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走到今天,實話實說,它對經濟有過很大的貢獻,也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環境。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副作用,而這些問題越來越暴露出來,相信每個人都能數落一番。
可以說積弊已久,比方說今天重點說的期房預售制,前期曾經有過積極作用,但現在問題確實已經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甚至阻礙了房地產的發展。是不是它的歷史使命走到盡頭了呢?
我記得經濟學家馬光遠就曾表示,房地產領域最該改變的兩大問題:一是取消公攤面積,因為其中貓膩太多,水太深;另一個就是預售制,預售就是房子還沒見著,開發商卻已經拿到了你的錢。可能僅僅只是挖了個坑,而購房者卻已經開始還房貸,這對購房者是極大的不公平。
是啊,一提到這些,大家有苦難言,好不容七拼八湊買一套房子,100平恨不得只有70平,甚至都不到,這都是公攤惹的禍。再就是期房預售,大家實在是太擔心了,好不容易湊錢買房誰也不希望雞飛蛋打,房子見不著,錢打了水漂。
不過,話又說回來,最開始除了給開發商解決資金問題,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買房人能夠提前買得起,畢竟早買早好,價格低,一旦變成了現房,價格自然也就漲上去了。這是過去的邏輯。
但后來粗放式發展之下,給了投機者可乘之機,讓他們鉆了空子。當年倒賣樓花一定聽說過,給市場造成了很大的壞影響,雖然后來禁止了,但期房還是給市場留下了不少的禍根。
以前需求大,市場好,有什么問題都能夠被掩蓋,可如今不一樣了,市場變天了,很多問題都藏不住了,一下子就露餡了。這就好比潮水退去才發現誰在裸泳。
大家買房缺錢這事不用我說,自古如此,以前也一樣,那時候大家膽大為什么?現在很多人也并不是完全沒錢,之所以不敢出手還是擔心市場不能持久,買了就虧。主要問題是信心的喪失。畢竟前幾年,誰能想到那么大的房企不也轟然大廈已傾?
預售制講究的就是你對未來的判斷,誰也不敢保證怎樣,可現實中總是發生著讓人難受的一面,沒了契約精神。未來房價漲了,大家開心。可萬一降了,老業主就不同意了。甚至還有開發商因為房價漲了讓買房人補房款的,你說這都是誰慣出來的臭毛病?市場就是市場,漲點降點不也正常嗎?
說到底,一切都因為市場好,什么問題都不怕,什么都好商量,可一旦市場不好,開發商也不在乎了,在乎也沒有錢補償了。以價換量比比皆是,但結局又不盡相同。可這些問題早已不是房地產問題,而是民生問題。
此前,官方表示《大力推動商品房現房銷售》,“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繼續實行預售的,不能出現新的交樓問題。”實行多年的商品房預售制度面臨較大改革空間,現房銷售或將成為大勢所趨。
最近,河南信陽宣布全面推行現房銷售制度。對于一個非一線城市而言,這樣的舉措無疑具有標志性意義:它不僅挑戰了沿用20多年的商品房預售制度,也給當下樓市注入了不小的活力。
目前,北京、杭州、濟南、西安、福州、合肥、寧波等城市開始出現現房銷售試點。當然,像信陽全面取消預售或許因為城市不大,體量相對較小,改革阻力相對可控。其他城市可能短期內全面取消不太現實,不過這個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任何事都是兩面性,確保買房人利益,又不能讓開發商受資金所困而倒下,所以,試點和推廣也是慎之又慎。整體而言,中國目前并不具備全面實施現售制度的成熟條件。尤其是房地產市場還沒有真正企穩,這不是我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基于現實情況的判斷。但我堅定認為,期房預售是必然的要走向終結的。
中房報也在5月18日發文表示,現房銷售試點雖已在推行中,但全國范圍的“統一上馬”并不現實,可能對企業端造成更大經營壓力,也會影響土地市場的穩定。
預售制或許終將會完成其歷史使命而退出歷史舞臺,但也需要一個過程。所有的房地產參與者也要做好房地產巨變的準備,期房預售制向現房銷售只是其中的一個變革,與之相對應的三高模式必將不再適應今天的房地產開發模式。
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走到了一個轉彎處,而這一切都將顛覆我們的認知,包括期房轉現房,以及現在開發商的新房也在得房率方面去打消我們的顧慮,比如有的得房率能在90%以上甚至達到100%。我們將迎接一個全新的房地產行業,不破不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