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wǎng)易首頁 > 網(wǎng)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父母去世,我住舅舅家6年大伯不管不問,高考后大伯給了我一張卡

0
分享至

"錢對你來說,不就是銀行卡里的數(shù)字嗎?"我拿起那張卡,聲音低得幾乎只有自己能聽見。

1991年的春天,我站在北京火車站的人流中,手里攥著大伯剛遞給我的銀行卡。

十八年的生命長河里,父母的離世、舅舅家的避風(fēng)港、高考的拼搏,都在這一刻化作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親情,到底能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我出生在河北一個小縣城,八十年代初期,那時候的縣城還保留著濃厚的農(nóng)村氣息,街道不寬,兩邊是低矮的平房。

父親是縣水泥廠的工人,一個身材精瘦的漢子,臉上總帶著一層灰白色的水泥塵,手掌粗糙得像砂紙一樣。

母親在街道工廠做縫紉工,她有一雙靈巧的手,飛針走線的時候,像一只勤勞的蜜蜂。

那時候我家住在單位分的筒子樓里,兩間正房帶一間小廚房,全家三口的生活空間不足二十平方米。

家里的陳設(shè)很簡單:一張舊鐵床,一個柜子,一張方桌,還有母親心愛的那臺縫紉機——上海牌的,是父親給她的結(jié)婚禮物。

雖然家里不富裕,但在那個票證還沒完全取消的年代,有兩份"鐵飯碗"工作的家庭,也算是有口飯吃的"小康之家"了。

夏天的晚上,筒子樓里的住戶都會搬著小板凳到樓下乘涼,一人講個笑話或是新聞,很快就引來一片笑聲或議論。

那時候的電視機還很少,我們樓里只有一戶人家有,每到《西游記》播出的時候,十幾個小孩子擠在人家門口,看那個猴子滿天飛的神奇世界。

我們家沒有電視,但有一臺紅燈收音機,父親每天下班回來,總要聽一會兒新聞聯(lián)播和評書。

我八歲那年的冬天特別冷,天空灰蒙蒙的,落下的雪花在還沒碰到地面時就被凍硬了。

父親下班后去幫工廠運煤,那是額外的活計,可以多掙點錢。

那天回來得特別晚,母親拿著保溫瓶在門口來來回回地走,嘴里念叨著:"這么晚了,還不回來..."



夜里十一點,有人敲門,不是父親,是廠里的兩個工友,臉色比窗外的雪還白。

卡車在結(jié)冰的路上側(cè)翻,父親被壓在下面...

母親身子一軟,倒在了我懷里,我第一次感覺到她是那么輕,那么脆弱。

父親的葬禮很簡單,廠里出了一筆喪葬費,工友們抬著簡易的棺材,我和母親披麻戴孝走在前面,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長的一段路。

父親走后,母親像是一下子老了十歲,眼角的皺紋一夜之間多了許多。

為了多掙錢,她開始接夜活,下班回來吃點冷飯,就坐在縫紉機前一坐就是深夜。

"吱呀吱呀"的縫紉機聲,成了我童年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我清楚地記得那個夏天的早晨,推開門看見母親趴在縫紉機上,手里還攥著一件沒縫完的衣服。

那件衣服是粉色的,是街道辦主任女兒的結(jié)婚禮服,母親說做完這件,就能多掙三十塊錢。

醫(yī)生說是腦溢血,太勞累了,搶救無效...

那天,我十二歲零三個月零七天,成了孤兒。

父親有個哥哥,就是我的大伯,早年考上了北京的大學(xué),后來留在了北京,在一家國企當(dāng)科室主任。

八十年代初,報紙上還經(jīng)常報道"萬元戶"的新聞,大伯就是其中之一。

按理說,我應(yīng)該跟著他生活,但大伯忙,大娘嫌麻煩,最后是母親娘家的舅舅收留了我。

舅舅家在縣城邊上的小村子,土墻青瓦,老式四合院,院子中間有棵老槐樹,夏天的時候,槐花香得讓人醉。

舅舅在供銷社工作,三十多歲的人,看上去卻像四十多,常年騎著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往返于村子和縣城之間。

舅媽是小學(xué)老師,一個溫柔的女人,教一年級的孩子們認(rèn)字、算數(shù)。

舅舅家有兩個孩子,兒子小軍比我大兩歲,女兒小玲比我小一歲。



我剛到舅舅家那會兒,舅舅把我拉到院子里的老槐樹下,手里擺弄著一個舊煙袋鍋子。

"小北,你就跟舅舅住幾年,等考上大學(xué)了,你大伯肯定會管你的。"舅舅慢悠悠地說,眼神里帶著一種我當(dāng)時看不懂的復(fù)雜情緒。

"他在北京有關(guān)系,對你前途有好處。"舅舅拍著我的肩膀繼續(xù)說道。

那晚,我失眠了,眼前總是浮現(xiàn)出母親趴在縫紉機上的樣子。

半夜,我哭醒了,舅媽悄悄推開門,坐在我床邊,一句話不說,只是輕輕拍著我的背,就像小時候母親安撫我一樣。

天亮后,她從不提起夜里的事,只是飯碗里會多放一個雞蛋——那時候雞蛋還是稀罕物,一般只有生病或過生日才能吃到。

舅舅家的生活簡樸得很。

冬天,煤是貴重物品,一家人擠在唯一有爐子的屋子里寫作業(yè)、看報紙。

夏天,在院子里擺幾把竹椅,蒲扇一扇,聽收音機里的評書,《三俠五義》《楊家將》輪番上演,那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

舅舅的兒子小軍比我大兩歲,女兒小玲比我小一歲,我們仨共用一間房,書桌也是共用的——一張舊辦公桌,上面的油漆已經(jīng)斑駁脫落。

小軍心地很好,主動把靠窗的位置讓給我,說陽光好,寫作業(yè)不費眼。

小玲則像個小大人,總是提醒我按時吃藥——母親離世后,我有段時間總是頭疼,醫(yī)生說是心理原因。

"咱們家條件不好,但只要勤快點,日子總能過下去。"舅舅常這么說,邊說邊卷起袖子,去院子里修自行車、補縫補,什么活計都難不倒他。

我還記得舅舅有雙特別粗糙的手,冬天常開裂流血,他就用縫衣針挑破皮,涂上紅藥水,然后繼續(xù)干活。

每到寒暑假,我就跟著舅舅到供銷社幫忙,搬貨、掃地、看門,什么都干。



那時候供銷社是農(nóng)村最熱鬧的地方,賣的東西從針頭線腦到自行車、收音機,應(yīng)有盡有。

舅舅從不多給我錢,而是教我做賬、記賬,讓我懂得錢的來之不易。

"小北,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靠雙手掙出來的。"舅舅一邊翻著褪色的賬本,一邊對我說。

舅媽則教我如何補衣服、洗衣服,甚至縫紉。

"男孩子也要會照顧自己。"舅媽說這話的時候,眼里閃著一種憂慮的光。

而在縣城里,大伯的身影只在過年過節(jié)時才會出現(xiàn)。

他一年來看我一次,帶些北京的零食和衣服,在舅舅家吃頓飯就走了。

大伯總是西裝革履,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手上戴著一塊上海牌手表,一看就是城里的干部。

我知道他每次都會給舅舅留錢,但從不當(dāng)著我的面提起。

"你大伯心里有數(shù),等你考上大學(xué),他會安排好一切的。"舅舅總是這樣安慰我,每次大伯離開后,他都會這么說。

1990年,我高三了,那也是變化多端的一年。

縣城里開始有了私人摩托車,有了彩電,甚至有人買了大哥大。

學(xué)校的高考動員會上,班主任特意把我叫到辦公室。

彭老師是個戴著厚厚眼鏡的中年人,教了我三年數(shù)學(xué),他把一張報紙推到我面前。

"小北,看到?jīng)]有,國家今年擴招了,報考人數(shù)增加了,但名額也多了。"彭老師指著報紙上的數(shù)字說。

"你情況特殊,但學(xué)習(xí)一直不錯。北師大有名額,你考上的可能性很大。不過學(xué)費和生活費..."

我點點頭,心里想著大伯的承諾。

"老師,我大伯在北京,他說會負(fù)責(zé)我的學(xué)費和生活費。"我說這話的時候,心里沒那么確定,但又不得不相信。

彭老師拍拍我的肩:"好,那就好好復(fù)習(xí),你的數(shù)學(xué)已經(jīng)很不錯了,再把語文和英語提上去,應(yīng)該沒問題。"



那年的高考,我拼盡全力。

整整三天,出考場后,我甚至記不清自己寫了什么。

回到舅舅家,看到院子里晾著的白襯衫和黑褲子——是舅舅特意為我準(zhǔn)備的,說是"將來上大學(xué)穿的"。

那件白襯衫是舅舅的舊襯衫改的,舅媽親手縫制,領(lǐng)子和袖口都做了特別處理,看不出是舊衣服。

襯衫旁邊還掛著一條黑褲子,褲腿筆挺,上面有熨斗的痕跡——舅媽一定是借了鄰居家的電熨斗來熨的。

看著這兩件衣服在夕陽下?lián)u曳,我突然覺得鼻子酸酸的。

七月中旬,錄取通知書到了,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

舅舅請了一天假,舅媽做了一桌好菜:紅燒肉、糖醋魚、炒雞蛋,還有我最愛吃的蘿卜絲湯。

鄰居們都來祝賀,七大姑八大姨的,每人送幾塊錢,說是"見面禮"。

就連村里的老支書也來了,拄著拐杖,坐在我家堂屋,吧嗒吧嗒抽著旱煙,瞇著眼看我:"小北出息了,考上北京的大學(xué),了不得啊!"

大伯也打來電話,聲音里帶著笑意:"考得不錯,來北京吧,住我家。"

那晚,全村停電了——夏天用電高峰期,農(nóng)村經(jīng)常停電。

舅舅點上煤油燈,燈光昏黃,映照著一家人的笑臉。

臨行前,舅舅把我叫到他的小書房——其實就是一個放了書架的雜物間。

昏暗的燈光下,舅舅的臉顯得格外滄桑。

"小北,你在我家住了六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媽媽要是在天有靈,肯定很高興看到你今天的成就。"

舅舅從柜子里拿出一個布包,那是一個深藍色的手帕,打了個四方結(jié)。

"這是我和你舅媽這些年給你攢的錢,不多,兩千多,夠你開學(xué)用了。"

我接過布包,沉甸甸的,感覺比整個世界都重。

眼淚瞬間模糊了視線,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親情。

舅媽塞給我一個小包袱:"換洗的衣服,還有我做的幾雙襪子,北京冬天冷。"



她嘴上這么說,其實包袱里還有一本相冊,上面貼著我在舅舅家的照片:第一次掃院子、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參加學(xué)校運動會...每一張照片下面,都有舅媽工整的字跡,記錄著日期和事件。

小軍給了我一個舊鋼筆:"哥,這是我最好的鋼筆,英雄牌的,你拿去用吧。"

小玲最舍不得我走,她偷偷塞給我一個小本子:"哥,你要是想家了,就寫信回來。我把郵票都貼好了,你寫完就能寄。"

打開一看,真的是一疊貼好郵票的信紙,足足有二十多張。

火車開了,窗外的舅舅一家越來越小,直到消失不見。

我捏著兜里的錢,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那是對未知世界的期待,也是對家的不舍。

到北京后,大伯派司機到站接我。

那是我第一次坐小轎車,還是桑塔納,在那個年代,能有小轎車接送的,非富即貴。

大伯家在西城區(qū),三居室的樓房,客廳里有彩電、電話,還有我從未見過的錄像機。

衛(wèi)生間里有熱水器,擰開龍頭就有熱水——舅舅家洗澡還是要燒一大鍋水,然后用盆子一勺一勺地舀。

大娘熱情地準(zhǔn)備了一桌菜,有魚有肉,還有北京特色的炸醬面。

我卻總覺得不自在,許是住慣了舅舅家狹小卻溫暖的屋子,這寬敞明亮的房子反而讓我感到陌生。

第二天,大伯帶我去學(xué)校報到。

他開著單位配的桑塔納,一路上,車窗外的北京城繁華熱鬧,高樓大廈,寬闊馬路,與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小縣城完全不同。

大伯不停地問我在舅舅家的生活,是否吃苦,有沒有受欺負(fù)。

我知道他是關(guān)心我,但話里話外,總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同情。

"舅舅對我很好,從沒讓我覺得是個負(fù)擔(dān)。"我說。

大伯點點頭:"你舅舅是個好人,這些年辛苦他了。以后你就住我家,周末回來,我給你安排好了。"



"大伯,其實我想住學(xué)校..."我鼓起勇氣說,心里想著舅舅教我的"自立"。

大伯愣了一下,然后笑著拍拍我的肩:"也行,年輕人嘛,喜歡自由。不過錢夠不夠用?大學(xué)里花錢的地方多..."

我沒接話茬,只是點點頭。

報到那天,大伯幫我交了學(xué)費、買了教材,還給我買了不少生活用品:牙刷、牙膏、臉盆、暖壺...樣樣齊全。

臨走前,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張銀行卡,是工商銀行的,嶄新的,卡面上印著我的名字。

"這里有兩萬,密碼是你的生日。你用著,不夠再說。"

他眼神復(fù)雜地看著我,語氣里帶著一絲愧疚。

"這些年沒照顧你,是大伯的不是。現(xiàn)在你長大了,上大學(xué)了,大伯會補償你的。"

銀行卡在我手上仿佛有千斤重。

兩萬元,在1991年,是個很大的數(shù)目——那時候普通工人的月工資也就一兩百元。

舅舅一家六年的付出,跟這張薄薄的卡片相比,哪個更貴重?

"錢對你來說,不就是銀行卡里的數(shù)字嗎?"我低聲說,不知道大伯聽沒聽見。

大伯走后,我站在宿舍樓下,望著遠(yuǎn)處的教學(xué)樓,心里五味雜陳。

寢室里的同學(xué)都來自全國各地,有北京本地的,也有像我一樣的外地學(xué)生。

大家互相介紹家庭情況時,我只說父母不在了,現(xiàn)在跟大伯住在北京。

關(guān)于舅舅家的六年,我一個字也沒提。

不是不感恩,而是那份情太深,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入學(xué)第一周,我們?nèi)嗳ケ本﹦游飯@秋游。

同學(xué)們都買了照相機沖印的照片,五塊錢一張,我卻舍不得。

"你大伯不是挺有錢嗎?小氣什么?"一個北京同學(xué)笑著說。

我尷尬地笑笑,沒解釋。

晚上回到宿舍,我從行李箱深處拿出那張卡,盯著看了很久,最終還是放了回去。



第一個月的生活費,我沒動大伯給的卡,而是用舅舅給我的錢。

食堂里最便宜的套餐,兩葷一素,一塊五一份;二十幾本教材從二手市場買的,原價七八十,我花了三十多;連牙膏都是擠到最后一點才扔。

舍友們笑我摳門,我只是笑笑,沒解釋。

十一長假,同學(xué)們都回家了,我猶豫再三,還是去了大伯家。

大伯見我瘦了,問我是不是錢不夠花。

我搖頭,說學(xué)校伙食挺好的。

"那張卡你用了沒有?"大伯突然問。

我搖頭:"還沒用,舅舅給我的錢還夠..."

"你舅舅?"大伯皺眉,"他給你多少?夠什么用?"

我低頭不語。舅舅給我的兩千多對他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我知道那是舅舅一家好幾個月的積蓄。

大伯嘆了口氣:"小北,我知道你舅舅這些年照顧你不容易,但現(xiàn)在你到北京來了,就是我的責(zé)任了。那卡里的錢是你的,你該用就用。"

回學(xué)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大伯的話。

他是對的,錢是給我的,我應(yīng)該用。

但每次想到舅舅家省吃儉用的日子,我就舍不得亂花一分錢。

北京的冬天特別冷,刺骨的寒風(fēng)像刀子一樣割在臉上。

我的棉襖是舅媽改的舊衣服,已經(jīng)不太合身,但我舍不得買新的。

直到有一天,下著大雪,我在校門口被一輛自行車撞倒,棉襖袖子撕開了一大口子。

那天晚上,我回到宿舍,翻出舅媽給我的針線包,試圖把袖子縫上,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針線活實在糟糕。

"你怎么不去買件新的?"舍友小趙很詫異,"你不是有個有錢的大伯嗎?"

我沒答話,只是繼續(xù)笨拙地縫著。

第二天,小趙遞給我一個紙袋:"我爸今天來看我,帶來兩件毛衣,這件給你穿吧。"

那是一件深藍色的羊毛衫,嶄新的。



"我不能要..."我推辭道。

"你別誤會,這是我爸從他廠里順出來的,不值錢。"小趙笑著說,"再說了,看你那件破棉襖我都心疼。"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鼻子酸酸的。

期末考試結(jié)束后,我決定回河北看看舅舅一家。

臨走前,我終于用了大伯的卡,取了五百塊錢,給舅舅一家買了禮物:給舅舅一條圍巾,給舅媽一雙手套,給小軍一本《計算機入門》,給小玲一套鋼筆。

火車緩緩駛?cè)胄≌荆乙谎劬涂吹秸九_上的舅舅一家。

舅舅頭上的白發(fā)似乎多了,舅媽還是那么精神,小軍已經(jīng)工作了,在縣供電局,小玲在縣里上高中。

"哥,你瘦了。"小玲接過我的包,上下打量著我。

舅媽笑著拍我的背:"大學(xué)生了,肯定忙。"

小軍接過我手里的禮物,掂了掂,笑道:"沉甸甸的,肯定不便宜。"

回到熟悉的小院,一切都沒變,卻又好像不一樣了。

院子里的老槐樹已經(jīng)落光了葉子,光禿禿的枝干在寒風(fēng)中搖曳。

舅舅的自行車還靠在老地方,車筐上多了個塑料布罩子,應(yīng)該是為了防雨雪。

屋里的火爐燒得正旺,一進門就是暖烘烘的。

飯桌上,舅舅問我在北京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我盡量說得輕松愉快,把艱難的部分都咽了下去。

"你大伯對你好吧?"舅媽關(guān)切地問。

我點頭:"很好,給了我銀行卡,說不夠再找他。"

舅舅和舅媽對視一眼,眼里有欣慰,也有一絲我讀不懂的情緒。

飯后,小軍拉我出去溜達。

村口的小賣部已經(jīng)換了老板,原來的李大爺退休了,現(xiàn)在是他兒子李小滿在經(jīng)營。

小賣部門口多了個投幣電話亭,紅色的,上面寫著"郵電通訊"幾個大字。

"這是去年裝的,方便多了,不用跑到郵局去打電話了。"小軍指著電話亭說。

我們走到村外的小河邊,河面已經(jīng)結(jié)了薄冰。



"哥,你在北京過得怎么樣?實話實說。"小軍遞給我一支煙。

我搖頭拒絕了煙,深吸一口氣:"挺好的,就是有時候想家。"

"想家就回來唄,反正火車票不貴。"小軍踢了踢腳下的石子。

"忙,學(xué)習(xí)忙,再說車票也要錢..."我笑著說。

小軍看了我一眼:"你大伯不是給你卡了嗎?錢夠用吧?"

我點點頭,又搖搖頭:"夠用,但我舍不得花。"

"舍不得花?"小軍笑了,"你這個怪脾氣還沒改。"

他語氣一轉(zhuǎn),正色道:"哥,你知道嗎,這六年,舅舅和舅媽從來沒當(dāng)你是外人。我上個月才知道,我的學(xué)費里,有一部分是你大伯給的。舅舅把那錢分成兩份,一份給你攢著,一份給我和小玲用。"

我愣住了:"什么?"

"舅舅說,你大伯每年都會寄錢來,但從來不多,說是怕你養(yǎng)成依賴的習(xí)慣。舅舅就把那錢一分為二,一半給你攢著,一半我們兄妹倆平分。"

小軍邊說邊掏出一包煙,自己點上一支。

"所以啊,你那個銀行卡,該用就用,別有心理負(fù)擔(dān)。你大伯雖然這些年沒怎么照顧你,但錢上沒虧待你。"

回到家,我看舅舅的眼神變了。

原來,這六年,不只是舅舅在照顧我,大伯也在用他的方式關(guān)心著我。

只是,兩種關(guān)心的方式不同罷了。

晚上,小玲偷偷進我房間,遞給我一沓信紙:"哥,我高考也想考北京的學(xué)校,你幫我看看我的作文。"

我翻開作文本,第一篇的題目是《親情無價》。

我一字一句地讀完,淚水模糊了視線。

小玲寫的是我在舅舅家的六年,她眼中的我,不是孤兒,不是負(fù)擔(dān),而是她的驕傲,是她的哥哥。

文章最后寫道:"親情不是血緣的束縛,而是心與心的牽絆。無論貧窮富貴,無論相隔天涯,只要心在一起,就永遠(yuǎn)是一家人。"



"小玲,謝謝你。"我哽咽著說。

"謝什么呀,一家人。"小玲笑著說,那么自然,那么真誠。

回北京前,舅舅送我到車站。

臨上車,他塞給我一個信封:"不多,別嫌棄。"

我沒接:"舅舅,我不缺錢,大伯給了我卡。"

舅舅的眼神復(fù)雜起來:"小北,錢是錢,情是情。你大伯有錢,給你是應(yīng)該的。但你記住,這世上,有些東西,錢買不來。"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這里的東西,才最珍貴。"

火車開動了,我站在車門口,看著舅舅的身影漸漸遠(yuǎn)去。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舅舅的話。

回到北京,我去銀行查了查余額。

大伯給我的兩萬元一分沒動,而我的生活費不知不覺只剩下三百多了。

我猶豫良久,最終決定用大伯的錢交學(xué)費,其他開支繼續(xù)省著點用自己的。

開學(xué)后不久,院系組織志愿者去郊區(qū)敬老院。

我報了名,每周末都去,教老人們寫字、讀報,有時候就是陪他們聊聊天。

其中有位老人姓劉,是退休教師,說話特別有條理。

我們常聊些歷史、文學(xué)的話題,一聊就是大半天。

那是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全國掀起了改革熱潮,連敬老院的老人們都在談?wù)摚l(fā)展才是硬道理"。

一次,我不小心提到了舅舅家的事。

劉爺爺聽完,若有所思地看著我:"小伙子,你覺得你大伯對你怎么樣?"

"很好啊,給我錢,讓我住他家..."

"那你舅舅呢?"

"舅舅...他們家條件不好,但對我很好,從來不讓我覺得自己是外人。"

劉爺爺點點頭:"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親情嗎?不是給你多少錢,而是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一個家。"

老人指了指窗外:"現(xiàn)在有錢人越來越多了,但真正的親情,不是用錢能衡量的。"

他說著,從枕頭下面拿出一個舊錢包,里面是一張泛黃的全家福。



"這是我唯一的財產(chǎn),比什么都值錢。"

那天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劉爺爺?shù)脑挕?/p>

到了學(xué)校,我直接去了公用電話亭,投了一塊錢,給大伯打了個電話。

"大伯,我想請你和大娘吃頓飯,謝謝你們這段時間對我的照顧。"

大伯聽起來很高興:"好啊,正好我有事和你說。周六中午吧,我來接你。"

周六,大伯開車來學(xué)校接我。

路上,他告訴我打算出國考察半年,讓我這段時間多去看看大娘。

"最近單位和外國公司合作,要派人去德國學(xué)習(xí)技術(shù)。我年紀(jì)大了,英語也不好,但領(lǐng)導(dǎo)點名要我去..."

大伯說著,語氣里帶著一絲驕傲。

我們?nèi)チ艘患宜拇ú损^,是大伯單位常請客戶的地方。

飯桌上,大伯談起了我父親。

"你爸爸走得早,是我們兄弟幾個最有本事的一個。他要是在,不會讓你在舅舅家吃那么多苦。"

我放下筷子:"大伯,舅舅家雖然條件不好,但我在那里一點也不覺得苦。反而是那六年,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大伯和大娘對視一眼,大娘輕聲說:"小北,你大伯這些年也不是不想接你來,只是..."

"我知道,大伯工作忙,北京的學(xué)校也不好進。"我打斷了大娘的話,"舅舅對我很好,我很感謝他。"

大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當(dāng)年確實是我考慮不周。你爸爸走了,我應(yīng)該多擔(dān)待一些。"

飯后,大伯送我回學(xué)校。

車停在校門口,他猶豫了一下:"小北,那張卡里的錢,你隨便用,不夠再說。"

"謝謝大伯。"我點點頭,沒說我?guī)缀鯖]動那筆錢的事。

大伯走后,我常去看大娘。

她是個溫柔的女人,嘴上雖然經(jīng)常抱怨這抱怨那,但心地很好。

有一次,大娘打開相冊給我看家里的老照片。



翻到一張全家福,是我三四歲時照的,爸爸媽媽站在后面,我站在中間,笑得特別開心。

那時候我們一家還住在縣城的筒子樓里,生活雖然不富裕,但很幸福。

"你爸爸走后,你媽媽不容易,一個人拉扯你。"大娘嘆氣,"我勸過你大伯接你們來北京住,但那時候單位分房緊張..."

我安慰大娘:"沒事,都過去了。"

翻到最后一頁,有張我不記得的照片:舅舅抱著我,站在一棟平房前,我穿著校服,大概是小學(xué)畢業(yè)時照的。

"這張是你舅舅寄來的。"大娘解釋,"每年過年,他都會寄一張你的近照給我們。"

我突然意識到,大伯和大娘雖然沒接我來北京,但并不是完全不關(guān)心我。

只是,關(guān)心的方式不同罷了。

期末考試結(jié)束,我決定回舅舅家過暑假。

臨行前,我去銀行,用大伯的卡取了五千塊錢。

回到舅舅家,我把錢交給舅舅:"這是大伯給我的學(xué)費,我想存在您這里。"

舅舅推辭:"這是你大伯給你的,你自己留著用吧。"

"舅舅,我想還清這六年來您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我認(rèn)真地說。

舅舅的眼睛濕潤了:"小北,親情不是算計,不是我付出多少,你就要還多少。你這六年,是我們家的一份子,將來你有出息了,記得常回來看看就行。"

那個夏天,我留在舅舅家,幫著修房頂、刷墻,陪小玲復(fù)習(xí)功課。

日子平淡而充實,就像過去的六年一樣。

村里的電視機多了起來,每天晚上,幾戶人家會聚在一起看新聞聯(lián)播,然后是連續(xù)劇。

《渴望》正熱播,劉慧芳和宋大成的情感糾葛,成了村里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劉慧芳太傻了,宋大成是個好人,她干嘛非要和他離婚?"舅媽邊看邊評論。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不知道珍惜。"舅舅搖著頭,眼睛卻一直盯著屏幕。



我坐在一旁,心里想著自己的親情故事,比電視劇還要曲折。

開學(xué)前,我又一次坐在火車上,看著舅舅一家的身影在站臺上漸漸模糊。

這一次,我心里很踏實,因為我知道,無論走多遠(yuǎn),那個小院永遠(yuǎn)是我的家。

北京的秋天,樹葉開始泛黃。

大伯從國外回來了,帶了不少禮物:德國的巧克力、瑞士的手表、法國的香水...都是國內(nèi)少見的洋貨。

他問我卡里的錢用得怎么樣,我如實告訴他取了五千給舅舅,但舅舅沒要。

大伯沉默了一會兒:"你舅舅是個好人。改天我去看看他。"

"大伯,其實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您。"我鼓起勇氣,"當(dāng)年為什么不接我來北京住?"

大伯嘆了口氣,去廚房倒了杯水,坐在我對面,眼神有些閃爍。

"你大娘不太想帶別人家的孩子,再加上當(dāng)時工作忙...總之是我的不對,沒盡到做叔叔的責(zé)任。"

我點點頭,沒再說什么。

有些事,不必追究,知道就好。

那個學(xué)期,我申請了助學(xué)金和勤工儉學(xué)的機會,每周末在學(xué)校圖書館整理書籍,一個月能有一百多的收入。

雖然不多,但足夠我的基本開銷了。

大伯知道后,有些不解:"你不缺錢,為什么還要打工?"

"我想自己掙錢。"我說,"就像在舅舅家那六年一樣。"

大伯看著我,眼里有種復(fù)雜的情緒:"小北,你長大了,比我想象的要懂事得多。"

是啊,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失去父母的小男孩,也不再是舅舅家那個幫忙干活的少年。

我現(xiàn)在是北師大的學(xué)生,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圖書館的工作很適合我,安靜,整潔,還能接觸到各種書籍。

那是1993年,國內(nèi)出版業(yè)開始繁榮,各種新書層出不窮。

我經(jīng)常偷偷翻看那些剛上架的書籍,《平凡的世界》是我最愛的一本。

路遙筆下的孫少平,和我有太多相似之處:貧寒的出身,對知識的渴望,對生活的執(zhí)著...



大學(xué)二年級的寒假,我沒有立即回河北,而是留在北京打工,想多掙些錢。

我在學(xué)校附近的一家復(fù)印店找了份工作,每天站八小時,手上總是沾滿了碳粉,但一天能掙十五塊錢。

過年前幾天,我才買了票回家。

舅舅一家早已準(zhǔn)備好了一切,院子里貼著新對聯(lián),桌上擺滿了各種年貨。

小玲考上了當(dāng)?shù)貛煼秾W(xué)校,小軍在供電局工作得不錯,已經(jīng)開始談對象了。

舅舅和舅媽看起來都輕松了許多,臉上的皺紋反而比去年少了。

"舅舅,您的白頭發(fā)少了。"我笑著說。

舅舅摸摸頭:"是啊,小軍工作了,小玲上了大學(xué),你也在北京安頓好了,我和你舅媽輕松多了。"

吃年夜飯的時候,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舅舅去開門,竟然是大伯和大娘!

"大過年的,來看看老弟一家。"大伯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進來。

大娘抱著一大束鮮花,是北京帶來的,在這個小村子里顯得格外醒目。

那頓年夜飯,是我記憶中最熱鬧的一次。

大伯和舅舅聊著各自的工作,大娘和舅媽交流著烹飪心得,小軍、小玲和我則負(fù)責(zé)給大人們倒酒、夾菜。

酒過三巡,大伯站起來敬舅舅一杯:"老弟,這些年辛苦你照顧小北了。他爸爸在天上看到,一定很欣慰。"

舅舅也站起來回敬:"應(yīng)該的,小北是個好孩子,在我家這幾年,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歡樂。"

兩位長輩一碰杯,幾十年的隔閡仿佛在這一刻冰消雪融。

我看著這兩個長輩的背影,忽然覺得,親情就是這樣,有時候需要時間和機會去修復(fù)、去理解。

過完年,我和大伯一家一起回北京。

在火車上,大伯突然對我說:"小北,那張卡的錢,你自己支配。不夠用了,說一聲。"



我點點頭:"謝謝大伯。不過我現(xiàn)在有勤工儉學(xué)的收入,基本夠用了。"

大伯看著我,臉上有些愧疚:"小北,這些年委屈你了。"

"沒有委屈,大伯。"我真誠地說,"舅舅家的六年,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而您給我的幫助,讓我能在北京讀書,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很感激您。"

火車穿過隧道,外面的景色一閃而過。

我想起舅舅家的小院,想起北京的校園,想起那張承載著太多情感的銀行卡。

親情,從來都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它是舅舅家六年的照顧,是大伯遲來的補償,是生活教會我的那些無法言說的情感。

在這個春天,我終于明白,無論是舅舅的付出,還是大伯的補償,都是他們表達關(guān)愛的方式。

我不必糾結(jié)于誰對誰錯,只需記住,我有幸擁有這兩份不同的親情。

多年后,當(dāng)我站在北師大的畢業(yè)典禮上,手捧著那張來之不易的畢業(yè)證書時,臺下坐著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家庭:舅舅一家和大伯一家。

他們共同見證了我的成長,見證了我從一個失去父母的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年輕人。

那一刻,我明白,親情的珍貴,不在于血緣的遠(yuǎn)近,也不在于財富的多寡,而在于心與心的相連。

這就是生活教給我的最寶貴的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guān)推薦
熱點推薦
400萬捐款風(fēng)波后,全紅嬋失去全國賽資格,郭晶晶早已表明立場

400萬捐款風(fēng)波后,全紅嬋失去全國賽資格,郭晶晶早已表明立場

鄉(xiāng)野小珥
2025-05-25 04:52:40
廣西舉行千人相親會,女多男少,男人不見影,網(wǎng)友:真學(xué)聰明了

廣西舉行千人相親會,女多男少,男人不見影,網(wǎng)友:真學(xué)聰明了

辣媒專欄記錄
2025-05-25 10:45:03
央視再談山東飯店老板娘被打,由互毆改判為正當(dāng)防衛(wèi)!是小案促法

央視再談山東飯店老板娘被打,由互毆改判為正當(dāng)防衛(wèi)!是小案促法

葡萄說娛
2025-05-25 14:44:54
開始對李嘉誠動手了!沒有國家的紅利他能這么快速發(fā)展嗎?腰桿不直的商人,站不穩(wěn)國家的港口!

開始對李嘉誠動手了!沒有國家的紅利他能這么快速發(fā)展嗎?腰桿不直的商人,站不穩(wěn)國家的港口!

V記錄號
2025-05-24 21:36:35
曝?zé)峄鸾灰祝【S金斯,狂喜!人家可是NBA總冠軍前鋒

曝?zé)峄鸾灰祝【S金斯,狂喜!人家可是NBA總冠軍前鋒

籃球?qū)崙?zhàn)寶典
2025-05-24 23:21:57
黃子韜聊起老婆的生理期:“徐藝洋量很大,一般衛(wèi)生巾兜不住。”

黃子韜聊起老婆的生理期:“徐藝洋量很大,一般衛(wèi)生巾兜不住。”

荊楚寰宇文樞
2025-05-24 22:23:18
官方回應(yīng)“小米 YU7 汽車門把手會被凍住”:可開啟“靠近自動解鎖” 功能

官方回應(yīng)“小米 YU7 汽車門把手會被凍住”:可開啟“靠近自動解鎖” 功能

環(huán)球網(wǎng)資訊
2025-05-24 15:39:03
賴昌星鮮為人知的一件事情,竟然與董文華有關(guān),令人咂舌

賴昌星鮮為人知的一件事情,竟然與董文華有關(guān),令人咂舌

紙鳶奇譚
2025-03-17 17:12:59
A股:信號很強烈!無需等待了,明天會迎來更大的上漲嗎?

A股:信號很強烈!無需等待了,明天會迎來更大的上漲嗎?

尋墨閣
2025-05-25 18:38:05
停火內(nèi)幕曝光:莫迪威脅要打巴基斯坦最大軍港,巴鐵求助美國

停火內(nèi)幕曝光:莫迪威脅要打巴基斯坦最大軍港,巴鐵求助美國

紅色鑒史官
2025-05-24 20:35:02
江蘇衛(wèi)視完播,39集諜戰(zhàn)大劇,柳云龍、雷佳音主演,值得一看

江蘇衛(wèi)視完播,39集諜戰(zhàn)大劇,柳云龍、雷佳音主演,值得一看

小椰的奶奶
2025-05-25 19:53:32
首鋼丟冠,500萬安慰獎到賬,曾凡博第5,陳盈駿第3,周琦第2

首鋼丟冠,500萬安慰獎到賬,曾凡博第5,陳盈駿第3,周琦第2

東球弟
2025-05-25 10:05:50
朱媛媛確診的具體時間,藏在辛柏青的賬號里

朱媛媛確診的具體時間,藏在辛柏青的賬號里

青苔同學(xué)
2025-05-25 18:29:53
魏建軍再揭底比亞迪,常壓油箱糊弄不過去,目前已有進展

魏建軍再揭底比亞迪,常壓油箱糊弄不過去,目前已有進展

芭比衣櫥
2025-05-25 00:58:53
美國妹子iPhone丟了,定位一看竟飄到中國!更詭異的是,手機給她狂發(fā)恐怖信息…

美國妹子iPhone丟了,定位一看竟飄到中國!更詭異的是,手機給她狂發(fā)恐怖信息…

北美省錢快報
2025-05-25 07:08:22
總統(tǒng)保不住了?特朗普民調(diào)暴跌后終于說實話,神秘接班人浮出水面

總統(tǒng)保不住了?特朗普民調(diào)暴跌后終于說實話,神秘接班人浮出水面

縱覽盤觀
2025-05-24 17:55:32
比斯利:詹姆斯百分百是歷史第一人!有人刻意掩蓋喬丹的黑點!

比斯利:詹姆斯百分百是歷史第一人!有人刻意掩蓋喬丹的黑點!

歷史第一人梅西
2025-05-25 16:13:06
郭士強猶豫!男籃歸化外援2選一,廣廈MVP太貴,28歲投手存在缺點

郭士強猶豫!男籃歸化外援2選一,廣廈MVP太貴,28歲投手存在缺點

體壇大事記
2025-05-25 15:48:03
老公在單位無人問津,領(lǐng)導(dǎo)暗示讓他離職,我說你試試看,領(lǐng)導(dǎo)愣了

老公在單位無人問津,領(lǐng)導(dǎo)暗示讓他離職,我說你試試看,領(lǐng)導(dǎo)愣了

二十一號故事鋪
2025-05-16 20:15:07
山東濱州“流動攤販與城管發(fā)生沖突”?,大量路人圍觀,官方回應(yīng)

山東濱州“流動攤販與城管發(fā)生沖突”?,大量路人圍觀,官方回應(yīng)

小人物看盡人間百態(tài)
2025-05-25 17:56:27
2025-05-25 23:07:00
特特農(nóng)村生活
特特農(nóng)村生活
高分解說各個劇
1187文章數(shù) 14117關(guān)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健康要聞

唇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同伙"嗎?

頭條要聞

媒體:王楚欽成世乒賽新王 證明自己無需向誰解釋

頭條要聞

媒體:王楚欽成世乒賽新王 證明自己無需向誰解釋

體育要聞

武漢女足:從大學(xué)校園,到亞洲之巔

娛樂要聞

朱媛媛只留給女兒一句話,卻字字千金

財經(jīng)要聞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800億醫(yī)美巨頭回應(yīng)

科技要聞

馬斯克宣布回歸7x24小時工作狀態(tài)

汽車要聞

賽博風(fēng)旗艦轎車 全新小鵬P7申報信息曝光

態(tài)度原創(chuàng)

家居
游戲
旅游
時尚
本地

家居要聞

輕奢品質(zhì) 開闊的三口之家

索粉狂喜!PS5Pro首次優(yōu)惠 2025大促來襲!準(zhǔn)備剁手嗎?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這四條半身裙,現(xiàn)在穿正好!

本地新聞

巴黎沒有倍兒甜,但天津巧克力腦袋倍兒多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guān)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宣武区| 安阳市| 宁陵县| 聂荣县| 独山县| 通辽市| 吉首市| 山东省| 五寨县| 张家口市| 定远县| 青州市| 鹤峰县| 荔波县| 和田县| 西畴县| 丹巴县| 连平县| 内乡县| 朝阳市| 静乐县| 兴仁县| 电白县| 铜鼓县| 蚌埠市| 河曲县| 巫溪县| 修武县| 延吉市| 丹东市| 玛纳斯县| 独山县| 闸北区| 临洮县| 清新县| 大厂| 康定县| 天气| 广州市|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