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75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電商平臺的爆單好評有多少是假的?近日,男子自建刷單平臺3年獲利780萬的消息登上熱搜。3年期間,男子組建團隊,刷了542萬單,每單獲利8元,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批量下單和炮制好評,迅速打造爆品。該事件引發網友熱議,刷單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刷單行業到底是怎樣運行的?為什么一定要打擊刷單行為?
5月2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起江西修水縣的刑事判決書。只有高中文化的陳某,在2020年6月購買了一串用于網絡刷單的源代碼,自創了一個網絡刷單平臺,并取名“淘源之家”,然后在福建莆田租下寫字樓,掛牌某網絡刷單工作室。因為業務量越來越大,陳某直接招聘了兩個幫手。一人負責網頁維護管理,另一人專門負責招聘網絡刷單人員和客服人員的日常管理。
刷單的操作流程也非常簡單。他們到電商平臺去撒網,找商家溝通,提供刷單服務,如果達成合作意向,由陳某安排“刷單手”下單商品,但是商家實際不發貨,只有物流單據。即便發貨也是空包裹。物流顯示到貨后,刷單手再進行好評。幫助商家提高好評率和店鋪評分。
陳某工作室每刷一單收費8元,到刷單手手里為5元,工作室實際到手3元左右。到2024年1月份,這個刷單工作室被查獲。三年多時間里,陳某團隊累計刷了超過542萬單,除去運營開支,組織者陳某獲利780多萬。作為陳某的得力干將,兩個幫手分別獲利40萬元。
修水縣法院審理認為,刷單行為屬于虛假宣傳,情節嚴重,構成虛假廣告罪。鑒于三人歸案后如實供述,且有退贓行為,陳某作為主犯被判刑1年6個月,罰金100萬。另外兩人被判罰金5萬和緩刑。
該消息很快登上熱搜,引發網絡熱議。從網友評論可以看出,大家對網絡刷單的痛恨。
幾個人使用幾百部手機就可以操縱出來一個行業的爆品,不僅是一種虛假宣傳,嚴重誤導消費者,對于行業來說,也是不正當競爭,影響了行業正常的競爭生態。
其實,網絡刷單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是與電商發展史不可分割。2年前,關于刷單手的招聘廣告還在互聯網和社交平臺滿天飛。網絡刷單是一條邏輯簡單、技術含量低的黑色產業鏈。
2024年,山東泗水縣也查獲一起網絡刷單案件。一刷單團伙接了7000多單的刷單任務,完成2000多單的刷單任務,刷單總額135萬。
現在的刷單也從早期的完全人工刷單進入了系統刷單時代。很多刷單工作室都是使用類似上文陳某所使用的一種刷單平臺,刷單手可以在平臺上接單。有的商家也可以接入這個平臺,向該刷單團伙下單。
除了刷單系統更加便利高效,刷單的質量也進入了內容競爭時代。電商商家對刷單評價的內容要求越來越高。三年前那種簡單一句“有用,好評”顯得非常蒼白。現在的好評已經進入“小說時代”,要求刷單手盡可能在好評中注入感情和故事,以提高好評的可讀性和真實性。
商家也會對好評質量進行評定,然后決定后續合作的單價。那么,商家又是如何驗收大批量刷單好評呢?這個也很簡單,刷單工作室只需要將刷單數據表單導出,交給商家就好。這個表單包含刷單IP、物流信息等。
某大型快遞公司負責人告訴觀察君,這些刷單,有的是發空包裹,里面隨便塞點東西。有的訂單則只是一個物流信息在空轉,連個包裹都沒有。這些刷單情況,物流公司都清楚,平臺也清楚,但是并不做約束。幾大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的物流,大家心照不宣。
相關律師告訴觀察君,理論上,商家也應當與刷單工作室“一同問罪”,也屬于虛假廣告罪。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因為單一商家往往單量比較少,即便是幾萬單,案值也只有幾萬塊,案值很小,一般不予追究。但實際上,這樣并不利于凈化市場。如果商家單量大,應當被追究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罪,雖然這個罪名一般判刑在3年以下,但是至少有個約束作用。另外,這些刷單商家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廣告法,也應當接受行政處罰。
觀察君以為,網絡刷單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破壞電商生態環境,應當給予嚴厲打擊。還電商一真實銷量和評價。讓商品銷量和商品評價真正成為消費者的輔助參謀。當然,作為消費者,對商品的研判也不能完全依賴銷量和好評。害怕踩坑就要多花時間對商品詳情進行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