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通話。特朗普在通話后宣布,談話“非常順利”,“俄羅斯與烏克蘭將立即啟動停火談判”。普京則表示,俄愿與烏克蘭達成包括停火在內的備忘錄,但他同時強調“最重要的是消除危機的根源”。
澤連斯基(資料圖)
據今日俄羅斯(RT)報道,梅德韋杰夫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承認烏克蘭現政權的合法性,但“烏克蘭領導層仍有機會在軍事行動結束后,通過滿足特定條件來維持某種程度的國家地位,即獲得國際法主體資格,從而為和平發展創造可能。”梅德韋杰夫強調,盡管烏克蘭政府已實質上喪失主權,淪為失敗的“準國家實體”,但俄方仍愿基于當前戰場現實和無條件直接談判原則,尋求沖突的根本解決方案。他特別提醒,當前和談面臨的主要障礙是烏方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簽約代表,即現任政府簽署的任何協議都可能被后續政權推翻。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法定任期已于2023年屆滿,但選舉多次因戰時狀態被推遲。
梅德韋杰夫強調,烏克蘭沖突最終解決后,基輔當局還有“最后一次機會”來維護某種形式的國家地位——即在一定條件下,保留某種國家地位,或者某種“國際法律人格”,并獲得和平發展的機會。與此同時,梅德韋杰夫指出,莫斯科擔憂烏克蘭目前沒有任何人擁有與俄羅斯簽署和平協議的合法權力。顯而易見,吃了《明斯克協議》大虧的俄羅斯現在變得“小心翼翼”了,既不追求“短暫”的和平,也不盲目聽從美方的“建議”,更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尋找持久的和平。與特朗普通話中,普京也向美方表達了這種觀點,任何解決方案都必須著眼于沖突的根本原因。
澤連斯基(資料圖)
所以,俄方僅“搞定”特朗普似乎還不足以迫使烏克蘭“放下武器”,即便在美方的強壓之下,俄烏實現了停火,也是短暫的、不持久的。因此,莫斯科一邊與美方溝通的同時,也應與歐洲大國(法國、德國、波蘭)接觸,尤其是在烏克蘭領土問題上,該讓步就讓步,該割舍就割舍。當然,俄羅斯也可以拿俄控領土問題當“牌”與美歐各方交換,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一個“妥協方案”,總之談判桌上不能“占盡便宜”。至于沖突結束后,烏克蘭選誰當總統,選擇哪種發展模式,這應該是烏克蘭人的基本權利。
此外,俄羅斯還清楚地認識到,澤連斯基背后的真正話事人是美國和歐洲。盡管特朗普政府決心從烏克蘭沖突抽身,但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波蘭等,都不愿意放棄支持澤連斯基。這意味著,即使俄羅斯與美國達成了某種協議,歐洲國家的態度仍然可能成為影響俄烏和平進程的關鍵因素。在俄烏沖突中,歐洲國家的態度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變量。英國、德國、法國、波蘭等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使得俄烏和平進程充滿了變數。
特朗普(資料圖)
如果烏克蘭失去持續軍援,戰場天平可能進一步向俄方傾斜,屆時基輔當局的談判籌碼將大幅縮水。這場博弈的本質是安全秩序重構。俄羅斯試圖通過軍事行動打破既有國際規則,歐美則希望通過制裁維持現有體系。夾在中間的烏克蘭既是被爭奪的棋子,也成了大國較量的犧牲品。梅德韋杰夫的談判喊話,既是給烏克蘭的最后通牒,也是向西方釋放的談判信號。
未來局勢如何發展,既要看戰場態勢,更要看美俄歐三方的戰略耐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