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州5月24日電 (艾慶龍)在甘肅省臨夏州,有這樣一個縣城,它不是傳統印象中燒烤業發達的城市,卻悄然在燒烤領域闖出一片天,這就是康樂縣。誰能想到,這個地處內陸、多民族聚居的小縣城,燒烤產業已成為拉動經濟、促進就業的重要力量,更成為展示民族風情的特色窗口。
其實,康樂人對燒烤的熱愛由來已久,燒烤在本地飲食中占據重要地位,它不僅是美食,更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載體。為進一步推動燒烤產業發展,康樂縣已連續三年舉辦燒烤美食文化活動,支持鼓勵民眾外出開美食店。從政府到民間,多方合力擦亮 “康樂燒烤” 金字招牌,推動產業邁向新高度。
圖為康樂燒烤。(資料圖)康樂縣美食產業與電子商務發展中心供圖
在蘭州的大街小巷,“薩里爾”“有奴思”“嘉峪關AAA”“領頭羊”等燒烤店頗有名聲,而很多人不知道,這些店的老板都來自康樂縣。
田玉龍作為薩里爾烤肉餐廳的老板,自稱“烤二代”,1996年他從牛羊販賣起步,為烤肉攤主供貨。一次偶然,攤主用燒烤設備抵賬,讓他踏入燒烤行業。起初,田玉龍跟著朋友學,后來不斷琢磨創新。如今,他不僅有了自己獨特風味的燒烤店,還加入手工面片等主食,生意愈發紅火。在蘭州、慶陽、銀川等地,他已擁有6家烤肉店,每家店年營業額達五六百萬元。
田玉龍的燒烤店內里,藏著濃郁的民族風情。牛羊肉的選材遵循標準,確保食材純正;獨特的調料配方里,孜然、花椒、茴香等香料按比例調配,賦予燒烤獨特風味。烤制時,師傅們用傳統的鐵簽串肉,在明火上翻轉騰挪。
如今,田玉龍的孩子田小飛、田小峰接手店鋪生意后,借助網絡推廣燒烤技藝,烤肉廚師“火上飛”的視頻在網絡走紅,單條最高點贊達134萬人次,在海外社交平臺也頗具影響力,引得韓國、日本等地食客慕名而來。
在康樂縣城,燒烤氛圍濃厚,隨處可見燒烤店鋪,不少“烤二代”“烤三代”也參與其中。一些店鋪還自制并售賣燒烤調料,形成獨特產業鏈。
在康樂縣蘇集鎮半坡村,燒烤更是帶動全村致富的“法寶”。村里200多戶在外經營餐飲,其中80多戶做燒烤生意。他們以家族式、鄰里幫帶的形式,在青海、甘肅等西北地區開店,半坡村也因此成為當地有名的“燒烤村”。
該村黨支部書記馬占華說,為鼓勵村民投身燒烤行業,村“兩委”積極對接就業信息,協助申請創業貸款,支持村民開啟燒烤事業。
半坡村村民馬奧外力曾是貧困戶,憑借燒烤店成功逆襲。如今,他有4個店鋪,100多名村民在店內學技術、打工。他經營的一家店鋪,日營業額約1萬元。除了常見燒烤,胡辣羊頭、羊蹄、炒羊骨等特色菜品,更是吸引眾多食客。
康樂縣美食產業與電子商務發展中心主任丁世強說,蘭州市近一半燒烤店為康樂人經營。
為何燒烤能在康樂興起并蓬勃發展?丁世強認為,當地農業資源豐富,優質的肉類和蔬菜為燒烤提供了堅實的食材基礎。從歷史上看,該地是進川入藏的驛站,各地商旅往來,融合出獨特的飲食習慣。而多民族聚居的環境,更為燒烤注入靈魂。
康樂燒烤的崛起,既是地域特色飲食與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也是“傳統技藝+現代營銷+政策扶持”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康樂縣正在從品牌培育、標準化建設到產業融合,多部門聯合推進,致力于將康樂燒烤這張小名片,發展成拉動經濟的大產業。(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