“殲-10C加班加點量產,各國瘋狂采購”)
但是部分自媒體為了博關注,已經開始炒作殲-10C出口的“刺激消息”了。日前,國內社交媒體上一則“殲-10C加班加點量產,各國瘋狂采購”的消息開始瘋傳,個別自媒體還配上了所謂的生產線,要么是一架接一架戰斗機并排擺放,工人在設備上焊接加工,要么是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實施戰斗機進行組裝工作。
(部分自媒體炒作“殲-10C加班加點量產,各國瘋狂采購”)
甚至還有顯示,在一處簡陋的廠房中,“兩架殲-20正在焊接中”,一副熱火朝天的繁忙氣氛,仿佛是殲-10C真的“訂單爆了”,需要開足馬力生產一樣。
乍看起來,這些似模似樣,符合普通人對于軍工生產的想象,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殲-10C生產,完全是人工智能臆造的,和現實沒有一點關系,可以說“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
(部分自媒體炒作“殲-10C加班加點量產,各國瘋狂采購”)
在個別自媒體的眼里,生產高度精密復雜的戰斗機,如同生產玩具一樣,幾個工人湊在一起敲敲打打就能攢出來一架,不提里人物和戰機的比例就失真得離譜,就說中所謂的殲-10C戰機,其實也是一個“四不像”,和現實的殲-10C迥然不同。
(部分自媒體炒作“殲-10C加班加點量產,各國瘋狂采購”)
更有甚者,直接在車間里焊接組裝殲-10C了,這顯然是制造軍品模型的某個廠家,從中來看,不但有“殲-10C”,還有主戰坦克,其用途大概率是影視道具或是國防科普用途,和真實的戰斗機生產八竿子打不著。
(美國F-35戰機的脈動生產線)
實際上,我國軍用飛機的生產早已采用了脈動生產線的先進技術,所謂脈動生產線,是將一個完整生產周期分解為多個短周期的生產階段,每段都只進行特定的模塊化工序,完成之后迅速轉移至下個工序,這種生產方式使得產品在生產線上不斷流動,大大提高了飛機組裝調試的效率,目前各主要航空強國例如中美俄都采用這種生產技術組裝軍機。
(殲-10戰機的孕育并不是一帆風順)
并且,國內媒體對于軍用飛機的生產過程也多次進行過報道,在近期上線的《殲-10傳奇》中,也曾公開殲-10的生產組裝現場,雖然殲-10問世之初并未采用脈動生產線進行組裝,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我國主要軍機都已經采用了這一先進生產技術。
(我國L-15高級教練機的脈動生產線)
例如運-20、運-9運輸機,以及L-15“獵鷹”高教機的脈動生產線都曾公開,其他像殲-20之類的頂級戰機就更不用說了。
(殲-10C戰機)
誠然,軍迷們對中國武器得到實戰認證,以及獲得國外用戶的認可十分欣慰,這種心情可以理解,筆者也一樣十分振奮,但事實就是事實,不能用謊言來添油加醋,綜合目前各方權威信息,殲-10C的出口僅僅是“緋聞”,所謂“各國瘋狂采購”、“加班加點生產殲-10C”顯然是不靠譜的小道消息,廣大網友和軍迷們一定要擦亮雙眼,從權威信源獲取信息,以免被虛假信息誤導認知,到頭來白高興一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