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零一讀書會
來源 | 零一讀書會
曾看到過一段話:
永遠別把75%以上的自己暴露出去,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才是最好的社交狀態。
一個人暴露自己越多,就越容易被人拿捏。
越有實力的人,越懂得愛惜自己的羽毛,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能力和本事。
就如同《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他才華橫溢,卻低調內斂。
他隨口一句話,就能讓自己姐夫在干旱之年獲得大豐收。
但當姐夫提出讓他日后繼續指點如何種莊稼時,他卻閉口不談。
小說中的許多人都稱他為“神人”。
其實他不過是將所學知識運用日常生活中,并深諳人性的弱點的一個人。
《白鹿原》的精彩之處,不僅僅是展示了時代變遷,更是因為它將人性的復雜展露的淋漓盡致。
從書中的人物故事可以領悟到:
人要學會藏兩樣東西,一樣是本事,另一樣是心事。
故事的開篇,講述了主人公白嘉軒一共娶了6房女人,竟無一人存活。
這讓村民們傳出謠言,紛紛說他體內含有毒汁。
他本不想再娶妻,母親的強力壓制又讓他不得不從。
于是白嘉軒選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先請陰陽先生看看祖墳,再做娶妻的打算。
為了避免惹起口舌,他一大早就出門了。
走著走著,竟發現雪地里有一塊濕土,還長著一種奇特的綠植。
這瞬間引起了他的興趣,認為這一定是某種珍貴的草藥,轉身便回家問問姐夫朱先生。
通過姐夫的引導,白嘉軒認定這片地是白鹿途徑過的地方。
若是擁有它,一定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只可惜那片看似不起眼地是同村的鹿子霖家的。
倘若直接買地或者與鹿子霖換地,必定為引起他的疑心,從而無法達成目的。
思前想后,他決定委托為人正直的冷先生幫他傳達此事,并讓他作為公證人。
既然要賣地,必須給出理由。
他故意在冷先生面前賣慘,透露出自己娶妻多次,導致經濟拮據,怕敗光家產,不如早點賣地。
冷先生原本想阻攔他賣地,但眼看他心意已決,只能幫忙傳達。
鹿子霖聽完消息,覺得有些吃驚,但也沒有理由拒絕這等好事。
誰料辦理手續當天,白嘉軒突然畫風一轉。
說要用自己的好地,換鹿子霖家的那塊差一些的田地,差價由冷先生換算后再補償于他。
此時的鹿子霖早要看肥肉即將到手,早已放松了警惕,雙方很快達成交易。
事成之后,母親氣得揚手抽了他一耳光,手腕的鐲子把嘉軒的牙床都磕破了,滿嘴是血。
責怪他不該瞞著自己賣地。
但白嘉軒卻認為母親鬧的好,至少不會引起旁人懷疑。
他寧愿挨揍,也不能讓第三個人白鹿之事。
自從換地后,白嘉軒的運氣越來越好,第七位媳婦仙草不僅沒死,還為他生下了大胖兒子。
從這也可以看出,白嘉軒是一個藏的住心事的人。
他懂得“事以密成,言以泄敗”的道理。
生活中許多人喜歡還未成事,就告知所有人,最后事未成,落得旁人笑話。
事情尚未辦成之前,任何人都不要透漏,否則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從而改變事情的結局。
古人云:“圣人之道,在隱于匿”。
藏鋒者常勝,藏得下心事,才接的住天地。
朱先生16歲應縣考中秀才,22中了舉人。
他本可以入朝為官,卻偏偏放棄榮華富貴,甘愿成為白鹿書院的教書先生。
他滿腹經綸,卻低調謙虛,不賣弄文采,也不顯擺本事。
當他看到烈日當頭,即將迎來暴雨時,并不直接指出。
而是故意穿著雨鞋在村巷里晃蕩,不一會外面便迎來狂風暴雨。
此時村民們才領悟到朱先生的用意。
自那以后,朱先生逐漸成為了村里的“萬事通”。
比如誰家小孩走丟,或者誰家衣物不見了,都跑來詢問朱先生。
而朱先生經過耐心詢問后,總能幫他們找回物品,此后眾人更加稱他為神人。
他卻謙虛地說:“我不是神,我是人,我根本都不信神。”
其實朱先生不過是書讀的多了,懂得理性思考和科學的認識。
他有句名言常掛在嘴邊:
房是招牌地是累,攢下銀錢是催命鬼。
道理雖通俗易懂,普通人卻難以做到知行合一,而朱先生總是以實際行動影響著身邊人。
當他看到白鹿原已成為“y粟王國” 時,他帶頭鏟除了白嘉軒地里的y粟苗。
避免他在物欲的歧途上越走越深。
當他看到白嘉軒和鹿子霖為李寡婦的地爭論不休,準備鬧到官府上時。
他及時寫下兩封勸和信,轉交給二人,平息了這場風波。
而白鹿村也因此被人成為“仁義莊”。
朱先生的貢獻可不僅于此。
當他得知方巡撫準備攻下西安城時,他敢只身一人闖入軍營,勸退了20萬大軍。
避免了一場生靈涂炭的災難。
《周易》有言:“君子藏器于身,適時而動?!?/p>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
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若是處處張揚,只會招人記恨。
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是如同朱先生那般不顯山不露水,內心豐厚、可靠。
以實力贏得尊重,以謙和贏得人心。
在白鹿原上,白、鹿雖為一家,但鹿子霖卻喜歡暗自與白嘉軒較勁。
他爭奪族長失敗后,不甘心居于人后,為自己某得一官半職,當上了鄉約。
當時的鄉約, 相當于好幾個村的村長。
都說在其位,謀其職。
他不僅不為鄉親們謀福利,反而四處巴結權貴,拿公款吃喝消費。
收到增加稅賦的通知后,他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讓村民們自己想辦法。
絲毫不在意地里糟了旱,多半人連飯都吃不上。
最后還是白嘉軒讓長工鹿三以雞毛為貼,偷偷傳遞消息。
召集村民們發起了“交農事件”,才平息了這場重稅風波。
他就職期間,經常利用自己“捐稅”的特權,對鄉親們各種趁火打劫,為自己撈了不少油水。
他“狐假虎威”的做派被冷先生嘲諷:
“這人哪……官癮比煙癮還難戒?!?/strong>
在私人作風方面,他更是做出許多不恥之事。
他趁黑娃不在,假借關心的名義占有了田小娥。
之后又讓她勾引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害得他抽大煙、賤賣房產,墮落成了乞丐。
他原本以為白孝文永無翻身之日。
卻不知他后期竟做了縣長,這便意味著鹿子霖的好日子即將到頭。
一個人作惡多端只會遭到反噬。
白孝文先是利用手中權利,讓鹿子霖蹲了3年大牢。
后來又讓他親眼目睹了昔日同僚被槍殺的場面,導致他受了刺激變成瘋子,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反觀白嘉軒成為族長期間,不僅為白鹿村出錢出力修建學堂、規范民風。
更是憑借強大的毅力幫助村民們渡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正因如此,在白鹿村,無人在背后說他閑話。
他贏得了村民們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擁護,成為白鹿原上令人敬仰的精神支柱。
墨子有言:“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
利己與利他從來不是對立的,所有的利他,都是一場自救。
你為他人打的傘,來日都會化作為你遮雨的屋檐;
你為他人留的后路,最后也會變成你的康莊大道。
一部小說,兩大家族之間的恩怨紛爭,牽扯了三代人的愛恨情仇。
白、鹿兩家就像白鹿原上的兩條河流,時而交匯、時而分流。
或許爭來爭去,誰都不是最后的贏家。
藏得住心事,才能從容應對各種情況,從而辦成大事;
時機未到,要藏得住本事,懂得韜光養晦,才能以德服人;
做人做事,擁有利他思維,才能收獲人心,真正有所得。
愿你我立身有品,安靜有力,自成光芒。
作者 | 零一讀書會,來源:零一讀書會
主播 | 安東尼,朝鮮冷面下藏著一顆韓國燒烤的心。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