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畔的風雪在舞臺燈光中凝結,硝煙未散,號角重鳴——昨晚,國內首部抗美援朝題材原創音樂劇《尋找李二狗》再度回歸北京,登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這部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十九軍一一六師的真實歷史為藍本的作品在首輪演出之時,便以“真誠、真摯、真實”的藝術感染力震撼觀眾。
時隔一個多月,此次回歸的版本歷經了多處細節調整:無論是新增劇中部分字幕的展示,修改服裝細節,還是調整對白與歌曲的情感點,抑或是調整演員唱腔與表演,都強化了角色的成長。
因此,當熟悉的旋律再度響起,觀眾能感受到這是一次久別重逢的情感交匯。“每一處修改都源于觀眾的真實反饋” ,總導演、編劇及詞曲創作樊沖坦言:“每一場演出都是新的挑戰,我們想讓觀眾看到一部‘活著的作品’。”
音樂劇《尋找李二狗》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追尋,一段永不褪色的英雄史詩。它講述了當代青年常衛國為了完成爺爺的愿望,帶著一本殘缺的回憶錄,穿越回了1950年的朝鮮戰場。他成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十九軍一一六師四連二班的一名戰士,與17歲的爺爺并肩作戰,踏上尋找英雄戰友“李二狗”的旅程。
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常衛國親歷了云山戰役的初戰告捷、臨津江的冰血伏擊、187高地的生死阻擊,與一群性格鮮明的戰友相遇:剛毅果敢的班長、熱血憨直的機槍手鐵牛、鬼馬的突擊手、怕老婆的步槍手大個、倔強的小兵尕娃……
他從怯懦迷茫的當代青年,蛻變為扛起鋼槍的戰士,更在戰友群像中逐漸讀懂了“李二狗”的真相。當常衛國終于揭開李二狗的身份之謎時,他恍然驚覺:自己要尋找的從來不止一個人,而是一代青年如何用鮮血澆筑“青春無悔”的答案。
以蔣敦豪、高楊、奇煜、金圣權、王一哲、毋子玥領銜的演員陣容,演繹出“四連二班”每一個角色的不同性格特點,每個角色都像被戰火淬煉過的鋼釘,釘在歷史的坐標軸上。
當《尋找李二狗》的旋律再度響徹劇場,當“雄赳赳氣昂昂”的合唱與當代青年的心跳共振,“假如我們經歷了那場戰爭”……答案,或許就藏在每一場落幕時的熱淚與掌聲中。
原標題:《《尋找李二狗》打磨后再演,用音樂劇尋找青春無悔的答案》
欄目編輯:華心怡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趙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